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870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流槽外壳为上端制有较大开口下端制有注料口的漏斗形结构,在流槽外壳内安装有一层与流槽外壳形状相同的陶瓷流槽,且该陶瓷流槽与流槽外壳之间均附安装有一层保温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层固装有保温棉和陶瓷流槽,采用本装置对铝合金车轮铝液进行导入模具操作,利用内层陶瓷流槽保温性能好,坡度小,圆弧过渡,表面光滑,避免出现流槽表面粘铝,受冲击后腐蚀严重,出现凹坑等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而且操作容易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流槽外壳为上端制有较大开口下端制有注料口的漏斗形结构,在流槽外壳内安装有一层与流槽外壳形状相同的陶瓷流槽,且该陶瓷流槽与流槽外壳之间均附安装有一层保温棉。本技术内层固装有保温棉和陶瓷流槽,采用本装置对铝合金车轮铝液进行导入模具操作,利用内层陶瓷流槽保温性能好,坡度小,圆弧过渡,表面光滑,避免出现流槽表面粘铝,受冲击后腐蚀严重,出现凹坑等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而且操作容易提高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
本技术属于铝合金车轮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
技术介绍
铝合金车轮的铝液需通过流槽导入模具内,目前,流槽是使用浇铸料材料制作而成,这种材料保温性能低,壁厚较厚,而且,现用的流槽多次使用会出现表面粘铝,受冲击后腐蚀严重,出现凹坑等问题,影响铝液质量,生产效率,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高质高效的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流槽外壳为上端制有开口下端制有注料口的漏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流槽外壳内安装有一层与流槽外壳形状相同的陶瓷流槽,且该陶瓷流槽与流槽外壳之间均附安装有一层保温棉。 而且,所述上端开口与注料口之间的流槽外壳制有圆弧过渡面。 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技术内层固装有保温棉和陶瓷流槽,采用本装置对铝合金车轮铝液进行导入模具操作,利用内层陶瓷流槽保温性能好,坡度小,圆弧过渡,表面光滑,避免出现流槽表面粘铝,受冲击后腐蚀严重,出现凹坑等问题,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而且操作容易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2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表示:1陶瓷流槽;2保温棉;3流槽外壳;4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流槽外壳3为上端制有较大开口下端制有注料口4的漏斗形结构,该上端开口与注料口之间的流槽外壳制有圆弧过渡面,防止铝液急速冲击,卷洛卷气。 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 在流槽外壳内安装有一层与流槽外壳形状相同的陶瓷流槽1,且该陶瓷流槽与流槽外壳之间均附安装有一层保温棉2,提升保温性能。 本技术的工作方法如下: 将陶瓷流槽放入装有保温棉的流槽外壳,流槽外壳连接气动升降装置,通过按动按钮控制陶瓷流槽升降,进出模具。完成导入铝液浇铸步骤。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流槽外壳为上端制有开口下端制有注料口的漏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流槽外壳内安装有一层与流槽外壳形状相同的陶瓷流槽,且该陶瓷流槽与流槽外壳之间均附安装有一层保温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开口与注料口之间的流槽外壳制有圆弧过渡面。【文档编号】B22D1/00GK204075099SQ201420511657【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专利技术者】于兴德, 杨军 申请人:天津那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车轮铝液导入装置,流槽外壳为上端制有开口下端制有注料口的漏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流槽外壳内安装有一层与流槽外壳形状相同的陶瓷流槽,且该陶瓷流槽与流槽外壳之间均附安装有一层保温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兴德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那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