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及方法,属于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运输时现代化港口的主要运输方式,集装箱的标准化、国际化促使港口的物料运输走向了机械化和自动化。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海上集装箱货物运输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集装箱的吞吐量年复一年的增长,对港口集装箱转运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集装箱的海路运输和货物存放过程中,集装箱被分类叠放在一起,因此集装箱被卸船或者装船过程中需要集装箱装卸系统对其进行搬运。装卸系统的搬运效率是影响港口吞吐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装卸系统的装卸效率至关重要。传统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采用岸桥从集装箱船上起吊集装箱至等待在岸桥门架联系横梁下方的集卡,集卡将集装箱转运至堆场,堆场内的轮胎式龙门吊(RTG)或轨道式龙门吊(RMG)将集装箱从集卡上卸至堆场内堆存。尽管出现了一些利用AGV(自动导引车)转运集装箱,堆场内自动场桥卸箱的自动化码头,但其本质仍然是岸—拖—场装卸模式。岸—拖—场装卸模式有以下不足之处:岸桥装卸效率不能有效的提高,堆场内集卡以及RTG均为内燃机驱动,在工作时消耗大量燃料,在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不仅造成码头方运营成本大幅上涨,其排放的废气也会污染港口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综上所述,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加大,传统的和现在所使用的集装箱转运系统或多或少有一些技术缺点或技术瓶颈,因此研发一种高效的岸边集装箱转运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转运系统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岸桥装卸系统采用岸—拖—场装卸模式,该模式装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其包括岸桥系统,摆渡系统,场桥系统以及露天堆场系统;其中,岸桥系统和场桥系统位于摆渡系统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系统包括垂直于所述岸桥系统的岸桥结构(1)长度方向设置的摆渡桥(2),沿着所述摆渡桥(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竖向导轨结构以及若干可沿所述第一竖向导轨结构移动的摆渡小车(3);所述场桥系统包括立体场桥(4),设置在立体长桥内的若干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以及至少一个可沿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移动的立体场桥转运小车(6);其中,所述摆渡小车(3)顶部还设有第二横向导轨结构(7),当所述摆渡小车(3)运行至所述第一竖直导轨结构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交接处时,所述立体场桥转运小车(6)可由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移动至所述第二横向导轨结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其包括岸桥系统,摆渡系统,场桥系统以及露天堆场系统;其中,岸桥系统和场桥系统位于摆渡系统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系统包括垂直于所述岸桥系统的岸桥结构(1)长度方向设置的摆渡桥(2),沿着所述摆渡桥(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竖向导轨结构以及若干可沿所述第一竖向导轨结构移动的摆渡小车(3);所述场桥系统包括立体场桥(4),设置在立体场桥内的若干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以及至少一个可沿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移动的立体场桥转运小车(6);其中,所述摆渡小车(3)顶部还设有第二横向导轨结构(7),当所述摆渡小车(3)运行至所述第一竖向导轨结构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交接处时,所述立体场桥转运小车(6)可由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移动至所述第二横向导轨结构(7);所述岸桥系统包括多个所述岸桥结构(1),所述岸桥结构(1)包括上小车(k40)和下小车(k70);其中,所述下小车(k70)包括可行走地安装在上小车(k40)导轨两侧的第一行走机构(s12)和第二行走机构(s29),将所述第一行走机构(s12)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s29)相连的刚性车架(s7),以及连接在所述刚性车架(s7)下方的下吊具(k80);所述刚性车架(s7)具有内腔尺寸大于上小车(k40)的外缘尺寸且用以供所述上小车(k40)穿过的结构空间(s8),所述下小车(k70)满足以下条件:所述下小车(k70)的重力引起的稳定力矩ΣMs大于所述下小车(k70)的水平惯性力的倾覆力矩ΣMo;还包括势能补偿系统,所述势能补偿系统包括平衡重、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所述平衡重起升或下降的势能补偿缠绕系统和势能补偿钢丝绳;所述势能补偿系统还包括供起升钢丝绳和所述势能补偿钢丝绳共同缠绕的起升卷筒,所述势能补偿钢丝绳在所述起升卷筒上的缠绕位置与起升钢丝绳在所述起升卷筒上的缠绕位置不相互干涉,且所述势能补偿钢丝绳在所述起升卷筒的绕向与所述起升钢丝绳在所述起升卷筒的绕向相反;其中,所述势能补偿系统分为上小车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势能补偿缠绕子系统两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桥系统还包括立体场桥起升小车(9),所述立体场桥起升小车(9)可沿所述立体场桥(4)上的第三横向导轨结构(8)移动;其中所述第三横向导轨结构(8)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导轨结构(5)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桥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立体场桥(4)下方对应的多个场桥堆区(17)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自动轨道车(10),所述第一自动轨道车(10)可沿竖向导轨(11)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天堆场系统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自动轨道吊(12),所述自动轨道吊(12)沿其对应的露天堆区(18)竖直设置;所述自动轨道吊(12)上设有至少一个可竖直移动的轨道吊车(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吊车(13)上设有可横向移动的吊车吊具(1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露天堆区(18)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自动轨道车(15),所述第二自动轨道车(15)可沿竖直轨道移动。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树旺,赵迎九,郑雪峰,杜蔚琼,倪华,肖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