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948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为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芯体通过中间封条将其内通道分为上、下两个流程;所述芯体一侧端面中部开有槽;所述芯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倒角,所述槽的两端与芯体倒角处之间的间距为0.5mm-1mm;所述芯体与左封头的安装结构为:所述左封头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头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嵌入内置橡胶条的槽中。换热效果好,抗热冲击应力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尤其是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将热量从一种载热介质传递给另一种载热介质的装置。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加热或冷却,即热量的传递。当一种流体与另一种流体进行热交换而且不允许混合时,就要求在间壁式热交换器中进行,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行业.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冷热流体间热能交换。现有技术中的双流程换热器,不同流程间靠拼焊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在换热器内部流通高温换热介质时,靠近进口的芯体材料温度高,靠近出口的芯体材料温度低,造成膨胀变形不一致,从而产生热应力。现有双流程换热器不同流程间的拼接面积较小,工作时热冲击应力大,经常发生应力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这种新型双流换热器结构避免了双流程换热器工作时热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提高换热器抗热冲击应力的能力,提高使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包括芯体,所述芯体的两端分别为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芯体通过中间封条将其内通道分为上、下两个流程;所述芯体一侧端面中部开有槽;所述芯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倒角,所述槽的两端与芯体倒角处之间的间距为0.5mm-1mm;所述芯体与左封头的安装结构为:所述左封头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头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嵌入内置橡胶条的槽中。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芯体内通道的结构为: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内翅片,相邻两个内翅片之间通过复合板及夹在复合板之间的外翅片与短封条隔开,所述内翅片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长封条和中间封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芯体通过中间封条的作用,将芯体内通道分为上、下两个流程,在芯体一侧端面中部开槽,且所开槽为不通槽,在槽的两端口与芯体边缘留有一定间隙,有效的防止在焊接时橡胶条被烧坏;橡胶条的使用使芯体得到了良好的密封,防止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压力差而发生泄漏的现象,大大提高了换热器抗热冲击应力的能力,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沿A-A截面的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芯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开槽后)。图5为本专利技术芯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开槽前)。其中:1、左封头;2、芯体;3、右封头;4、隔板;5、橡胶条;6、倒角;7、槽;8、内翅片;9、中间封条;10、长封条;11、短封条;12、复合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包括芯体2,芯体2的两端分别为左封头1和右封头3,芯体2通过中间封条9将其内通道分为上、下两个流程;芯体2一侧端面中部开有槽7;芯体2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倒角6,槽7的两端与芯体2倒角6处之间的间距为0.5mm-1mm;芯体2与左封头1的安装结构为:左封头1中部设置有隔板4,隔板4的头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嵌入内置橡胶条5的槽7中。如图4和图5所示,芯体2内通道的结构为: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内翅片8,相邻两个内翅片8之间通过复合板12及夹在复合板12之间的外翅片与短封条11隔开,内翅片8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长封条10和中间封条9。本专利技术通过隔板4将左封头1分为上腔与下腔,左封头1的上腔与芯体2的上流程通道相通,左封头1的下腔与芯体2的下流程通道相通;在右封头3处仅设置一个腔体,而芯体2的上、下两个流程均与右封头3的腔体相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芯体2本身采用钎焊制成,而芯体2与封头之间采用焊接。以上描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不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2),所述芯体(2)的两端分别为左封头(1)和右封头(3),所述芯体(2)通过中间封条(9)将其内通道分为上、下两个流程;所述芯体(2)一侧端面中部开有槽(7);所述芯体(2)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倒角(6),所述槽(7)的两端与芯体(2)倒角(6)处之间的间距为0.5mm‑1mm;所述芯体(2)与左封头(1)的安装结构为:所述左封头(1)中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头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嵌入内置橡胶条(5)的槽(7)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热冲击应力的双流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体(2),所述芯体(2)的两端分别为左封头(1)和右封头(3),所述芯体(2)通过中间封条(9)将其内通道分为上、下两个流程;所述芯体(2)一侧端面中部开有槽(7);所述芯体(2)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倒角(6),所述槽(7)的两端与芯体(2)倒角(6)处之间的间距为0.5mm-1mm;所述芯体(2)与左封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栋徐荣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