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0789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包括主尺与副尺,主尺具有垂直布置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接配合使该主尺呈类L字型结构;所述主尺上固设有一挡块;副尺与主尺之第二部分平行间隔布置,该副尺滑接在主尺之第一部分上且可沿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滑动;副尺滑动至相对第二部分之最小距离时,副尺与挡块相互配合且第二部分与副尺间形成一间隙宽度与切割刀厚度适配的切割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用于防水材料性能检测试样制备,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快捷、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包括主尺与副尺,主尺具有垂直布置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固接配合使该主尺呈类L字型结构;所述主尺上固设有一挡块;副尺与主尺之第二部分平行间隔布置,该副尺滑接在主尺之第一部分上且可沿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滑动;副尺滑动至相对第二部分之最小距离时,副尺与挡块相互配合且第二部分与副尺间形成一间隙宽度与切割刀厚度适配的切割间隙;本技术的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用于防水材料性能检测试样制备,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快捷、安全。【专利说明】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防水材料在进行性能检测时,往往需要将防水材料切割制备成矩形试样,常规做法是利用直尺先在防水材料上画出所需的矩形,再沿画线进行切割,但此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长度和角度偏差,且沿画线切割时切割刀运动不受限制,容易滑动产生尺寸误差,还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可用于防水材料性能检测中的矩形试样制备,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快捷、安全。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包括: 主尺10,具有垂直布置的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该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固接配合使该主尺10呈类L字型结构;所述主尺10上固设有一挡块13 ; 副尺20,与主尺10之第二部分12平行间隔布置,该副尺20滑接在主尺10之第一部分11上且可沿第一部分11相对第二部分12滑动;副尺20滑动至相对第二部分12之最小距离时,副尺20与挡块13相互配合且第二部分12与副尺20间形成一间隙宽度与切割刀厚度适配的切割间隙30。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1宽度为50mm,第一部分11之长度方向设有0?300mm刻度;所述第二部分12宽度为25mm,第二部分12之长度方向设有0?200mm刻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副尺20宽度为25mm,副尺20之长度方向设有0?200mm刻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1上设有20mm与25mm的标距画线槽14。 一实施例中:所述切割间隙30之间隙宽度为1mm。 一实施例中:所述副尺20套接在主尺10之第一部分11上且可沿第一部分11相对第二部分12滑动;副尺20上设有一固定螺母21,该固定螺母21穿过副尺20并顶抵在主尺10上,通过固定螺母21旋紧以固定主尺10与副尺20的相对位置。 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1末端设有凸起111,该凸起111与副尺20相互配合以限制副尺20相对主尺10第二部分12滑动之最大距离。 一实施例中:所述主尺10与副尺20之正面或背面相互齐平。 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的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采用L型的主尺与可滑动的副尺相互配合,使用时按照所需矩形试样的尺寸滑动副尺,便可方便地在防水材料上画出所需的矩形,再沿切割间隙进行切割即可,将常规技术中使用直尺切割产生的长度偏差和角度偏差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试样尺寸偏差对性能检测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对应试验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切割时切割刀沿主副尺间形成的切割间隙切割,降低了切割刀滑动带来的尺寸误差和危险;主尺上的标距画线槽还可方便进行标距标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技术的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整体外观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技术的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实际使用时切割间隙示意图。 附图标记:主尺10,第一部分11,凸起111,第二部分12,挡块13,标距画线槽14 ;副尺20,固定螺母21 ;切割间隙30 ;第一部分宽度W1,第二部分宽度W2,副尺宽度W3,标距画线槽尺寸之一 W4,标距画线槽尺寸之二 W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内容: 请查阅图1至图4,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包括: 主尺10,具有垂直布置的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宽度W1为50mm,第一部分11之长度方向设有0?300mm刻度;第二部分12宽度W2为25mm,第二部分12之长度方向设有0?200mm刻度;该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固接配合使该主尺10呈类L字型结构;所述主尺10上固设有一挡块13 ; 副尺20,宽度W3为25mm,副尺20之长度方向设有0?200mm刻度;副尺与主尺10之第二部分12平行间隔布置,该副尺20滑接在主尺10之第一部分11上且可沿第一部分11相对第二部分12滑动;副尺20滑动至相对第二部分12之最小距离时,副尺20与挡块13相互配合且第二部分12与副尺20间形成一间隙宽度与切割刀厚度适配的切割间隙30 ;本实施例之中,该切割间隙30之间隙宽度为1mm,但并不以此为限,可根据切割刀的实际厚度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之中,第一部分11上设有标距画线槽14,该标距画线槽14具有W4与W5两种尺寸,本实施例之中,W4为20mm,W5为25mm。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副尺20与主尺10的滑接方式例如为:副尺20套接在主尺10之第一部分11上且可沿第一部分11相对第二部分12滑动;副尺20上设有一固定螺母21,该固定螺母21穿过副尺20并顶抵在主尺10上,通过固定螺母21旋紧以固定主尺10与副尺20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之中,第一部分11末端设有凸起111,该凸起111与副尺20相互配合以限制副尺20相对主尺10第二部分12滑动之最大距离,防止副尺20从主尺10上滑落。 本实施例之中,所述主尺10与副尺20之正面或背面相互齐平,方便将该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平贴在防水材料上进行画线和切割,也避免了主尺10与副尺20不平齐所带来的画线与切割的尺寸误差。 本技术实际使用方式如下: 操作时,按照所需的矩形试样尺寸滑动副尺到相应位置,锁紧固定螺母,沿主尺和副尺画出尺寸,再将副尺滑动至相对主尺第二部分之最小距离(即滑动副尺至挡块处)(如图4所示),锁紧固定螺母,将切割间隙对准所画好的线,将切割刀沿着切割间隙进行切割即得;需要制备50mm或25mm宽的矩形试样时,直接沿主尺或副尺的两侧绘制即可;需要绘制标距例如在哑铃型试样上绘制标距时,可利用主尺上的标距画线槽绘制20mm或25mm的标距。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尺(10),具有垂直布置的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该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固接配合使该主尺(10)呈类L字型结构;所述主尺(10)上固设有一挡块(13); 副尺(20),与主尺(10)之第二部分(12)平行间隔布置,该副尺(20)滑接在主尺(10)之第一部分(11)上且可沿第一部分(11)相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材料画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尺(10),具有垂直布置的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该第一部分(11)与第二部分(12)固接配合使该主尺(10)呈类L字型结构;所述主尺(10)上固设有一挡块(13);副尺(20),与主尺(10)之第二部分(12)平行间隔布置,该副尺(20)滑接在主尺(10)之第一部分(11)上且可沿第一部分(11)相对第二部分(12)滑动;副尺(20)滑动至相对第二部分(12)之最小距离时,副尺(20)与挡块(13)相互配合且第二部分(12)与副尺(20)间形成一间隙宽度与切割刀厚度适配的切割间隙(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序龙王振华邱聪姚琪钦彭军芝苏泽仁王莹莹张赐华陈灿煌曾井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