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包结构和应用所述软包结构的移动厂房和防尘棚,所述软包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软包面上的套袖装置、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底部的第一密封条;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顶部的第二密封条。本申请公开的所述软包结构在与安装设备的跨越位置设置有套袖装置,采用所述套袖装置将所述跨越区域覆盖,从而使跨越区域被所述套袖装置包裹,实现了跨越区域的严格密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软包结构和应用所述软包结构的移动厂房和防尘棚,所述软包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软包面上的套袖装置、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底部的第一密封条;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顶部的第二密封条。本申请公开的所述软包结构在与安装设备的跨越位置设置有套袖装置,采用所述套袖装置将所述跨越区域覆盖,从而使跨越区域被所述套袖装置包裹,实现了跨越区域的严格密封。【专利说明】一种软包结构和应用所述软包结构的移动厂房和防尘棚
本申请涉及连续性设备安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软包结构和应用所述软包结构的移动厂房和防尘棚。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施工过程中,在户外进行的连续性设备安装工况受外界天气环境影响较大,若该设备安装过程对环境控制要求比较高,通常采取“室内化”安装思想,即通过一些措施将安装范围控制成类似室内安装的条件,以期保证设备的安装条件及质量。例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在所述GIS设备的安条件为:无风沙、无灰尘、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等,由此防尘棚和移动厂房设备营运而生。 在对所述GIS设备进行安装时,由于所述SIS设备总体长度较长,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导致所述GIS设备一部分处于所述防尘棚或移动厂房内部,一部分处于防尘棚或移动厂房外部。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尘棚的结构图,参见图1,在解决防尘棚I跨越设备时跨越位置的密封问题时,现有技术方案一般是在跨越位置采用拉链101进行固定,在设备进入所述防尘棚内部时将拉链拉101合拉链,但是即便在拉链拉合101后,在拉链101与所述GIS设备的结合处也容易出现缝隙,导致密封不严的情况。另外,由于拉链101自身的原因,在所述拉链101拉紧一段时间后可能自行松开,从而导致外界灰尘进入所述防尘棚,影响所述GIS设备的正常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软包面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装设备和所述移动厂房或防尘棚的跨越区域密封性不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软包结构,包括软包面,还包括: 多个设置在所述软包面上的套袖装置; 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软包面上; 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底部的第一密封条; 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顶部的第二密封条; 所述第一、第二密封条在所述套袖装置上轴对称分布; 所述第一、第二密封条包括:拉链或魔术贴。 优选的,上述软包结构中,所述套袖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的封口锁紧件。 优选的,上述软包结构中,所述封口锁紧件包括: 弹力绳或抽绳或魔术贴。 优选的,上述软包结构中,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一端设置有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密封条处开口的、用于将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一端支撑呈圆形的圆环。 优选的,上述软包结构中,所述套袖装置的袖面材质为密封、可伸缩材料。 一种移动厂房,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公开的软包结构。 一种防尘棚,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公开的软包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的所述软包结构在与安装设备的跨越的位置设置有套袖装置,采用所述套袖装置将所述跨越区域覆盖,从而使跨越区域被所述套袖装置包裹,实现了跨越区域的严格密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防尘棚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软包结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防尘棚的软包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所述防尘棚和移动厂房与所述GIS设备的跨越处密封不严密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的软包结构。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防尘棚的软包结构的结构图。 为了实现在跨越设备时,所述软包结构与所述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软包结构,参见图2,所述软包结构包括:软包面,还可以包括: 多个设置在所述软包面上102的套袖装置103 ; 所述套袖装置10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软包面102上; 由所述套袖装置103的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103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103的第一端、再由所述套袖装置103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102底部的第一封条1031 ; 由所述套袖装置103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3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103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103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102顶部的第二密封条; 所述第一、第二密封条在所述套袖装置103上轴对称分布; 所述第一、第二密封条包括:拉链或魔术贴,其中所述拉链或魔术贴用于控制所述软包面和所述套袖装置的开合,其中所述套袖装置打开指的是在所述拉链或魔术贴打开时所述套袖装置沿的袖面沿所述拉链或魔术贴位置展开。 当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所述软包结构时,将所述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拉开,使安装设备穿过所述套袖装置的袖筒,然后将所述第一密封条或第二密封条完全拉合,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捆绑绳或其他材料将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二端绑紧在安装设备上,从而使得所述套袖装置的袖筒与所述安装设备完全贴合,使得安装设备的跨越位置严格密封。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防尘棚的软包结构的结构图。 当然,所述套袖装置与所述软包结构的也可如图3所示,包括: 设置在所述软包面102上贯穿软包面上下两端的第一拉链或魔术贴1033 ;所述第一拉链或魔术贴1033与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第一直径相重合; 由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一端出发沿所述套袖装置袖面延伸至第二段的第二拉链或魔术贴1034 ; 由所述第一直径第二端出发沿所述套袖装置袖面延伸至第二段的第三拉链或魔术贴1035。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对所述套袖装置103的第二端进行固定,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套袖装置103的第二端还可以设置有封口锁紧件,所述封口锁紧件用于将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二端紧贴在安装设备的表面,其具体形式可以为弹性绳、或抽绳、或魔术贴等坐寸ο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一端进行固定,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一端还设置有一圆环,所述圆环的材质为为可弯曲材质,且所述圆环在所述拉链处设置有开口,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结构,包括软包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软包面上的套袖装置;所述套袖装置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软包面上;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底部的第一密封条;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二端沿所述套袖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并且再由所述套袖装置第一端延伸至所述软包面顶部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第二密封条在所述套袖装置上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第二密封条包括:拉链或魔术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豪,阎国增,倪向萍,刘建楠,卞秀杰,张国强,赵培才,熊织明,张尔乐,付宝良,仲阳,田洁,熊焘,刘波,李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销售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