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安装在电除尘器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的出风口内,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柔性转板连接在主动轮、从动轮上,主动轮和电机减速机连接,从动轮浸没在水槽中,水槽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和下冲洗喷嘴,水槽的排污口和沉淀池连接,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入口连接,调质池出口通过冲洗泵用管路和水槽的补水口连接,电机减速机带动主动轮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轮及柔性转板旋转,进行收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幅提高了电除尘器电场出口处逃逸粉尘的二次捕集效率,从而整体提高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安装在电除尘器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的出风口内,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柔性转板连接在主动轮、从动轮上,主动轮和电机减速机连接,从动轮浸没在水槽中,水槽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和下冲洗喷嘴,水槽的排污口和沉淀池连接,沉淀池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入口连接,调质池出口通过冲洗泵用管路和水槽的补水口连接,电机减速机带动主动轮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轮及柔性转板旋转,进行收尘,本技术大幅提高了电除尘器电场出口处逃逸粉尘的二次捕集效率,从而整体提高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专利说明】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除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
技术介绍
冶金、电力及其它工业炉窑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粉尘。目前,工业烟气粉尘的去除大量利用(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设备实现。现有的电除尘器对粉尘的捕集效率高达99.9 %,但在电除尘器电场对烟气粉尘捕集过程中,干式电除尘器会由于振打清灰、烟气绕流等原因造成粉尘二次飞扬而逃离电场,同时部分未及时被电场捕集的荷电粉尘也会逃离电场,由除尘器出风口排出,从而造成收尘效率不能提高。 对于湿式电除尘器,喷淋喷嘴喷出大量雾化液滴,液滴与烟气中粉尘结合后,大部分会被电场捕集。未被电场捕集的液滴及烟气粉尘最终逃离电场,由除尘器出风口排出,造成收尘效率无法提高,同时也会造成出口水雾滴含量超标。 现有除尘设备为解决此问题,除了采用优化振打、流场、喷水及电场等方法之外,会在出风口内设置槽形板结构,用于收集逃逸粉尘。但一般的槽形板结构简单,由“U”形槽形钢板排列组成,虽然可以起到部分收集作用,但为避免所收集粉尘的二次飞扬或喷淋水雾逃逸,槽形板并不设振打或喷淋装置,其粉尘或液滴收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提高传统(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收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安装在电除尘器I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I的出风口 3内,所述的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2包括主动轮4、从动轮9,柔性转板7连接在主动轮4、从动轮9上,主动轮4和电机减速机5连接,从动轮9浸没在水槽12中,水槽12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11和下冲洗喷嘴13,水槽12的排污口和沉淀池14连接,沉淀池14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15入口连接,调质池15出口通过冲洗泵16用管路和水槽12的补水口连接。 所述的柔性转板7的表面均匀开出孔洞8,相邻两层柔性转板7的孔洞8采用错位效应,使烟气通过时形成迷宫结构,逃逸出电场的粉尘或液滴通过与柔性转板7的碰撞被捕集下来。 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表面加工花纹10。 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外形成橄榄形。 所述的柔性转板7侧部设有导向轮6。 所述的上冲洗喷嘴11、下冲洗喷嘴13为强力冲洗喷嘴。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大幅提高了电除尘器电场出口处逃逸粉尘的二次捕集效率,从而整体提高传统(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的收尘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流场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粉尘或液滴捕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安装在电除尘器I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I的出风口 3内,对于已建成投运设备,可通过对出风口3外壳及支撑结构的改造后安装完成,此装置用于提高传统(干式或湿式)电除尘器I整体收尘效率,所述的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2包括主动轮4、从动轮9,柔性转板7连接在主动轮4、从动轮9上,主动轮4和电机减速机5连接,利用电机减速机5作为动力源,在主动轮4与从动轮9的作用下带动柔性转板7旋转,从动轮9浸没在水槽12中,水槽12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11和下冲洗喷嘴13,水槽12的排污口和沉淀池14连接,沉淀池14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15入口连接,调质池15出口通过冲洗泵16用管路和水槽12的补水口连接。 所述的柔性转板7的表面均匀开出孔洞8,相邻两层柔性转板7的孔洞8采用错位效应,使烟气通过时形成迷宫结构,逃逸出电场的粉尘或液滴通过与柔性转板7的碰撞被捕集下来。 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表面加工花纹10以提高摩擦力。 为防止柔性转板7在转动过程中跑偏,所述的主动轮4、从动轮9外形成橄榄形,所述的柔性转板7侧部设有导向轮6。 所述的上冲洗喷嘴11、下冲洗喷嘴13为强力冲洗喷嘴。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参照图5和图6,电机减速机5带动主动轮4旋转,进而带动从动轮9及柔性转板7旋转,进行收尘,被“污染”的柔性转板7旋转通过水槽12时,水槽12中布置的上冲洗喷嘴11、下冲洗喷嘴13将柔性转板7冲洗干净后,柔性转板7向上旋转重新投入使用,由于采用了潜水冲洗清灰方式,不会造成粉尘或液滴在空间中的二次飞扬,同时水槽12浸润了柔性转板7,使柔性转板7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湿润、导电的柔性转板7增加了对碰撞在其上已荷电或未荷电粉尘或液滴的捕集效率。 冲洗水槽12,将冲洗柔性转板7的污水排出。排出的污水进入沉淀池14,沉淀处理后的上清液流入调质池15。烟气中所含的SO2或其它成份会造成柔性转板7冲洗水PH值发生变化,从而再次使用时会对设备造成腐蚀。通过在调质池15中加入药剂来改变冲洗液PH值,使其呈弱碱性(PH = 7?8)。调质处理后的冲洗液由冲洗泵16加压后送至水槽12,供冲洗喷嘴再次使用。沉淀池14下收集的泥渣定期排出进行压滤或自然干化,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电除尘器(I)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I)的出风口(3)内,所述的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2)包括主动轮⑷、从动轮(9),柔性转板(7)连接在主动轮⑷、从动轮(9)上,主动轮⑷和电机减速机(5)连接,从动轮(9)浸没在水槽(12)中,水槽(12)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11)和下冲洗喷嘴(13),水槽(12)的排污口和沉淀池(14)连接,沉淀池(14)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15)入口连接,调质池(15)出口通过冲洗泵(16)用管路和水槽(12)的补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转板(7)的表面均匀开出孔洞(8),相邻两层柔性转板(7)的孔洞(8)采用错位效应,使烟气通过时形成迷宫结构,逃逸出电场的粉尘或液滴通过与柔性转板(7)的碰撞被捕集下来。【文档编号】B03C3/47GK204093575SQ201420429281【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专利技术者】艾华 申请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电除尘器(1)最后一个电场的出口或布置于电除尘器(1)的出风口(3)内,所述的迷宫式柔性转板收尘装置(2)包括主动轮(4)、从动轮(9),柔性转板(7)连接在主动轮(4)、从动轮(9)上,主动轮(4)和电机减速机(5)连接,从动轮(9)浸没在水槽(12)中,水槽(12)中布置有上冲洗喷嘴(11)和下冲洗喷嘴(13),水槽(12)的排污口和沉淀池(14)连接,沉淀池(14)上部的上清液出口和调质池(15)入口连接,调质池(15)出口通过冲洗泵(16)用管路和水槽(12)的补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