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8840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客车的除霜器连通,出风口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所述排风装置为具有空腔的刚性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风装置为具有空腔的刚性壳体,排风装置不会出现缠绕、折死的问题,出风均匀。除霜效果显著提高。且形状为与客车前风窗的曲线相匹配的圆弧形,紧贴车身前围,充分利用前围空间,增大空间利用于。位于排风装置1顶部的出风口11与前风窗玻璃更好的匹配对应,更好的起到除霜的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在客车领域,天冷时前风窗玻璃的除霜问题,基本上都是靠 安装在客车仪表台下的除霜器来实现的。客车仪表台内部由于各种功能性元件较多且由于造型的原因,通常内部空间较小。现有除霜器大多采 用塑料软管将除霜器出风口与仪表台上的出风口连接,这样的缺点一是 空间利用率不高,经常出现与其它部件干涉的问题,使以表态内部空间 十分杂乱,在电器部件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给维修人员的拆卸带来困 难;二是出风软管在狭小的空间内易出现缠绕、折死的现象,导致出风 不均匀甚至不出风的问题,造成前风窗除霜达不到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与客车除霜 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根据客车前风窗曲线制成相匹配的圆弧形排风装 置,紧贴车身前围,充分利用前围空间。并且排风装置为具有空腔的刚 性壳体,不会出现缠绕、折死的问题,出风均匀。除霜效果显著提高。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 风装置,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客车的除霜器连通,出风 口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所述排风装置为具有空腔的刚性壳体。本技术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排风装置的形状为与客 车前风窗玻璃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的顶部,并与客车前风窗玻璃 相对应;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的顶部,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 多个,所述多个出风口相间隔的设于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的顶部,并与 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在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的顶部、出风口上盖有通风隔板,所述通风 隔板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风孔;所述通风隔板可拆卸的盖于所述出风口上;所述通风口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或所述通风口的形状为 筒形,并朝向所述客车的前风窗玻璃; 所述排风装置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进风口与客车除霜器的排风口相连通。采用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排风装置为具有空 腔的刚性壳体,排风装置不会出现缠绕、折死的问题,出风均匀。除霜 效果显著提高。且形状为与客车前风窗的曲线相匹配的圆弧形,紧贴车 身前围,充分利用前围空间。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仰视图,示出进风口的结构;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示出排风装置内部的空腔结构; 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通风隔板的结构; 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安装通风隔板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包括进风口12和出风口11,进风口12与客车的除霜器连通,具体的是与客车除霜器的排风口相连通。出风口ll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排风装置1为具有空腔2的刚性壳体。采用刚性壳体制成排风装置,在使用时不会出现现有排风软管可能出现的缠绕、折死的问题,而且出 风均匀。除霜效果显著提高。如图l、图2所示,排风装置l的形状为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的形状相匹 配的圆弧形。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与客车前风窗的曲线相匹配,紧贴车 身前围,充分利用前围空间。增大空间利用于。二是位于排风装置l顶部 的出风口ll与前风窗玻璃更好的匹配对应,更好的起到除霜的效果。如图4、图5所示,为本技术给出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出风口 ll位于圆弧形排风装置l的顶部。在圆弧形排风装置l的顶部、出风口ll 上盖有通风隔板3,通风隔板3可拆卸的盖于出风口11上。通风隔板3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风孔31,将出风口ll分隔成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ll 相间隔的位于圆弧形排风装置l的顶部,并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口31的形状为圆形。也可为椭圆形或矩形,或 通风口31的形状为筒形,并朝向客车的前风窗玻璃。目的是让风能够有 效的作用于客车的前风窗玻璃上。排风装置l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包括进风口(12)和出风口(11),所述进风口(12)与客车的除霜器连通,出风口(11)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1)为具有空腔(2)的刚性壳体。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1) 的形状为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弧形。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 (11) 设于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1)的顶部,并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 (11) 设于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1)的顶部,所述出风口 (11)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多个出风口 (11)相间隔的设于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1)的顶部, 并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弧形排风装置(1)的顶部、出风口 (11)上盖有通风隔板(3),所述通风隔 板(3)设有多个相间隔的通风孔(31),将所述出风口 (11)分隔成多个出风口。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隔板(3)可拆卸的盖于所述出风口 (11)上。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 (31) 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或所述通风口 (31)的形状为筒形,并 朝向所述客车的前风窗玻璃。8、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 风装置(1)采用塑料材料制成。9、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所述的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 风口 (12)与客车除霜器的排风口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客车的除霜器连通,出风口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所述排风装置为具有空腔的刚性壳体。本技术的排风装置为具有空腔的刚性壳体,排风装置不会出现缠绕、折死的问题,出风均匀。除霜效果显著提高。且形状为与客车前风窗的曲线相匹配的圆弧形,紧贴车身前围,充分利用前围空间,增大空间利用于。位于排风装置1顶部的出风口11与前风窗玻璃更好的匹配对应,更好的起到除霜的效果。文档编号B60H1/34GK201102457SQ20072019594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任国峰, 磊 杨, 罗高华, 马龙东 申请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客车除霜器相连接的排风装置,包括进风口(12)和出风口(11),所述进风口(12)与客车的除霜器连通,出风口(11)与客车前风窗玻璃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1)为具有空腔(2)的刚性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高华任国峰马龙东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