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415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大田作业粉碎两侧还田机。一种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包括机架、变速箱、传动机构,所述机架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在所述粉碎滚筒的后方设有铰龙输送装置,在铰龙输送装置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所述支撑滚轮通过支撑臂与机架铰接,支撑臂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绞龙输送装置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在绞龙输送装置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支撑滑板通过支撑杆与机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既能够实现秸秆两侧还田,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大田作业粉碎两侧还田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机械化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杆翻埋还田、整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优势,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机械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翻埋或整杆编压还田。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黏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得到有效利用。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品种很多,但其结构大都相同,大都由粉碎刀滚、旋耕刀滚、机架构成,首先将秸秆粉碎抛在膜面,然后靠旋耕刀或犁将秸秆埋入土内。但是现有技术中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棉花等农业作物均是采用膜下滴灌,在现有的铺膜膜下滴灌的作业模式下,在秸秆还田的环节中,需要将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置于薄膜的两侧,为后序的收膜的工作带来便利,即粉碎后的秸秆要置于薄膜的两侧,而不是随地抛撒,这就需要一种专用于粉碎后的秸秆两侧还田的还田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还田作业以及残膜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经济实用,既能够实现秸秆两侧还田,能够为后期残膜回收作准备,能满足实际需要的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主要包括机架11、变速箱21、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19,在所述粉碎滚筒19的后方设有铰龙输送装置18,在所述铰龙输送装置18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9,所述支撑滚轮9通过支撑臂8与机架11铰接,支撑臂8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10;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左、右部分绞龙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均为向外输送,在绞龙输送装置18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7,所述档片与铰龙间隔一定距离,起阻挡秸杆的作用;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4,支撑滑板4通过支撑杆6与机架11连接,支撑杆6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安装螺孔5。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2、传动皮带3,所述靠近传动皮带3设有皮带校位装置15,所述皮带校位装置15的结构包含压轮16、压轮臂24、铰接轴17、调节臂23、调节杆13、固定板22、压簧14,所述固定板22与铰接轴17均与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压轮臂24与铰接轴17铰接,压轮16设于压轮臂24的端部且置于传动皮带3的上端,调节臂23与压轮臂24、调节杆13固定连接,调节杆13穿过固定板22,位于固定板22与调节臂23之间的调节杆13上设有压簧14。所述支撑臂8上所设的上下调节机构10结构包含竖向固定安装于支撑臂上的螺杆25、调节手柄28,所述机架11上设有固定套筒27,所述螺杆25向上穿过所述固定套筒27,位于固定套筒27下方的螺杆25上套装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28。所述位于固定套筒27上方的螺杆25上最好设有挡块26。作业过程中,机车带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还田机,在铺设有薄膜的苗行间行进,通过粉碎滚筒将作物秸秆粉碎,粉碎后的秸秆向后抛送进入铰龙输送装置,铰龙输送装置的两部分铰龙将秸秆向两侧输送,分别输送到机架的两侧,使得粉碎后的秸秆不会将薄膜覆盖,为后序的收膜的工作带来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经济实用,与现有的粉碎还田机相比,可以有效满足现有的铺膜滴灌作业模式下,将粉碎后的秸秆位于薄膜的两侧,为后序的收膜的工作带来便利,使用灵活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能够满足实际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本专利技术皮带校位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本专利技术皮带校位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本专利技术上下调节机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悬挂架,2为传动轮,3为传动皮带,4为支撑滑板,5为安装螺孔,6为支撑杆,7为挡片,8为支撑臂,9为支撑滚轮,10为上下调节机构,11为机架,12为机罩,13为调节杆,14为压簧,15为皮带校位装置,16为压轮,17为铰接轴,18为铰龙输送装置,19为粉碎滚筒,20为传动箱,21为变速箱,22为固定板,23为调节臂,24为压轮臂,25为螺杆,26为挡块,27为固定套筒,28为调节手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主要包括机架11、变速箱21、传动机构,所述机架11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19,在所述粉碎滚筒19的后方设有铰龙输送装置18,在所述铰龙输送装置18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9,所述支撑滚轮9通过支撑臂8与机架11铰接,支撑臂8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10;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左、右部分绞龙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均为向外输送,在绞龙输送装置18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7,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4,支撑滑板4通过支撑杆6与机架11连接,支撑杆6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安装螺孔5。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2、传动皮带3,所述靠近传动皮带3设有皮带校位装置15,所述皮带校位装置15的结构包含压轮16、压轮臂24、铰接轴17、调节臂23、调节杆13、固定板22、压簧14,所述固定板22与铰接轴17均与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压轮臂24与铰接轴17铰接,压轮16设于压轮臂24的端部且置于传动皮带3的上端,调节臂23与压轮臂24、调节杆13固定连接,调节杆13穿过固定板22,位于固定板22与调节臂23之间的调节杆13上设有压簧14。所述支撑臂8上所设的上下调节机构10结构包含竖向固定安装于支撑臂上的螺杆25、调节手柄28,所述机架11上设有固定套筒27,所述螺杆25向上穿过所述固定套筒27,位于固定套筒27下方的螺杆25上套装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手柄28。实施例2:对照附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不同地方在于所述位于固定套筒27上方的螺杆25上设有挡块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主要包括机架(11)、变速箱(21)、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19),在所述粉碎滚筒(19)的后方设有铰龙输送装置(18),在所述铰龙输送装置(18)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9),所述支撑滚轮(9)通过支撑臂(8)与机架(11)铰接,支撑臂(8)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10);所述绞龙输送装置(18)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绞龙,左、右部分绞龙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均为向外输送,在绞龙输送装置(18)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7),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4),支撑滑板(4)通过支撑杆(6)与机架(11)连接,支撑杆(6)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安装螺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粉碎两侧还田机,主要包括机架(11)、变速箱(21)、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下方还设有粉碎滚筒(19),在所述粉碎滚筒(19)的后方设有铰龙输送装置(18),在所述铰龙输送装置(18)的后方设有支撑滚轮(9),所述支撑滚轮(9)通过支撑臂(8)与机架(11)铰接,支撑臂(8)上设有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上下调节机构(10);所述铰龙输送装置(18)的结构包含左、右两部分铰龙,左、右部分铰龙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均为向外输送,在铰龙输送装置(18)的两侧的机架上均设有挡片(7),在所述机架的前下方的两侧,设有前端向上变曲的片状支撑滑板(4),支撑滑板(4)通过支撑杆(6)与机架(11)连接,支撑杆(6)上设有多个用于调节上下安装位置的安装螺孔(5),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2)、传动皮带(3),所述传动皮带(3)设有皮带校位装置(15),所述皮带校位装置(15)的结构包含压轮(16)、压轮臂(24)、铰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平张桐宇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科农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