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新来专利>正文

分离式太阳能汽车排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91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电源器,为一面向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模板,利用物理效果直接发电,并有输出电路;连接器,输入端子连结于输出电路,另侧则有两个或以上的输出端子;送风扇,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有马达及送风叶片;排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有马达及排风叶片;以便电源器置于车内可曝晒于阳光处,送风扇与排风扇固定于车门的内饰板,以车内底部的泄水孔为进气与排热通路,而达到排热与车内空气对流的功效。(*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排热装置,特别是利用太阳能为能源的汽车排热装置。目前利用汽车为我们的代步工具,确实带来莫大便捷,尤其是时间的节省,无形中缩短了距离,使得人们增加了活动益愿效率,进而带动工商经济的繁荣。因此,评价一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常以汽车的普及率为指标之一。事实上,汽车固具有遮风避雨的功能,尤其在科技发达的今日,车内设备一应具全,即以空调而言,冷暖气成为车内的标准配备,确实能提供某种程度的舒适。但是,在亚热带地区,由于日照较强烈,而人们将车子停放于室外空间时,为防偷窃或防止灰尘的进入,通常会紧闭车窗,但由于阳光曝晒以及车外的辐射热,使得于一段时间后,车内闷热难当,致使欲再行开车时必须先将车门打开以减除车内的闷热,或马上加大车内冷气,使空气循环后可降低温度,唯此两种方式均非短时间内所可见效,换言之,乘坐者仍须忍受一段时间的煎熬。另方面,众所周知,若经由车内的冷暖气系统,其空气的对流甚慢,即以车内抽烟为例,其空气疏通不易,致常须将车窗摇下,而在高速行驶下时,则因之造成噪音遇大。所以,有以车用电源加置风扇以送风的已有技术,其缺点在于起动后分用车内电源,造成电力不均或马力不足的现象,且在未发动时,该电源即行切断,因此,对停车时的曝晒,无所助益。同时,还有人发展出一种汽车用的散热装置,其是利用一楔形的机座,其一面为太阳能电池模板,另面则内设一排风扇,同时让机座的两侧则分别延伸可调式的型伸缩架,其于使用时,首先将车窗玻璃摇下一段间隙,然后将整只散热装置与车窗玻璃顶缘相嵌合,使太阳能电池模板向外接收阳光,以驱动风扇运转,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其想法虽好,但仍具有下述缺点由于车窗玻璃必需有一间隙,方可使空气产生对流的效果,而此间隙容易造成小偷的犯罪动机。再者,由于其太阳能电池模板是与车窗玻璃呈平行设置,故由于其接收角度的限制,使太阳能电池模板与阳光的接触有所限制,使风扇运转不良,故排热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由于为防止孩童的卸除玩耍,故其与车窗玻璃的固定是用双面胶带贴附,除有碍车辆整体观瞻外,同时使用时亦颇为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需将车窗玻璃摇下或使用汽车本身电源的排热装置“分离式太阳能汽车排热装置”。众所周知汽车车门内的车窗玻璃,其与车门并非紧密贴合,故其间会设置两条橡胶制成的隔片,其目的在于防止过多水份,流入车门内,但实际上仍有或多或少的水份流入车门内,故汽车制造业者通常会在车门下方设置若干的泄水孔,以利排水。而本技术主要是由车门内的泄水孔达到送风与排热的主要通路。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源器,为一面向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模板,命令阳光接触器板内的半导体,进而利用物理效果直接发电,其并有输出电路;一连接器,其一端有输入端子连接于输出电路,另侧则有两个或以上的输出端子;一送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并有马达及送风叶片;一排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并有马达及排风叶片;电源器置于车内可曝晒于阳光处,而送风扇与排风扇固定于车门的内饰板,以车门底部的泄水孔为进气与排热的通路而达到排热与车内空气对流的功效。其中的送风与排风扇再加置一组,且其亦得于另组同向或对向设置,电源器以设置于仪表板上方为佳,送风扇得加置一滤网,以过滤进入车内的空气。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图示,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际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本上,本技术是由一电源器1,一连接器2,送风扇3,排风扇4所组合而成。其中,电源器1是由一面向阳光的太阳能电源模板11,并为一器板12所包覆,且其内有半导体,当阳光与半导体接触时,可利用物理效果将太阳能转为电能,而直接发电(此为已知装置),同时其具有输出线路13连结于后叙的连接器2。连接器2其系为端子,除有输入端子21为供前述的输出电路13连结外,另侧则有两个以上的输出端子22,供为后叙的送风扇3及排懈扇4连结。送风扇3为已知技术,其经由一送风线路31与前述的连接器2的输出端子22连结,以便电源接通,而其内部,则有马达及送风叶片等设置(此为已知技艺)。排风扇4亦为已知技术,其经由一排风线路41与前述的连接器2的输出端子22连结,其具有一如前述的送风扇3,内部亦有马达及排风叶片等已知装置。请再参阅图2,本方案于实施时,首先将送风扇3及排风扇4分别安装于车门的内饰板,而电源器1则利用双面胶等贴附于仪表板上方,并使太阳能电池模板11朝上,则经由电源器1吸收太阳能并转化成电能后,即可使送风扇3及排风扇4作动,其进气与排热的通路则由前述的泄水孔为之,而可达到使车内空气流通的功效。事实上,凡有驾车经验者均可得知车内的闷热与车外环境温度有关。亦即,当烈日当空时,车内温度远较下雨天或阴天为高。所以,本案的电源器1其发电的强弱与充足与否亦与车外的阳光强弱呈正比关系,故可全然因应。而如图示,乃本技术若采用两送风扇及两排风扇,分别装设于前后车门的内饰板上,则车内前后座的乘坐者均可免除习知的闷热,同时,于送风扇上亦可加置虑网,以保空气的清新。所以,经由本案的实施,其可获致的功效如下(一)应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可自动调节车内温度,减少冷气、汽油的消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兼具环保的功效。(二)电源的供应与需求成正比,亦即前述的热天时所需的冷房效果越大时,其功效越强。(三)增进车内空气对流效果,由于具抽、排风的同步作动,故车内空气可因对流而保持清新,完全排除一氧化碳中毒的疑虑。(四)可全天候使用,且其电源与车用电源无关,所以,不涉及原有的车内电源系统,亦无损于车辆的性能。(五)可保持汽门保全的功效,由于本案使用时无需将车窗玻璃摇下,故有防盗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太阳能汽车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源器,为一面向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模板,命令阳光接触器板内的半导体,进而利用物理效果直接发电,其并有输出电路;一连接器,其一端有输入端子连结于输出电路,另侧则有两个或以上的输出端子;一送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并有马达及送风叶片;一排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并有马达及排风叶片;电源器置于车内可曝晒于阳光处,而送风扇与排风扇固定于车门的内饰板,以车门底部的泄水孔为进气与排热的通路而达到排热与车内空气对流的功效。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太阳能汽车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送风扇与排风扇得再加置一组,且其亦得与另组为同向或对向设置。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太阳能汽车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电源器以设置于仪表板上方为佳。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太阳能汽车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送风扇得加置一虑网,以过滤进入车内的空气。专利摘要本技术包括电源器,为一面向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模板,利用物理效果直接发电,并有输出电路;连接器,输入端子连结于输出电路,另侧则有两个或以上的输出端子;送风扇,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有马达及送风叶片;排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有马达及排风叶片;以便电源器置于车内可曝晒于阳光处,送风扇与排风扇固定于车门的内饰板,以车内底部的泄水孔为进气与排热通路,而达到排热与车内空气对流的功效。文档编号B60H1/24GK2261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太阳能汽车排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源器,为一面向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模板,命令阳光接触器板内的半导体,进而利用物理效果直接发电,其并有输出电路;一连接器,其一端有输入端子连结于输出电路,另侧则有两个或以上的输出端子; 一送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并有马达及送风叶片;一排风扇,有送风线路与一输出端子连结,并有马达及排风叶片;电源器置于车内可曝晒于阳光处,而送风扇与排风扇固定于车门的内饰板,以车门底部的泄水孔为进气与排热的通路而达到排热 与车内空气对流的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新来
申请(专利权)人:冯新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