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添加剂加料装置,总管相对地面倾斜设置,出料管位于进料管与总管靠近地面一端之间,进料管的侧壁上设有凸块,凸块相对进料管的端面上设有与进料管内部相通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转柱,转柱的端面上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环形通孔,环形通孔内设有滑动的滑块,滑块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转柱的轴线与进料管的轴线方向垂直,转柱的外环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叶片,叶片绕着转柱的轴线均匀圆周分布,转柱的端面上设有连杆,凹槽背对进料管的端面上设有滑动孔,滑动孔内设有滑动的滑动柱,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转柱和滑动柱铰接,连杆与转柱的铰接点在环形通孔与转柱轴线之间,方便观察各进料管是否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添加剂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添加剂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添加剂包括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合成革添加剂、机油添加剂等多种化工类添加剂,而在制成合成革的时候,合成革添加剂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 在添加剂在生产的过程中,是往一个总管内连通多个相互独立的进料管,每个进料管内通有不同的原料,但是在往总管内加料的时候,由于无法很好的观察到每个进料管是否正常工作,因此当进料管出现故障的无法,无法及时发现,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观察各进料管出料情况的添加剂加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添加剂加料装置,包括总管、进料管、出料管和气动阀,所述的气动阀与进料管相连且能控制进料管进料,所述的进料管与总管背对地面的一侧相连,所述的出料管与总管相对地面的一侧相连,所述的总管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的出料管位于进料管与总管靠近地面一端之间,所述的进料管的侧壁上设有凸块,所述的凸块相对进料管的端面上设有与进料管内部相通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转柱,所述的转柱的端面上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环形通孔,所述的环形通孔内设有滑动的滑块,所述的滑块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与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柱的轴线与进料管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的转柱的外环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叶片,所述的叶片绕着转柱的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所述的转柱的端面上设有连杆,所述的凹槽背对进料管的端面上设有滑动孔,所述的滑动孔内设有滑动的滑动柱,所述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转柱和滑动柱铰接,所述的连杆与转柱的铰接点在环形通孔与转柱轴线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相对总管的侧壁为朝向总管倾斜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孔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的滑动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滑动孔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的换形密封圈与滑动柱形成密封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总管的两端设有透视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当进料管内通有料的时候,由于一部分叶片的一端位于凹槽外,因此,料从进料管通过的时候,一部分料会落到叶片上,从而导致转柱两侧的重量出现变化,进而使转柱发生转动,滑块会跟着一起在环形通孔内转动,而由于转柱上铰接有连杆,连杆与转柱的铰接点位于转柱轴线的一侧,而连杆的另一端又与滑动柱铰接,因此在转柱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带动滑动柱在滑动孔内前后后动,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滑动柱是否滑动来判断该进料管是否正常工作,同时可以通过滑动柱滑动速度的快慢来判断进料管内料的流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添加剂加料装置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进料管的剖视图; 图3为扇叶、转柱、连杆、滑动柱组件的第一结构图; 图4为扇叶、转柱、连杆、滑动柱组件的第二结构图; 图5为为本技术添加剂加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出料管;2、进料管;3、凸块;31、凹槽;32、滑动孔;33、环形凹槽;34、斜面;4、滑动柱;5、总管;6、叶片;7、滑块;8、连杆;9、透视镜;10、转柱;101、环形通孔; 11、环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添加剂加料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添加剂加料装置,包括总管5、进料管2、出料管I和气动阀,所述的气动阀与进料管2相连且能控制进料管2进料,所述的进料管2与总管5背对地面的一侧相连,所述的出料管I与总管5相对地面的一侧相连,所述的总管5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的出料管I位于进料管2与总管5靠近地面一端之间,所述的进料管2的侧壁上设有凸块3,所述的凸块3相对进料管2的端面上设有与进料管2内部相通的凹槽31,所述的凹槽31内设有转柱10,所述的转柱10的端面上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环形通孔101,所述的环形通孔101内设有滑动的滑块7,所述的滑块7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与凹槽3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柱10的轴线与进料管2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的转柱10的外环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叶片6,所述的叶片6绕着转柱10的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所述的转柱10的端面上设有连杆8,所述的凹槽31背对进料管2的端面上设有滑动孔32,所述的滑动孔32内设有滑动的滑动柱4,所述的连杆8的两端分别与转柱10和滑动柱4铰接,所述的连杆8与转柱10的铰接点在环形通孔101与转柱10轴线之间。 当进料管2内通有料的时候,由于一部分叶片6的一端位于凹槽31外,因此,料从进料管2通过的时候,一部分料会落到叶片6上,从而导致转柱10两侧的重量出现变化,进而使转柱10发生转动,而由于转柱10上铰接有连杆8,连杆8与转柱10的铰接点位于转柱10轴线的一侧,滑块7会跟着一起在环形通孔101内转动,而连杆8的另一端又与滑动柱4铰接,因此在转柱10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带动滑动柱4在滑动孔32内前后后动,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滑动柱4是否滑动来判断该进料管2是否正常工作,同时可以通过滑动柱4滑动速度的快慢来判断进料管2内料的流速。 凹槽31相对总管5的侧壁为朝向总管5倾斜的斜面34,当料流到凹槽31内的时候,由于凹槽31相对总管5的侧壁为斜面34,由于重力作用,料会慢慢的通过斜面34流到总管5内,能够有效的防止料在凹槽31内堆积。 滑动孔32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的滑动孔32的侧壁上设有与滑动孔32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33,所述的环形凹槽33内设有环形密封圈11,所述的换形密封圈与滑动柱4形成密封配合,通过密封圈,提高滑动孔32与滑动柱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料漏出去。 总管5的两端设有透视镜9,工作人员亦可以通过总管5两端的透视镜9来观察各进料管2是否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添加剂加料装置,包括总管、进料管、出料管和气动阀,所述的气动阀与进料管相连且能控制进料管进料,所述的进料管与总管背对地面的一侧相连,所述的出料管与总管相对地面的一侧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总管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的出料管位于进料管与总管靠近地面一端之间,所述的进料管的侧壁上设有凸块,所述的凸块相对进料管的端面上设有与进料管内部相通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转柱,所述的转柱的端面上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环形通孔,所述的环形通孔内设有滑动的滑块,所述的滑块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与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柱的轴线与进料管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的转柱的外环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叶片,所述的叶片绕着转柱的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所述的转柱的端面上设有连杆,所述的凹槽背对进料管的端面上设有滑动孔,所述的滑动孔内设有滑动的滑动柱,所述的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转柱和滑动柱铰接,所述的连杆与转柱的铰接点在环形通孔与转柱轴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添加剂加料装置,包括总管、进料管、出料管和气动阀,所述的气动阀与进料管相连且能控制进料管进料,所述的进料管与总管背对地面的一侧相连,所述的出料管与总管相对地面的一侧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总管相对地面倾斜设置,所述的出料管位于进料管与总管靠近地面一端之间,所述的进料管的侧壁上设有凸块,所述的凸块相对进料管的端面上设有与进料管内部相通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转柱,所述的转柱的端面上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环形通孔,所述的环形通孔内设有滑动的滑块,所述的滑块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与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转柱的轴线与进料管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的转柱的外环面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叶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远海,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禾欣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