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包括套环、连接板,套环竖直方向上开有一条开口,套环上设有控制板,控制板上设有锁紧装置,套环上设有至少一条防滑条,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通过锁紧装置将套环锁紧在电流互感器上,保证了套环能与电流互感器的连接柱头紧密接触,扩大了桩头与线夹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可提高至现有接触面积的5~6倍,通过内侧壁上设有防滑条的设置,与现有铜排直接固定在桩头上,减小接触电阻,接触电阻能减小20~30%,减小了电流互感器连接处的温度,减少了电流互感器的损坏,改良了现有户外电流互感器桩头与铜排连接状况,降低了电流互感器故障率,提高了供电的可靠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
[0001 ] 本技术涉及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起变流和电气隔离的作用,就是把一次系统的大电流变换成与其成正比的二次小电流,供给测量仪表或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使用,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它直接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户外电流互感器经常要承受异常的电气环境和自然环境,容易发生故障,户外电流互感器均采用户外支柱式电流互感器,接线桩头都为螺杆式,桩头与铜排通过上下两个螺帽固定在螺杆上连接,连接接触面不够充分、特别在长时间户外运行的情况下,连接是否良好、可靠直接影响线路的负载能力,接触面小,接触不良,接触电阻过大,会引起发热,若不及时发现及处理,将烧坏电流互感器桩头和连接铜排。长期过负荷,温度过高甚至会造成户外电流互感器的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流互感器上铜排连接时存在的缺陷,从而提供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包括可挤压变形的套环、可拆卸在套环上用于连接铜排的连接板,在连接板相对一侧的所述套环竖直方向上开有一条开口,在开口两端的所述套环上均设有一块控制套环变形量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将套环锁紧的锁紧装置,所述套环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防滑条,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将铜排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固定孔,由上至下所述连接板依次为镀铜层、镀锡层、铝基板,所述铝基板的厚度等于镀铜层与镀锡层的厚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套环上设有至少一个供连接板安装拆卸的定位槽,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块,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将定位块固定在定位槽内的紧定螺钉且紧定螺钉内置在连接板内,所述定位槽的底端设有与紧定螺钉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镀铜层上设有便于定位块固定的凸沿部,安装拆卸方便,连接可靠,通过紧定螺钉能避免连接板脱离套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连接板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卡接在控制板上可弯曲变形的压板、至少一个穿设在压板上的螺栓组件,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螺栓组件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压板上设有一个U形槽,通过螺栓组件控制压板压缩从而对套环进行挤压,控制板的承受面积大,有利于锁紧,锁紧效果好,U形槽的设置,安装拆卸方便。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高度为20?30mm,所述开口的宽度为3?5mm,便于套环挤压变形,便于安装固定,连接可靠,当套环的高度低于20mm时,套环易脱离电流互感器,连接不可靠,当套环的高度高于30_时,不利于挤压变形,需要很大的工作强度,固定效果差,当开口的宽度小于3_时,变形量小,实用性能低,连接效果差,当开口的宽度大于5_时,固定时挤压的量大,工作强度高,不利于安装拆卸。 优选的,所述防护条呈螺旋形分别在套环内,防滑效果更好,能保证套环与电流互感器连接桩头紧密连接,避免了套环的松动,提高了安全性能。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为条形孔,能根据不同型号的铜排进行安装更换,实用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底端设有一根内置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柱,所述检测柱的底端与套环的水平中心线平齐,能有效的检测连接板上的温度,保证连接处的温度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减少了电流互感器的损坏。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通过锁紧装置将套环锁紧在电流互感器上,保证了套环能与电流互感器的连接柱头紧密接触,扩大了桩头与线夹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可提高至现有接触面积的5?6倍,通过内侧壁上设有防滑条的设置,连接牢固,通过连接板上的连接孔将铜排固定在连接板上,与现有铜排直接固定在桩头上,减小接触电阻,接触电阻能减小20?30%,减小了电流互感器连接处的温度,减少了电流互感器的损坏,改良了现有户外电流互感器桩头与铜排连接状况,降低了电流互感器故障率,提高了供电的可靠率,能根据不同的铜排对连接板进行更换,将连接板依次设置成镀铜层、镀锡层、铝基板,提高了连接板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连接板的发热,减少了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连接板与套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包括可挤压变形的套环1、可拆卸在套环I上用于连接铜排的连接板2,在连接板2相对一侧的所述套环I竖直方向上开有一条开口 11,在开口 11两端的所述套环I上均设有一块控制套环I变形量的控制板12,所述控制板12上设有将套环I锁紧的锁紧装置3,所述套环I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防滑条13,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将铜排固定在连接板2上的固定孔20,由上至下所述连接板2依次为镀铜层21、镀锡层22、铝基板23,所述铝基板23的厚度等于镀铜层21与镀锡层22的厚度之和,所述套环I上设有至少一个供连接板2安装拆卸的定位槽10,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定位槽10相配合的定位块24,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将定位块24固定在定位槽10内的紧定螺钉4且紧定螺钉4内置在连接板2内,所述定位槽10的底端设有与紧定螺钉4配合的螺纹孔14,所述镀铜层21上设有便于定位块24固定的凸沿部211,安装拆卸方便,连接可靠,通过紧定螺钉能避免连接板脱离套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对连接板进行更换,所述锁紧装置3包括卡接在控制板12上可弯曲变形的压板31、至少一个穿设在压板31上的螺栓组件32,所述控制板12上设有与螺栓组件32相配合的连接孔121,所述压板31上设有一个U形槽311,通过螺栓组件控制压板压缩从而对套环进行挤压,控制板的承受面积大,有利于锁紧,锁紧效果好,U形槽的设置,安装拆卸方便,所述套环I的高度为20?30mm,所述开口 11的宽度为3?5mm,便于套环挤压变形,便于安装固定,连接可靠,当套环的高度低于20mm时,套环易脱离电流互感器,连接不可靠,当套环的高度高于30mm时,不利于挤压变形,需要很大的工作强度,固定效果差,当开口的宽度小于3_时,变形量小,实用性能低,连接效果差,当开口的宽度大于5_时,固定时挤压的量大,工作强度高,不利于安装拆卸,所述防滑条13呈螺旋形分别在套环I内,防滑效果更好,能保证套环与电流互感器连接桩头紧密连接,避免了套环的松动,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固定孔20为条形孔,能根据不同型号的铜排进行安装更换,实用性能好,所述连接板2底端设有一根内置有温度传感器51的检测柱5,所述检测柱5的底端与套环I的水平中心线平齐,能有效的检测连接板上的温度,保证连接处的温度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减少了电流互感器的损坏。 安装时,根据铜排的型号选择合适的连接板2,将连接板2通过定位块24与定位槽10配合并通过紧定螺钉4将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套环I上,将套环I安装在电流互感器的桩头上,通过调节螺栓组件32使压板31对控制板12下压使套环I锁紧在电流互感器的桩头上,有效的提高了桩头与套环I的接触面积,通过固定孔20将铜排固定在连接板2上,有效的降低了接触电阻,使用时,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51对电流互感器上的温度进行检测,安装拆卸方便。 通过锁紧装置将套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挤压变形的套环(1)、可拆卸在套环(1)上用于连接铜排的连接板(2),在连接板(2)相对一侧的所述套环(1)竖直方向上开有一条开口(11),在开口(11)两端的所述套环(1)上均设有一块控制套环(1)变形量的控制板(12),所述控制板(12)上设有将套环(1)锁紧的锁紧装置(3),所述套环(1)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防滑条(13),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将铜排固定在连接板(2)上的固定孔(20),由上至下所述连接板(2)依次为镀铜层(21)、镀锡层(22)、铝基板(23),所述铝基板(23)的厚度等于镀铜层(21)与镀锡层(22)的厚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挤压变形的套环(I)、可拆卸在套环(I)上用于连接铜排的连接板(2),在连接板(2)相对一侧的所述套环(I)竖直方向上开有一条开口(11),在开口(11)两端的所述套环(I)上均设有一块控制套环(I)变形量的控制板(12),所述控制板(12)上设有将套环(I)锁紧的锁紧装置(3),所述套环(I)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条防滑条(13),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将铜排固定在连接板(2)上的固定孔(20),由上至下所述连接板(2)依次为镀铜层(21)、镀锡层(22)、铝基板(23),所述铝基板(23)的厚度等于镀铜层(21)与镀锡层(22)的厚度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用连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I)上设有至少一个供连接板(2)安装拆卸的定位槽(10),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定位槽(10)相配合的定位块(24),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将定位块(24)固定在定位槽(10)内的紧定螺钉(4)且紧定螺钉(4)内置在连接板(2)内,所述定位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庆欢,杨美英,黄强,蔡国军,金辉,熊仁宏,宋恩亮,朱健,莫迪,童超,袁衢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丽水供电公司,国网浙江松阳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