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504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包括一端在固定在结构层上的悬挑工字钢、下端固定所述工字钢悬挑部分上的钢管脚手架和一端固定在工字钢悬挑端另一端固定在塔楼结构上的钢丝绳;外脚手架按每四层结构层为一段,各段脚手架的外立面不在一个平面上,每一段在底层的结构层处设置悬挑工字钢,在其余三层结构层处的钢管脚手架水平位置设置柔性防护和连墙杆,连墙杆连接钢管脚手架和结构层;在位于悬挑工字钢的结构层处设置固定硬性防护,在钢管脚手架外立杆处设置安全网。能缩短了施工工期,且降低了脚手架搭设的造价,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外脚手架搭设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包括一端在固定在结构层上的悬挑工字钢、下端固定所述工字钢悬挑部分上的钢管脚手架和一端固定在工字钢悬挑端另一端固定在塔楼结构上的钢丝绳;外脚手架按每四层结构层为一段,各段脚手架的外立面不在一个平面上,每一段在底层的结构层处设置悬挑工字钢,在其余三层结构层处的钢管脚手架水平位置设置柔性防护和连墙杆,连墙杆连接钢管脚手架和结构层;在位于悬挑工字钢的结构层处设置固定硬性防护,在钢管脚手架外立杆处设置安全网。能缩短了施工工期,且降低了脚手架搭设的造价,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外脚手架搭设的缺点。【专利说明】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旋转型不规则塔楼结构施工的外脚手架。
技术介绍
对于结构造型规则方正的建筑物,外脚手架可采用一般传统的一般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然而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艺术造型的追求日渐火热,建筑行业也不例夕卜。各种奇特多变的建筑结构造型犹如春笋般屹立于各大城市。对于这种结构造型奇特的建筑物,传统的外脚手架搭设已不能满足施工的需求。在搭设脚手架时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旋转塔楼结构外脚手架悬挑工字钢较长,而且各段外脚手架外立面不在一个平面上,外架与结构之间的空隙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旋转塔楼结构外脚手架的搭设方案,能缩短了施工工期,且降低了脚手架搭设的造价,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外脚手架搭设的缺点。 具体解决方案为:一种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包括一端在固定在结构层上的悬挑工字钢、下端固定所述工字钢悬挑部分上的钢管脚手架和一端固定在工字钢悬挑端另一端固定在塔楼结构层上的钢丝绳,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按每四层塔楼结构层为一段,各段钢管脚手架的外立面不在一个平面上,每一段在底层的结构层处设置悬挑工字钢,在其余三层结构层处的钢管脚手架水平位置设置安全网和连墙杆,连墙杆连接钢管脚手架和结构层;在位于悬挑工字钢的结构层处设置固定硬性防护,在钢管脚手架外立面处设置有安全网。 进一步,所述钢管脚手架为双排扣件式脚手架,包括相互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的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立杆纵距为1500mm、横距为900 mm,大横杆的水平间距同立杆横距,大横杆的竖向步距为1800 mm,小横杆的水平间距同立杆纵距。 进一步,在外层立杆固定连接有斜撑杆。 进一步,所述安全网为大眼网。 进一步,所述硬性防护为竹跳板。 进一步,所述悬挑工字钢的固定端通过预埋在结构层上的钢筋锚环固定,并用木楔子塞紧。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端头卡4个卡子,正卡且留有安全弯钢丝绳,钢丝绳上端固定在塔楼的结构层外侧轴线梁的锚环上。 有益效果:在旋转塔楼结构上分段搭设钢管脚手架,即每段外脚手架的外立面不在一个立面上,能够使得脚手架更贴合建筑结构,减少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的空隙,提高安全性,便于进行建筑施工;通过将钢管脚手架直接搭设在悬挑工字钢上,减少地基对脚手架搭设的影响,在工字钢悬挑端固定连接的钢丝绳进行分段卸载,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塔楼结构层旋转示意图; 图2为旋转塔楼外脚手架搭设平面示意图; 图3为旋转塔楼外脚手架搭设侧立面示意图; 图中,1-工字钢;2_脚手架;21_立杆;22_大横杆;23_小横杆;201_开始旋转层脚手架;202_第一次旋转层脚手架;203_第二次旋转层脚手架;3_结构层;31_第一旋转结构层;32_第二旋转结构层;33_第三旋转结构层;4_钢丝绳;5_安全网;6_硬性防护;7-连墙杆;8_钢筋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见图1-3,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包括悬挑工字钢1,悬挑工字钢I的一端通过预埋在结构层3上的钢筋锚环8固定在结构层上,钢筋锚环8为Φ22钢筋制作而成,并用木楔子塞紧,另一端焊接有钢筋,用于固定14#工字钢I悬挑部分上的钢管脚手架2的立杆21。 在工字钢I悬挑端固定连接有钢丝绳4,钢丝绳4端头卡4个卡子,正卡且留有安全弯,钢丝绳上端固定在塔楼结构层3外侧轴线梁的锚环上,钢丝绳4为Φ 14mm钢丝绳。 外脚手架按每四层塔楼结构层为一段,各段钢管脚手架2的外立面不在一个平面上(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开始旋转层脚手架201、第一次旋转层脚手架202、第二次旋转层脚手架203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而是相互之间有夹角),每一段在底层的结构层3处设置悬挑工字钢1,在其余三层结构层处的钢管脚手架2水平位置设置安全网5和连墙杆7,连墙杆7连接钢管脚手架2和结构层3 ;在位于悬挑工字钢I的结构层处设置固定硬性防护6,硬性防护6为竹跳板,在钢管脚手架外立面处设置安全网5,安全网5为大眼网。 钢管脚手架为双排扣件式脚手架,包括相互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的立杆21、大横杆22、小横杆23,立杆21纵距为1500mm、横距为900 mm,大横杆22的水平间距同立杆横距,大横杆22的竖向步距为1800 mm,小横杆23的水平间距同立杆纵距。在外层立杆21固定连接有斜撑杆。双排扣件式脚手架用Φ48Χ3钢管。 外脚手架搭设流程为:铺设14号槽钢或安装悬挑工字钢一摆放扫地杆一逐根树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一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一装第一步大横杆一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在装设边杆后拆除)一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连墙杆一接立杆一加设剪刀撑一铺脚手板一绑扎防护栏及挡脚板并挂立网保护。 注意,在开始旋转底层结构中埋设14 #工字钢悬梁并在上一层斜拉钢丝绳分段卸载,采用“工字钢悬挑+钢丝绳斜拉”分段搭设方案。由于结构外立面为旋转型,故每层结构外边缘不在一个立面上,此时外脚手架搭设时每段悬挑工字钢均与本段需外挑层结构外边线垂直,故每段外脚手架外立面亦不在一个立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包括一端在固定在结构层上的悬挑工字钢(I)、下端固定所述工字钢(I)悬挑部分上的钢管脚手架(2)和一端固定在工字钢(I)悬挑端另一端固定在塔楼结构层(3)上的钢丝绳(4),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按每四层塔楼结构层为一段,各段钢管脚手架(2)的外立面不在一个平面上,每一段在底层的结构层(3)处设置悬挑工字钢(1),在其余三层结构层处的钢管脚手架(2)水平位置设置安全网(5)和连墙杆(7),连墙杆(7)连接钢管脚手架(2)和结构层(3);在位于悬挑工字钢(I)的结构层处设置固定硬性防护(6),在钢管脚手架外立面处设置有安全网(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脚手架为双排扣件式脚手架,包括相互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的立杆(21)、大横杆(22)、小横杆(23),立杆(21)纵距为1500mm、横距为900 mm,大横杆(22)的水平间距同立杆横距,大横杆(22)的竖向步距为1800mm,小横杆(23)的水平间距同立杆纵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在外层立杆(21)固定连接有斜撑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塔楼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包括一端在固定在结构层上的悬挑工字钢(1)、下端固定所述工字钢(1)悬挑部分上的钢管脚手架(2)和一端固定在工字钢(1)悬挑端另一端固定在塔楼结构层(3)上的钢丝绳(4),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塔楼结构的外脚手架按每四层塔楼结构层为一段,各段钢管脚手架(2)的外立面不在一个平面上,每一段在底层的结构层(3)处设置悬挑工字钢(1),在其余三层结构层处的钢管脚手架(2)水平位置设置安全网(5)和连墙杆(7),连墙杆(7)连接钢管脚手架(2)和结构层(3);在位于悬挑工字钢(1)的结构层处设置固定硬性防护(6),在钢管脚手架外立面处设置有安全网(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艳吴强胡文波梅晓丽张军史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