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连接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弹簧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拉伸段,第一连接段的弹簧圈呈间隙设置且均匀排布,第二拉伸段的弹簧圈呈紧密均匀排布,连接件对应弹簧本体一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均包括若干在径向方向上呈间隔均匀设置的连接孔,相邻两连接孔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相邻两弹簧圈的间隙距离相等,第一连接孔组与第二连接孔组的轴向间距与弹簧圈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簧本体与连接件的配合,增强该弹簧连接件的结构强度,避免弹簧本体变形损坏,且连接强度高,使弹簧本体与物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组件,具体涉及一种弹簧连接件。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现有的拉伸弹簧,包括一体的弹簧本体及设于弹簧本体两端的第一挂钩及第二挂钩,所述弹簧本体由金属线材卷曲叠加而形成空心圆柱,在进行连接时,必须依靠其两端的挂钩,通过两端的挂钩与物体进行连接,但是由于两端的挂钩结构强度不高,当两端的挂钩受到较大的力时容易产生变形,继而导致弹簧与物体的连接不够稳定,影响弹簧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簧连接件,该弹簧连接件通过弹簧本体与连接件的配合,增强该弹簧连接件的结构强度,避免弹簧本体变形损坏,且连接强度高,使弹簧本体与物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连接件,包括一体设置的弹簧本体和设于弹簧本体一端的连接件,弹簧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拉伸段,连接件位于第一连接段一侧,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拉伸段均包括若干弹簧圈,第一连接段的弹簧圈呈间隙设置且均匀排布,第二拉伸段的弹簧圈呈紧密均匀排布,连接件对应弹簧本体一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均包括若干在径向方向上呈间隔均匀设置的连接孔,相邻两连接孔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连接段上相邻两弹簧圈的间隙距离相等,第一连接孔组与第二连接孔组的轴向间距与弹簧圈的直径相等,连接件对应连接部的另一侧设有安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上平行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第一连接孔组与第二连接孔组的轴向间距与弹簧圈的直径相等,相邻两连接孔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连接段上相邻两弹簧圈的间隙距离相等,且第一连接段的弹簧圈呈间隙设置且均匀排布,因此第一连接段可通过与连接部进行螺旋配合,第一连接部的弹簧圈陆续穿过连接件上的连接孔,实现弹簧本体与连接件的可靠连接,连接件对应连接部另一侧的安装部用于连接部与物体进行安装或者连接,该弹簧连接件通过弹簧本体与连接件的配合,增强该弹簧连接件的结构强度,避免弹簧本体变形损坏,且连接强度高,使弹簧本体与物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本体对应第一连接段的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关于第二拉伸段呈中心对称设置,弹簧本体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关于第二拉伸段呈中心对称设置,即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螺旋方向相同,弹簧本体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连接件,即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分别通过弹簧圈与连接孔的配合与连接件相连,使该弹簧连接件的两端均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强其连接强度,使弹簧本体与物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拉伸段中间部分设有弧状连接段,第二拉伸段关于弧状连接段呈轴对称设置,弹簧本体对应第一连接段的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关于第二拉伸段呈轴对称设置,弹簧本体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状连接段的设置使得第二拉伸段关于弧状连接段呈轴对称设置,继而使得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关于第二拉伸段呈轴对称设置,即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螺旋方向相反,弹簧本体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连接件,使得弹簧本体与两端的连接件进行螺旋配合连接时,由于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螺旋方向相反,因此当弹簧本体朝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上的弹簧圈可同时同步旋进连接孔内,安装方便,当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分别通过弹簧圈与连接孔的配合与连接件相连时,使该弹簧连接件的两端均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强其连接强度,使弹簧本体与物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本体的两端头分别设有限位端,限位端呈弯折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端呈弯折设置,当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弹簧圈分别穿过连接件上的连接孔后,限位端起到了固定作用,避免弹簧圈从连接孔内脱出而导致连接不稳定。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呈板状,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呈板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且安装连接也较为便捷,连接件由金属材料制成,结构强度高,可承受较大的拉力,确保弹簧本体与物体的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弹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弹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弹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弹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弹簧本体;11、第一连接段;12、第二拉伸段;121、弧状连接段;13、第三连接段;2、连接件;21、第一连接孔组;22、第二连接孔组;23、安装部;24、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弹簧连接件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弹簧连接件,包括一体设置的弹簧本体I和设于弹簧本体I 一端的连接件2,弹簧本体I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拉伸段12,连接件2位于第一连接段11一侧,第一连接段11和第二拉伸段12均包括若干弹簧圈,第一连接段11的弹簧圈呈间隙设置且均匀排布,第二拉伸段12的弹簧圈呈紧密均匀排布,连接件2对应弹簧本体I 一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孔24组21和第二连接孔24组22,第一连接孔24组21和第二连接孔24组22均包括若干在径向方向上呈间隔均匀设置的连接孔24,相邻两连接孔24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连接段11上相邻两弹簧圈的间隙距离相等,第一连接孔24组21与第二连接孔24组22的轴向间距与弹簧圈的直径相等,连接件2对应连接部的另一侧设有安装部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2上平行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4组21和第二连接孔24组22,第一连接孔24组21与第二连接孔24组22的轴向间距与弹簧圈的直径相等,相邻两连接孔24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连接段11上相邻两弹簧圈的间隙距离相等,且第一连接段11的弹簧圈呈间隙设置且均匀排布,作为优选的,第一连接孔24组21和第二连接孔24组22上的连接孔24在轴向方向上呈交错分布,因此第一连接段11可通过与连接部进行螺旋配合,第一连接部的弹簧圈陆续穿过连接件2上的连接孔24,实现弹簧本体I与连接件2的可靠连接,连接件2对应连接部另一侧的安装部23用于连接部与物体进行安装或者连接,该安装部23可以是安装孔,或者其他安装结构等等,该弹簧连接件2通过弹簧本体I与连接件2的配合,增强该弹簧连接件2的结构强度,避免弹簧本体I变形损坏,且连接强度高,使弹簧本体I与物体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 所述弹簧本体I对应第一连接段11的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段13,第一连接段11和第三连接段13关于第二拉伸段12呈中心对称设置,弹簧本体I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连接件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本使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弹簧本体和设于弹簧本体一端的连接件,所述弹簧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拉伸段,连接件位于第一连接段一侧,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拉伸段均包括若干弹簧圈,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弹簧圈呈间隙设置且均匀排布,所述第二拉伸段的弹簧圈呈紧密均匀排布,所述连接件对应弹簧本体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所述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均包括若干在径向方向上呈间隔均匀设置的连接孔,相邻两连接孔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连接段上相邻两弹簧圈的间隙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连接孔组与第二连接孔组的轴向间距与弹簧圈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件对应连接部的另一侧设有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21 CN 201320851638.71.一种弹簧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设置的弹簧本体和设于弹簧本体一端的连接件,所述弹簧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拉伸段,连接件位于第一连接段一侦U,第一连接段和第二拉伸段均包括若干弹簧圈,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弹簧圈呈间隙设置且均匀排布,所述第二拉伸段的弹簧圈呈紧密均匀排布,所述连接件对应弹簧本体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所述第一连接孔组和第二连接孔组均包括若干在径向方向上呈间隔均匀设置的连接孔,相邻两连接孔在径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与第一连接段上相邻两弹簧圈的间隙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连接孔组与第二连接孔组的轴向间距与弹簧圈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件对应连接部的另一侧设有安装部。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湖,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东风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