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风向调节装置,设置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主体上,其特征在于,风向调节装置包括:风向调节构件,其引导向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驱动机构,在第一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风向调节构件的一端朝向主体内部且风向调节构件的另一端朝向室内,在第二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曾在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主体内部的一端朝向室内且曾在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室内的另一端朝向主体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向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向调节装置,尤其涉及对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的风向进行调节的风向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空气调节器是将室内空气维持在舒适状态的装置。空气调节器能够将一定的空间调节成适于人活动的温度、湿度、气流分布,并且能够除去空气中的灰尘。空气调节器可设置在室内的地面、墙壁、天花板中的一侧,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调节之后向空气排出口排出。空气调节器可设置在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之外,通过吸入管道以及排出管道与室内相连接,通过吸入管道吸入室内的空气,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调节之后向空气排出口排出。在空气调节器上可设有用于调节向室内排出的空气风向的风向调节装置。风向调节装置可包括:风向调节构件,引导向室内排出的空气;驱动机构,使风向调节构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及控制来形成多样的排出气流的风向调节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风向调节装置,设置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主体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风向调节构件,其引导向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驱动机构,在第一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上述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一端朝向主体内部且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另一端朝向室内,在第二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上述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曾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主体内部的一端朝向室内且曾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室内的另一端朝向主体内部。在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上可形成有:第一空气出入面,其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时朝向上述主体的内部,在上述第二风向模式时朝向室内,第二空气出入面,其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时朝向室内,在上述第二风向模式时朝向上述主体的内部;在上述第一空气出入面和第二空气出入面之间形成有空气引导通道。上述第一空气出入面的面积和上述第二空气出入面的面积不同。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叶片部,该叶片部在第一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和在第二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不同。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可包括: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形成在上述第一叶片部上,该第二叶片部在第一风向模式时和在第二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不同。上述风向调节构件还可包括第三叶片部,该第三叶片部形成在上述第一叶片部上,并且在第一风向模式时和在第二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相同。可并列配置有多个上述第一叶片部,上述第二叶片部形成在多个上述第一叶片部之间。上述第二叶片部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的部分形成为弧形。多个上述第二叶片部彼此隔开。多个上述第二叶片部在一端上的彼此之间的隔开距离小于在另一端上的彼此之间的隔开距离。上述第一风向模式为多个上述第二叶片部各自的一端朝向主体内部的宽排出模式;上述第二风向模式为多个上述第二叶片部各自的一端朝向室内的集中排出模式。在从第一风向模式变成第二风向模式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更时,上述驱动机构使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在60°~300°的范围内旋转。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排成一列。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分别在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形成有空气引导通道,形成在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一端的第一空气出入面的面积小于形成在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另一端的第二空气出入面的面积。在宽排出模式时,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各自的第一空气出入面朝向主体的内部,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各自的第二空气出入面朝向室内。在集中排出模式时,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各自的第一空气出入面朝向室内,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各自的第二空气出入面朝向主体的内部。在偏向排出模式时,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一个风向调节构件的第一空气出入面朝向主体的内部而第二空气出入面朝向室内,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另一个风向调节构件的第二空气出入面朝向主体的内部而第一空气出入面朝向室内。上述偏向排出模式具有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引导空气排出的左偏向排出模式和右偏向排出模式。可包括:铰链轴,其形成在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一个上;铰链轴支撑部,其形成在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另一个上,以能够使上述铰链轴旋转的方式支撑上述铰链轴。可包括风向调节构件支撑部,该风向调节构件支撑部设置在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之间,并且以能够使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旋转的方式分别支撑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上述驱动机构可包括:第一风向调节马达,其使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一个风向调节构件旋转;第二风向调节马达,其使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另一个风向调节构件旋转。通过上述第一风向调节马达旋转的风向调节构件包括多个叶片部,多个叶片部随着靠近第一风向调节马达而曲率半径变小;通过上述第二风向调节马达旋转的风向调节构件包括多个叶片部,多个叶片部随着靠近第二风向调节马达而曲率半径变小。如上述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简单地变更宽排出模式和集中排出模式。另外,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用两个风向调节构件选择宽排出模式、集中排出模式、左偏向排出模式、右偏向排出模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附图说明在参照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的同时参照随附的附图,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以及优点。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的图,图2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第一风向模式时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第二风向模式时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的驱动机构将风向调节构件转换为第一风向模式和第二风向模式的一例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的驱动机构将风向调节构件转换为第一风向模式和第二风向模式的其它例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宽排出模式时的剖视图,图7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集中排出模式时的剖视图,图8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第一偏向排出模式时的剖视图,图9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第二偏向排出模式时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于能够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的图,图2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第一风向模式时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处于第二风向模式时的横向剖视图。本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设置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2和空气排出口4的主体6上,可调节从主体6向空气排出口4排出的空气的风向。就主体6而言,空气排出口4可设置成向室内R露出,风向调节装置可引导通过空气排出口4的空气排出。主体6可以是设置有热交换器以及送风机的空气调节器,本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可设置在空气调节器上,来调节从空气调节器向室内排出的空气的风向。主体6可以是与设置有热交换器及送风机的空气调节器相连接的排出管道,主体6可以是将空气调节器所排出的空气引导排出至室内R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可设置在排出管道上而不是空气调节器上。在本实施例的风向调节装置设置在排出管道上的情况下,能够调节在空气调节器中调节后通过排出管道向室内排出的空气的风向。下面,在本实施例中,将主体6是空气调节器、尤其是吊顶式空气调节器的情况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吊顶式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外壳12,该外壳12以埋设的方式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向调节装置,设置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主体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风向调节构件,其引导向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驱动机构,在第一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上述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一端朝向主体内部且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另一端朝向室内,在第二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上述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曾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主体内部的一端朝向室内且曾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室内的另一端朝向主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03 KR 10-2013-00779671.一种风向调节装置,设置在形成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主体上,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向调节装置包括:风向调节构件,其引导向上述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驱动机构,在第一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上述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一端朝向主体内部且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另一端朝向室内,在第二风向模式时,该驱动机构将上述风向调节构件驱动成曾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主体内部的一端朝向室内且曾在上述第一风向模式中朝向室内的另一端朝向主体内部;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排成一列,上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风向调节马达,其使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一个风向调节构件旋转,第二风向调节马达,其使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另一个风向调节构件旋转;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分别在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形成有空气引导通道,形成在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一端的第一空气出入面的面积小于形成在上述风向调节构件的另一端的第二空气出入面的面积,在偏向排出模式时,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一个风向调节构件的第一空气出入面朝向主体的内部而第二空气出入面朝向室内,多个上述风向调节构件中的另一个风向调节构件的第二空气出入面朝向主体的内部而第一空气出入面朝向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在上述第一空气出入面和第二空气出入面之间形成有空气引导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叶片部,该叶片部在第一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和在第二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向调节构件包括:第一叶片部;第二叶片部,形成在上述第一叶片部上,该第二叶片部在第一风向模式时和在第二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风向调节构件还包括第三叶片部,该第三叶片部形成在上述第一叶片部上,并且在第一风向模式时和在第二风向模式时的空气引导方向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向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并列配置有多个上述第一叶片部,上述第二叶片部形成在多个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株尚,李道汉,金悍国,郑智馨,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