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286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包括多个第一输送带、多个第二输送带,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并列、且交错设置;还包括改变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摆动夹角的摆动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或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转动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满足炼胶阶段不同的功能需要,提供胶料剥离功能,几乎可以消除胶料粘结皮带的故障,从而使炼胶过程连续,提高胶料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低温一次法炼胶生产线是橡胶工业的一种新兴节能高效的炼胶设备,将传统间断性的多段法炼胶工艺改进为一次法连续混炼,一次性获得终炼胶,提高了炼胶生产效率和胶料品质稳定性,在轮胎和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一般工艺流程是胶料进入开炼机,落在夹持输送带的水平段,夹持输送带和冷却输送带呈对称的“L”形,夹持冷却两条输送带的竖直段是重叠的,胶料沿着两条输送带的重叠部分进入冷却输送带的水平段,再一次进入开炼机,最终形成环形炼胶环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胶料配方,运输带的材质,炼胶环带的速度等诸多因素影响,胶料到达冷却输送带水平段后,有时胶料不会与运输带剥离,经常会粘着运输带从输送带下方返回,或者胶料将运输带下面的托辊包裹住,形成大胶辊,最后导致连续炼胶过程中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清胶。这是困扰很多使用厂家的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包括多个第一输送带、多个第二输送带、固定支架、摆动支架、摆动驱动装置;多个第一输送带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固定辊筒上,多个第二输送带间隔设置在摆动支架的摆动辊筒上,固定支架与摆动支架嵌套在一起,且固定支架与摆动支架之间转动连接,实现多个第一输送带与多个第二输送带并列、且交错设置;摆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支架与摆动支架的同一端,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摆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一定角度,最终实现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形成的摆动夹角。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满足炼胶阶段不同的功能需要,提供胶料剥离功能,几乎可以消除胶料粘结皮带的故障,从而使炼胶过程连续,提高胶料品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摆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将摆动支架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为本技术另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本技术公开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包括多个第一输送带、多个第二输送带,多个第一输送带与多个第二输送带并列、且交错设置,还包括改变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摆动夹角的摆动驱动装置。正常输送时: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同在一个平面上,它们共同输送胶料,整个胶料平铺在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和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上进行输送,这里所说的工作面是指在用于传送胶料的带面。剥离胶料时:摆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输送带和/或第二输送带摆动一定角度,让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产生一定的摆动夹角,摆动夹角的范围可为-10度?10度,优选:摆动夹角为-3.5度、-4度、-5度、-6度、-7度、-8度、-9度、3.5度、4度、5度、6度、7度、8度或9度,该摆动夹角使得整个胶料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传动,这样会起到将胶料从工作面上剥离的效果。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输送带和/或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工作的转动驱动装置。 本技术可以采用第一输送带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保持不变,摆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输送带转动,让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产生一定的摆动夹角。其实也可以将每个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都配备一个摆动驱动装置,使其转动一个角度,这样多个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就可以形成多个不同角度的摆动夹角,例如:输送带A的工作面与输送带B的工作面之间的摆动夹角为4度,输送带B的工作面与输送带C的工作面之间的摆动夹角为5度,输送带C的工作面与输送带D的工作面之间的摆动夹角为6度等。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创造进行具体阐述: 如图1、图4、图5所示为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本技术包括多个第一输送带1、多个第二输送带2、固定支架3、摆动支架4、摆动驱动装置5,多个第一输送带1间隔设置在固定支架3的固定辊筒(31、32)上,多个第二输送带2间隔设置在摆动支架4的摆动辊筒(41、42)上,同时固定支架3与摆动支架4嵌套在一起,且固定支架3与摆动支架4之间转动连接,实现多个第一输送带1与多个第二输送带2并列、且交错设置。摆动驱动装置5设置在固定支架3与摆动支架4的同一端,用于驱动摆动支架4相对于固定支架3转动一定角度,最终实现第一输送带1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2的工作面之间形成-10度?10度的摆动夹角。 本实例中采用三个第一输送带1、两个第二输送带2,它们交错、且并排设置。 如图2、图3所示,固定支架3包括:第一固定辊筒31、第二固定辊筒32、第一横梁33、第二横梁34。摆动支架4包括:第一摆动辊筒41、第二摆动辊筒42、第一侧板座43、第二侧板座44。本实例第一固定辊筒31、第二固定辊筒32、第一摆动辊筒41、第二摆动辊筒42优选为间断辊面辊筒(间断辊面辊筒:与输送带相接触的地方的直径大于非接触的地方的直径)。 三个第一输送带1间隔套在第一固定辊筒31和第二固定辊筒32上,第一固定辊筒31或第二固定辊筒32自身的转动带动三个第一输送带1传动。第一固定辊筒31的一端与第一横梁3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辊筒31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梁3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辊筒32的一端与第一横梁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辊筒32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梁3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两个第二输送带2间隔套在第一摆动辊筒41和第二摆动辊筒42上,第一摆动辊筒41或第二摆动辊筒42自身的转动带动两个第二输送带2传动。第一摆动辊筒4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座4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摆动棍筒4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座4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辊筒42的一端与第一侧板座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辊筒42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座4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三个第一输送带1与两个第二输送带2并列、交错设置,同时尽量减小第一输送带1的边沿与第一输送带1的边沿之间间隙,这样有效的防止胶料的漏出。第一侧板座43的中部与第一横梁33之间通过第一转轴45转动连接,第一转轴45与第一侧板座43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二侧板座44的中部与第二横梁34通过第二转轴46转动连接,第二转轴46与第二侧板座44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 如图4、图5所示,摆动驱动装置5包括伸缩装置51和摆杆52,伸缩装置51的一端与固定支架3 (本实例具体为第二横梁34)转动连接,伸缩装置51的另一端与摆杆52的一端转动连接,摆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46固定连接。伸缩装置51可以采用伸缩液压缸、带曲柄传动的电机或伸缩气缸,本实例采用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缸体与第二横梁34转动连接,伸缩气缸的活动杆的末端与摆杆52的一端转动连接,摆杆5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46固定连接,第二转轴46通过摆杆52的摆动实现自身的转动。第二转轴46的转动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输送带、多个第二输送带、固定支架、摆动支架、摆动驱动装置;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固定辊筒上,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间隔设置在所述摆动支架的摆动辊筒上,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摆动支架嵌套在一起,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摆动支架之间转动连接,实现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并列、且交错设置;所述摆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支架与摆动支架的同一端,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摆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一定角度,最终实现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形成的摆动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输送带、多个第二输送带、固定支架、摆动支架、摆动驱动装置;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固定辊筒上,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间隔设置在所述摆动支架的摆动辊筒上,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摆动支架嵌套在一起,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摆动支架之间转动连接,实现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并列、且交错设置;所述摆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支架与摆动支架的同一端,所述摆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摆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转动一定角度,最终实现第一输送带的工作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工作面之间形成的摆动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或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采用模块链、橡胶运输带、金属网带或帆布运输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度?1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夹角的取值为-3.5度、-4度、-5度、-6度、-7度、-8度、-9度、3.5度、4度、5度、6度、7度、8度或9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胶料强制剥离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固定辊筒、第二固定辊筒;所述摆动支架包括第一侧板座、第二侧板座、第一摆动辊筒、第二摆动辊筒; 多个所述第一输送带间隔的套在所述第一固定辊筒和第二固定辊筒上;所述第一固定辊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辊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输送带间隔的套在所述第一摆动辊筒和第二摆动辊筒上;所述第一摆动辊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辊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座的另一端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班黄发国张彤陈岩周奕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