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老剂微乳液及制备方法。防老剂微乳液包括:A:1-70wt%的油相;B:5-94wt%的去离子水;C:5-60wt%的乳化剂;所述油相包括液体抗氧剂;所述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中短碳链的醇、酸类、胺类、醚类中的一种或组合。方法包括: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混合搅拌至液体变透明后制得所述防老剂微乳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乳化液体抗氧剂,使抗氧剂液滴小于100纳米,扩大了覆盖率,提高了防老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防老剂微乳液包括:A:1-70wt%的油相;B:5-94wt%的去离子水;C:5-60wt%的乳化剂;所述油相包括液体抗氧剂;所述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中短碳链的醇、酸类、胺类、醚类中的一种或组合。方法包括: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混合搅拌至液体变透明后制得所述防老剂微乳液。本专利技术通过微乳化液体抗氧剂,使抗氧剂液滴小于100纳米,扩大了覆盖率,提高了防老化效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和橡胶添加剂领域,更进一步说,涉及一种防老剂微乳液及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乳 液聚合(emulsionpolymerization)是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借助于机械搅拌,使单体在水中 分散成乳状液,由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乳液聚合对商品聚合物的生产具有越来 越大的重要性,在许多聚合物产品,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涂料、黏合剂、添加剂、浸渍剂、 整理剂、改性剂、絮凝剂、防水剂、防油剂、光亮剂等的生产中,乳液聚合已成为主要的方法 之一,全球每年通过乳液聚合方法生产的聚合物数以千万吨计。 目前,通过乳液聚合制备的聚合物主要有,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甲 基)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及其共聚物、聚四氟乙烯、ABS树脂、聚偏 二氯乙烯共聚物等。 聚合物都存在老化的问题,因此,在使用前都会加入防老剂。在乳液聚合配方中存 在的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会与抗氧剂发生反应,因此,抗氧剂一般在乳液合成完成后加入。 当前,用于乳液聚合的聚合物的抗氧剂多为悬浮液型,有效成分为固体颗粒,颗粒直径大于 1微米,而乳液聚合的液滴直径在500纳米以下,加上抗氧剂添加量处于千分之几的水平, 因此,抗氧剂的覆盖率很低,防老化效果受到影响。 有的聚合物易于热氧老化,有的聚合物则不耐光老化,如含腈基(一C=N)的聚 合物,包括丁腈橡胶、羧基丁腈橡胶、ABS树脂等,在受到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后很容易发生黄 变。在处理这类聚合物的老化问题时,需要考虑加入光稳定剂或者紫外线吸收剂。含腈基 的聚合物之所以容易变黄,是因为,分子结构中相邻的腈基发生环化并生成了共轭结构,形 成了发色团,致使聚合物产生黄变,其机理如下式所示。 【权利要求】1. 一种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微乳液包括: A :l-70wt% 的油相; B :5-94wt%的去离子水; C :5-60wt%的乳化剂; 所述油相包括液体抗氧剂; 所述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中短碳链的醇、酸类、胺类、醚类中的一种或组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相包括光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及相容剂; 所述光稳定剂为液态的受阻胺类;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液态2- (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酚和/或N-(乙 氧基撰基苯基)_N'-甲基-Ν'-苯基甲脉; 所述相容剂选自分子式为〇=P-(OR)3的磷酸酯,其中R独立地选自在烷基、烷氧基烷基 和/或齒代烧基中含有至多8个碳原子的烧基、烧氧基烧基或齒代烧基。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为癸二酸双(1,2, 2, 6, 6-戊甲基-4-哌啶基)酯;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 (2H-苯并三唑-2-基)-6-十二烷基-4-甲酚; 所述相容剂为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磷酸三丁基酯、磷 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异丙基化磷酸三芳基酯和叔 丁基化磷酸三苯基酯中的一种或组合。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0?30%,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0?30%。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稳定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5?25%,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用量为油相总重量的15?25%。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抗氧剂为β _(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2, 4-二(正辛基 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Ν-苯基苯胺与2, 4, 4-三甲基戊烯的反应产物、2, 6-二叔丁基对 仲丁基(苯)酚中的一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醇类。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 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聚氧乙烷醚、嵌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醇酰胺、烷基 聚葡萄糖苷、多元醇酯类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醇类为正丙醇或正丁醇。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乳化剂的含量为20-50wt% ;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水包油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l_30wt% ;去尚子水的含量为30_94wt% ;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油包水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30_70wt% ;去尚子水的含量为5_30wt%。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乳化剂的含量为20-40wt% ;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水包油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l〇_30wt% ;去尚子水的含量为40_80wt% ;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油包水型时, 油相的含量为40_60wt% ;去尚子水的含量为10_20wt%。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水包油型时,油相的含量为15-25wt% ;去离子水的含量为 5〇-70wt% ; 当防老剂微乳液为油包水型时,油相的含量为40-50wt%。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1?3:1。12. -种如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防老剂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 法包括: 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混合搅拌至液体变透明后制得所述防老剂微乳液。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方法A :把液体抗氧剂加入到容器中,再加入去离子水,边搅拌边滴加乳化剂,直至容 器中的液体变透明; 方法B :把液体抗氧剂加入到容器中,再加入乳化剂,边搅拌边滴加去离子水,直至容 器中的液体变透明; 方法C :把液体抗氧剂、去离子水和乳化剂不分先后顺序加入到容器中,再搅拌,静置 直至容器中的液体变透明。【文档编号】C08L9/04GK104277244SQ201310278245【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专利技术者】李秉海, 张晓红, 宋志海, 戚桂村, 王湘, 高建明, 蔡传伦, 王亚, 赖金梅, 张红彬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老剂微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老剂微乳液包括:A:1‑70wt%的油相;B:5‑94wt%的去离子水;C:5‑60wt%的乳化剂;所述油相包括液体抗氧剂;所述乳化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中短碳链的醇、酸类、胺类、醚类中的一种或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秉海,张晓红,宋志海,戚桂村,王湘,高建明,蔡传伦,王亚,赖金梅,张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