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267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起重机包括设置有卷扬机的车架,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挂有吊具,所述车架与吊具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由至少两节沿上下方向依次伸缩导向配合的伸缩节构成,最上节伸缩节与车架固定连接,最下节伸缩节与吊具固定连接。提升机构带动吊具上移时,伸缩杆的各节伸缩节依次缩回,提升机构带动吊具下移时,伸缩杆的各节伸缩节依次伸出,由于伸缩杆是刚性的,所以伸缩杆的设置保证了吊具在上、下移动及水平移动时均不会有太大的晃动,提高了物品吊运过程吊具的稳定性,吊具和待吊物品的重量由钢丝绳承担,伸缩杆只是起到防止吊具摆动的作用,这样有助于保证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
技术介绍
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辅助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现有的起重机包括设置有行走机构的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卷扬机,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挂有吊具,吊具用于与相应待吊物品连接。现有的这种起重机存在的问题在于:吊具通过钢丝绳与卷扬机连接,柔性的钢丝绳导致吊有物品的吊具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这不仅给起重机造成很大损害,而且也会增加吊运过程的危险性;另外,现有起重机的吊具也不能适用长度较大、厚度较小的平板类零件的吊装运输,由于吊具的不配套,导致平板类零件的取放非常的不便,另外由于平板类零件自身的结构特点易折断损伤,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物品吊运过程吊具稳定性的起重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起重机,包括设置有卷扬机的车架,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挂有吊具,所述车架与吊具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由至少两节沿上下方向依次伸缩导向配合的伸缩节构成,最上节伸缩节与车架固定连接,最下节伸缩节与吊具固定连接。 所述吊具包括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的吊架,吊架上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翻转架,翻转架上具有平板支撑面或者翻转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具有平板支撑面的支撑件连接的固定结构,吊架上设置有驱动翻转架绕所述转动轴线翻转的翻转驱动机构,翻转吊具还包括至少一个杠杆机构,杠杆机构具有支点和可绕支点上下摆动的杠杆,杠杆机构的支点设置于所述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上还设置有与杠杆机构对应设置的杠杆驱动机构,杠杆驱动机构具有用于与杠杆的动力臂传动连接以驱动杠杆绕支点摆动的动力输出端,各杠杆的阻力臂与平板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待吊平板放置的间隙。 所述杠杆机构有至少两个,所述杠杆驱动机构包括竖向布置的驱动缸,所述动力输出端包括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及固设于所述活塞杆上的用于顶推至少两个杠杆的动力臂的顶推梁,顶推梁位于对应支点的下方,各杠杆机构的支点与杠杆相对独立设置,各杠杆分别设置于对应顶推梁与支点之间。 各杠杆机构分为左右两组,每组杠杆机构中的杠杆机构的个数有至少两个,翻转架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支点轴,位于左侧一组杠杆机构中的各杠杆机构的支点均设置于所述左支点轴上,位于右侧一组杠杆机构中的各杠杆机构的支点均设置于右支点轴上。 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通过法兰固设于吊架前后两端的前、后电机,前、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通过减速器连接有同轴线设置的前、后传动轴,前、后传动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后传动轴分别与翻转架的前、后端固定连接。 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至少一对防偏滚轮,各对防偏滚轮中的两个防偏滚轮的转动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各对防偏滚轮中的两个防偏滚轮均具有用于与相应导轨的对应侧面滚动限位配合的外滚面。 所述卷扬机包括设置于车架后端的提升电机,提升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有同轴线设置的左卷筒和右卷筒,车架的前端设置有左前定滑轮和右前定滑轮,吊架上于左卷筒、右卷筒、左前定滑轮和右前定滑轮的下方分别对应设置有左后动滑轮、右后动滑轮、左前动滑轮和右前动滑轮,所述钢丝绳包括缠绕于左卷筒上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缠绕于右卷筒上的第三钢丝绳、第四钢丝绳,第一钢丝绳与左后动滑轮连接,第二钢丝绳绕经左前定滑轮换向后与左前动滑轮连接;第四钢丝绳与右后动滑轮连接,第四钢丝绳绕经右前定滑轮换向后与右前动滑轮连接。 翻转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具有平板支撑面的支撑件连接的固定结构,翻转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纵梁和设置于左、右纵梁前后两端的前、后横梁,左、右纵梁和前、后横梁围成用于所述支撑件沿上下方向放入的间隙,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左、右纵梁上的加载缸,加载缸具有用于插入到所述支撑件的左右侧面上的固定槽中的活塞杆。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升机构带动吊具上移时,伸缩杆的各节伸缩节依次缩回,提升机构带动吊具下移时,伸缩杆的各节伸缩节依次伸出,由于伸缩杆是刚性的,所以伸缩杆的设置保证了吊具在上、下移动及水平移动时均不会有太大的晃动,提高了物品吊运过程吊具的稳定性,吊具和待吊物品的重量由钢丝绳承担,伸缩杆只是起到防止吊具摆动的作用,这样有助于保证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对平板类物品吊运时,平板支撑面先朝上,待吊平板置于平板支撑面上,杠杆驱动机构驱动杠杆绕支点摆动,待吊平板被夹持限位于杠杆的阻力臂和平板支撑面之间,这样翻转驱动机构在驱动翻转架翻转时,待吊平板就不会由翻转架上脱出,翻转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架180度翻转,平板支撑面朝下,待吊具运行到位时,将待吊平板放下,翻转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架翻转180度,平板支撑面朝上,吊具回位进行下一待吊平板的吊运,通过平板支撑面、杠杆和翻转架的配合使得平板吊运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起重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翻转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右视图; 图6是图1中翻转吊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图1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A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的B处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下伸缩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起重机的实施例如图f 10所示:包括翻转吊具和设置有行走机构的车架12,行走机构包括行走电机I和由行走电机驱动的行走轮,车架的前后端均设置有两对防偏滚轮,两对防偏滚轮左右间隔设置,各防偏滚轮2的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在使用时,每对防偏滚轮中的两个防偏滚轮分别置于相应导轨3的前后两侧,各对防偏滚轮中的两个防偏滚轮均具有用于与导轨3的对应侧面滚动限位配合的外滚面,防偏滚轮2可限制车架在行走过程中的摇摆量,进而达到行走机构的精确定位。车架上设置有提升机构,翻转吊具包括与提升机构连接的吊架21,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10,提升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有同轴线设置的左卷筒和右卷筒11,提升电机位于车架的后端,车架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定滑轮,两个定滑轮分别为左前定滑轮和右前定滑轮,吊架21上设置有四个动滑轮8,四个动滑轮分别为左前动滑轮、右前动滑轮、左后动滑轮和右后动滑轮,左后动滑轮位于左卷筒的下方,右后动滑轮位于右卷筒正下方,左前动滑轮和右前动滑轮分别位于左前定滑轮和右前定滑轮的下方,左卷筒上缠绕有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第一钢丝绳与左后动滑轮连接,第二钢丝绳绕经左前定滑轮换向后与左前动滑轮连接;右卷筒上缠绕有第三钢丝绳和第四钢丝绳,第四钢丝绳与右后动滑轮连接,第四钢丝绳绕经右前定滑轮换向后与右前动滑轮连接。车架和吊架的四个角处还分别设置有伸缩杆4,伸缩杆包括杆体,杆体由三节沿上下方向依次伸缩导向配合的伸缩节构成,定义相邻两个伸缩节中外径较大的伸缩节为上伸缩节4-1、外径较小的伸缩节为下伸缩节4-2,下伸缩节的上端插入上伸缩节的内孔中,上伸缩节4-1上设置有用于与下伸缩节4-2挡止配合以限制下伸缩节4-2朝上移动极限的挡止结构30,挡止结构30为封堵上伸缩节4-1的内孔的上端口的封堵件,上伸缩节4-1的内孔的下端孔壁上固设有下滑动轴承32,下伸缩节4-2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包括设置有卷扬机的车架,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挂有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与吊具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由至少两节沿上下方向依次伸缩导向配合的伸缩节构成,最上节伸缩节与车架固定连接,最下节伸缩节与吊具固定连接,所述吊具包括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的吊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包括设置有卷扬机的车架,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挂有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与吊具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伸缩杆,伸缩杆由至少两节沿上下方向依次伸缩导向配合的伸缩节构成,最上节伸缩节与车架固定连接,最下节伸缩节与吊具固定连接,所述吊具包括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的吊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吊架上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翻转架,翻转架上具有平板支撑面或者翻转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具有平板支撑面的支撑件连接的固定结构,吊架上设置有驱动翻转架绕所述转动轴线翻转的翻转驱动机构,翻转吊具还包括至少一个杠杆机构,杠杆机构具有支点和可绕支点上下摆动的杠杆,杠杆机构的支点设置于所述翻转架上,所述翻转架上还设置有与杠杆机构对应设置的杠杆驱动机构,杠杆驱动机构具有用于与杠杆的动力臂传动连接以驱动杠杆绕支点摆动的动力输出端,各杠杆的阻力臂与平板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待吊平板放置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机构有至少两个,所述杠杆驱动机构包括竖向布置的驱动缸,所述动力输出端包括所述驱动缸的活塞杆及固设于所述活塞杆上的用于顶推至少两个杠杆的动力臂的顶推梁,顶推梁位于对应支点的下方,各杠杆机构的支点与杠杆相对独立设置,各杠杆分别设置于对应顶推梁与支点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各杠杆机构分为左右两组,每组杠杆机构中的杠杆机构的个数有至少两个,翻转架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支点轴,位于左侧一组杠杆机构中的各杠杆机构的支点均设置于所述左支点轴上,位于右侧一组杠杆机构中的各杠杆机构的支点均设置于右支点轴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冯梦想吴西辉牛伟杰马彦杰尹超利
申请(专利权)人: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