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279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上并与所述转子连接的螺杆,以及通过所述转子带动转动可实现所述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并在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至螺杆螺纹区尽端时控制螺杆随转子一起自转的功能转换控制组件。在转子与螺杆相对转动时螺杆沿螺杆转轴轴向上下运动,在转子转动且相对螺杆静止时螺杆跟随转子转动(旋转运动),一种电机提供了两种运动状态,一是螺杆与转子相对转动,沿螺杆转轴轴向上下运动,另一是螺杆与转子相对静止,螺杆跟随转子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的是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电机通过转子转动提供动力。现有技术中,电机只有一种运行状态,电机功能较单一,有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出力轴的长度不断变化。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解决电机功能单一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及穿设在所述定子内的转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上并与所述转子连接的螺杆,以及通过所述转子带动转动可实现所述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并在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至螺杆螺纹区尽端时控制螺杆随转子一起自转的功能转换控制组件。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螺杆中部设置有螺纹部,螺纹部两端设置有螺纹限位区。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沿功能转换块外侧壁圆弧方向上设置的一截面为圆弧形的凹槽,螺杆螺纹部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一垫片及第二垫片。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弹性顶持结构为一电动结构。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功能转换控制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螺纹部区域、并可通过螺杆两端的螺纹限位区对螺杆进行限位以实现自转的功能转换块;以及套设在所述功能转换块外并固定在所述定子上的后盖;以及设置在后盖内壁上的用于顶持所述功能转换块的若干个弹性顶持结构;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后盖、功能转换块及转子而设,所述功能转换块通过所述弹性顶持结构设置在后盖内壁上,使所述功能转换块在螺杆限位区带阻力自转。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若干个设置在功能转换块外侧壁上的、用于与所述弹性顶持结构适配的凹陷结构。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弹性顶持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钢球、弹簧及止付螺丝。所述的电机,其中,包括:分别设置在后盖侧壁上的四个螺纹孔结构及分别设置在四个螺纹孔结构的四个弹性顶持结构。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设置在功能转换块圆孔内的限位凸起,设置在螺杆上的沿螺杆轴向的限位凹槽,且限位凹槽深度大于螺纹部的螺纹高度。所述的电机,其中,所述限位凹槽的轴向长度与螺纹部宽度相等。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凹陷结构为一用于放置弹簧顶持的钢球的圆形卡槽。所述的电机,其中,还包括:设置在螺杆螺纹一端的螺帽。所述电机在直流电下的转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直流电下电机转子转动;B、当转子处于螺杆螺纹中部时,转子相对螺杆转动,带动螺杆沿螺杆轴向运动,当转子运动到螺杆螺纹一端时,带动螺杆转动;或者,当转子处于螺杆螺纹一端时,若转子相对螺杆转动,则螺杆沿螺杆轴向运动,当转子运动到螺杆螺纹另一端时,带动螺杆转动;若转子相对螺杆静止,则转子带动螺杆转动。所述电机在交流电下的转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交流电下电机转子转动;B、当转子处于螺杆螺纹中部时,转子相对螺杆转动,带动螺杆沿螺杆轴向运动,当电流反向,转子相对螺杆反向转动;当转子运动到螺杆螺纹一端时,电流没有变向,则转子带动螺杆转动,直至电流变向,转子相对螺杆反方向转动;当转子运动到螺杆螺纹一端时,电流变向,则转子相对螺杆反方向转动,带动螺杆沿螺杆轴向运动;或者,当转子处于螺杆螺纹一端时,若转子相对螺杆转动,则带动螺杆沿螺杆轴向运动,若转子相对螺杆静止,则带动螺杆转动,直至电流变向,转子相对螺杆反方向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在转子与螺杆相对转动时螺杆上下运动,如果提供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可使螺杆做往复运动;在转子转动且相对螺杆静止时螺杆跟随转子转动,在正向电流作用下使转子固定在螺杆螺纹一端,在反向电流作用下使转子固定在螺杆螺纹另一端,直流电作用下螺杆的位置有两种,可供用户选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机具备两种运动状态,一是螺杆与转子相对转动,螺杆上下运动,另一是螺杆与转子相对静止,螺杆跟随转子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机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机过螺杆轴心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2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功能转换块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螺杆结构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电机爆炸图。图9是图7所示的电机过螺杆轴心线的剖面图。图10是图7中功能转换块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见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机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机过螺杆轴心线的剖面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机101,包括:设置有螺纹部214的螺杆202、设置有第一圆孔215的后盖206、设置有第二圆孔208的功能转换块213、定子211及穿设在所述定子211内的且设置有螺纹孔209的转子212,其中,所述后盖206与所述定子211固定连接,所述功能转换块213设置在后盖206内,所述螺杆202依次穿过第一圆孔215、第二圆孔208及螺纹孔209;设置在后盖206上的若干个弹性顶持结构,所述若干弹性顶持结构,用于顶持功能转换块213,在两者的接触位置产生阻止功能转换块转动的阻力;在功能转换块213圆孔内设置有一限位凸起,在螺杆202上沿螺杆轴向设置有一与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深度大于螺纹部的螺纹高度,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适配时,转子212与螺杆202相对转动时阻止螺杆202转动使螺杆202轴向运动,转子212转动且相对螺杆202静止时带动功能转换块213跟随螺杆202转动;所述螺纹部214与所述螺纹孔209相应设置。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螺杆上设置限位凹槽,实现转子与螺杆相对转动时使螺杆沿螺杆轴向运动,实现该功能的方式很多,并不局限于设置限位凹槽。弹性顶持结构主要用于顶持功能转换块213,在弹性顶持结构与功能转换块213的接触位置产生阻止功能转换块转动的阻力。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在后盖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一个螺纹孔结构207,并在每个螺纹孔结构207内设置一个弹性顶持结构,所述弹性顶持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钢球205、弹簧204及止付螺丝203。在钢球205与功能转换块213接触位置会产生阻止功能转换块转动的阻力,这个阻力为两者间的静摩擦力(只有在功能转换块相对钢球有滑动趋势时才会产生)。为了增大阻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在功能转换块的外侧设置圆形卡槽502,所述圆形卡槽502放置弹簧顶持的钢球。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圆形卡槽502后,钢球与功能转换块之间的阻力就发生了变化,这时的阻力不但包括有压力产生的静摩擦力,还包括由压力在转动方向的分力提供了阻挡力。在设置圆形卡槽502的情况下,只有功能转换块213对钢球205的作用力足够大时,才会通过钢球205压迫弹簧204变形,使钢球退回,功能转换块213与钢球205发生相对转动。对于分别设置在功能转换块206及螺杆202上的限位凸起及限位凹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较佳实施例,具体请参见、图4及图5,图4是图2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功能转换块的剖面图。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及转动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及穿设在所述定子内的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上并与所述转子驱动连接的螺杆,以及通过所述转子带动转动可实现所述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并在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至螺杆螺纹区尽端时控制螺杆随转子一起自转的功能转换控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及穿设在所述定子内的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上并与所述转子驱动连接的螺杆,转子上设置有螺纹孔,以及通过所述转子带动转动可实现所述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并在螺杆沿转子轴向运动至螺杆螺纹区尽端时控制螺杆随转子一起自转的功能转换控制组件;所述螺杆中部设置有螺纹部,螺纹部两端设置有螺纹限位区,螺纹部上下限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功能转换控制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螺纹部区域、并可通过螺杆两端的螺纹限位区对螺杆进行限位以实现自转的功能转换块;以及套设在所述功能转换块外并固定在所述定子上的后盖;以及设置在后盖内壁上的用于顶持所述功能转换块的若干个弹性顶持结构;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后盖、功能转换块及转子而设,所述功能转换块通过所述弹性顶持结构设置在后盖内壁上,使所述功能转换块在螺杆限位区与螺杆相对静止时跟随螺杆转动而转动;沿功能转换块外侧壁圆弧方向上设置的一截面为圆弧形的凹槽,螺杆螺纹部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一垫片及第二垫片;或者若干个设置在功能转换块外侧壁上的、用于与所述弹性顶持结构适配的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为一用于放置弹簧顶持的钢球的圆形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持结构为一电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后盖侧壁上的四个螺纹孔结构及分别设置在四个螺纹孔结构的四个弹性顶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