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含传入轴通过差速器连接于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碟盘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反向齿轮组与第三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条组;所述碟盘组件控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在连接与分离二种状态下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刹车过程中的动能转换为势能存储以便在启动时再转换为动能,达到回收再利用刹车时动能的目的,起到降低启动时的油耗以实现节能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刹车系统,具体的是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刹车系统制动时,通过刹车片与传动部分相连的刹车盘挤压摩擦,产生较大摩擦力,使机动车动能转换为刹车部件内能达到降低车速的制动效果,缺点是刹车过程产生大量不方便利用的热能,刹车片磨损快。传统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启动阶段能耗率最高,因为机动车动能短时间从停止的零能量到行驶状态的动能增加全来自发动机消耗能源提供,在城市环境需要频繁启停的机动车,如:地铁、轻轨、巴士、轿车等能耗尤为明显,研究也表明机动车在启动和怠速状态下排放一氧化碳等废气最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刹车过程产生多余热量且刹车片磨损太快、机动车怠速状态废气排放多,启动阶段能耗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入轴、第一传动轴、碟盘组件、第二传动轴、反向齿轮组、第三传动轴及发条组;所述传入轴通过差速器连接于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碟盘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反向齿轮组与第三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条组;所述碟盘组件控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在连接与分离二种状态下切换。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上分别通过三个轴承连接于车体。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碟盘组件包括左碟盘、右碟盘和卡钳,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于左碟盘,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右碟盘,所述卡钳固定于右碟盘上,且与左碟盘对应设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反向齿轮组包括左齿轮、右齿轮、上齿轮和下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于左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连接于右齿轮,所述上齿轮为正向传动,所述下齿轮为反向传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置有连接齿盘,所述连接齿盘上对应设置有驻车锁。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设置有摩擦盘,所述摩擦盘上对应设置有摩擦钳。 本技术的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可以减少机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不便利用的热能,减少大气污染,节能环保;减缓机车行驶过程中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刹车片的磨损速度,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在机动车刹车时有效制动并将机动车动能转化利用的弹性势能,以便在机车启动时利用弹性势能对机动车做功,增加机动画动能,有效利用能量,达到降低启动时能耗的节能效果。装载此系统的机动车能充分利用启停阶段的能量,既把制动时的能量转变为启动时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有效降低机动车的碳排放量,有利于节能减排,建立节约型交通。在机动车重启动时装置可为发动机提供启动需要的回转能量,而不依靠怠速状态的能量。既以此装置为基础可实现机动车停止时免除发动机怠速状态,节省怠速状态的油耗。再加一个增益效果装置接入差速器对车主体结构影响不大改装较容易,且可与传统刹车系统共存方便传统机动车改装加载此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传入轴;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第三传动轴;14、连接齿盘;15、驻车锁;16、摩擦盘;17、摩擦钳;18、轴承;20、差速器;30、碟盘组件;40、反向齿轮组;50、发条组;31、左碟盘;32、右碟盘;33、卡钳;41、左齿轮;42、右齿轮43、上齿轮;44、下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包括传入轴10、第一传动轴11、碟盘组件30、第二传动轴12、反向齿轮组40、第三传动轴13及发条组50 ;所述传入轴10通过差速器20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一传动轴11通过碟盘组件30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2通过反向齿轮组40与第三传动轴13 —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条组50 ;所述碟盘组件30控制第一传动轴11与第二传动轴12之间在连接与分离二种状态下切换。 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碟盘组件30使第一传动轴11与第二传动轴12处于分离状态,使车辆正常行驶不受影响。当车辆进入刹车状态时,同时操控碟盘组件30使第一传动轴11与第二传动轴12处理连接状态,这样便可使传入轴10经由差速器20传动第一传动轴11,第一传动轴11经由碟盘组件30传动第二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2经由反向齿轮组40传动第三传动轴13,最后第三传动轴13对发条组50做功,使发条组50产生弹性势能得以保存。随后当车辆进入启动状态后,反向齿轮组40进行传动换向,使发条组50的势能传动第三传动轴13反向转动,经由反向齿轮组40换向传动后使第二传动轴12正向转动,再由碟盘组件30传动第一传动轴11,最终经由差速器20传动传入轴10转动,使发条组50保存的势能转变成车辆启动的动能。本技术的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可以减少机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不便利用的热能,减少大气污染,节能环保;减缓机车行驶过程中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刹车片的磨损速度,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在机动车刹车时有效制动并将机动车动能转化利用的弹性势能,以便在机车启动时利用弹性势能对机动车做功,增加机动画动能,有效利用能量,达到降低启动时能耗的节能效果。装载此系统的机动车能充分利用启停阶段的能量,既把制动时的能量转变为启动时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有效降低机动车的碳排放量,有利于节能减排,建立节约型交通。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13上分别通过三个轴承18连接于车体,使第一、第二及第三传动轴安装于车体上便于固定,同时不影响传动轴的转动。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碟盘组件30具体地包括左碟盘31、右碟盘32和卡钳33,所述第一传动轴11固定连接于左碟盘31,所述第二传动轴12固定连接右碟盘32,所述卡钳33固定于右碟盘32上,且与左碟盘31对应设置,在对碟盘组件30进行操控时,主要是对卡钳33进行操控,当正常行驶时,操控卡钳33松开,使左碟盘31与右碟盘32之间分离,即可实现第一传动轴11与第二传动轴12之间分离,而在刹车过程及启动过程中,控制卡钳33夹住左碟盘31,使左碟盘31与右碟盘32相对固定成一体,即可实现第一传动轴11与第二传动轴12之间连接,实现传动功能。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反向齿轮组40具体地包括左齿轮41、右齿轮42、上齿轮43和下齿轮44,所述第二传动轴12固定连接于左齿轮41,所述第三传动轴13连接于右齿轮42,所述上齿轮43为正向传动,所述下齿轮44为反向传动。在正常行驶及刹车过程中,左齿轮41与右齿轮42通过上齿轮43啮合传动,使第二传动轴12与第三传动轴13同向转动,使发条组50产生弹性势能得以保存,而在启动过程,左齿轮41与右齿轮42通过下齿轮44啮合传动,使第二传动轴12与第三传动轴13反向转动,使发条组50保存的弹性势能驱动第三传动轴13转动,最终转换成车辆启动所需的动能。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第三传动轴13上设置有连接齿盘14,所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入轴(10)、第一传动轴(11)、碟盘组件(30)、第二传动轴(12)、反向齿轮组(40)、第三传动轴(13)及发条组(50);所述传入轴(10)通过差速器(20)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一传动轴(11)通过碟盘组件(30)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2)通过反向齿轮组(40)与第三传动轴(13)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条组(50);所述碟盘组件(30)控制第一传动轴(11)与第二传动轴(12)之间在连接与分离二种状态下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入轴(10)、第一传动轴(11)、碟盘组件(30)、第二传动轴(12)、反向齿轮组(40)、第三传动轴(13)及发条组(50);所述传入轴(10)通过差速器(20)连接于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一传动轴(11)通过碟盘组件(30)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12)通过反向齿轮组(40)与第三传动轴(13) —端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发条组(50);所述碟盘组件(30)控制第一传动轴(11)与第二传动轴(12)之间在连接与分离二种状态下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13)上分别通过三个轴承(18)连接于车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动能回收再释放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盘组件(30)包括左碟盘(31)、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亮,
申请(专利权)人:欧阳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