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依次包括配料、装包、灭菌、接种、培养及出菇管理操作,其中,混合培养料按照质量百分数配比为:棉子壳50%~85%、麸皮10%~30%、辅料10%~25%,同时,在培养及出菇操作之间还进行上架二次杀毒灭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使栽培工艺流程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质量均衡化,茶树菇生产周年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生物学转化率,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茶树菇栽培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薛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类农作物现代化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茶树菇工厂化栽培是目前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茶树菇工厂化生产相对于传统的大棚季节性生产的主要区别是:一、效率高:从菇房的建造到设备的配置,基本都按高标准设计,采用机械化操作,部分已采用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二、可周年生产:工厂化生产采用人工控制茶树菇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使其不受外界季节变化的影响;三、土地利用率大:工厂化生产采用立体式栽培,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利用率;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尽管近年来不断改进,但仍然存在生产周期长,手工操作环节多,效益欠佳等问题。 虽然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代表着茶树菇食用菌未来的发展方向。向着具有以下特点的茶树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进行研发:利用现代化工程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人为设定、自动控制适宜茶树菇食用菌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氮浓度等环境,机械化操作拌料、装袋、接种等生产过程,使生产工艺流程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质量均衡化,鲜菇生产周年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生物学转化率,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茶树菇食用菌栽培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使栽培工艺流程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质量均衡化,茶树菇生产周年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生物学转化率,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茶树菇栽培的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I):选取混合培养料,并加水搅拌预湿,控制预湿后的混合培养料含水量为64%-66%,PH 为 6-7 ;步骤(2):将步骤(I)中的混合培养料打包装袋制得栽培包,在栽培包上打孔并向孔内插入塑料棒,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塞上菌盖;步骤(3):对步骤(2)中的栽培包进行真空高压灭菌处理,灭菌后经冷却工序;所述的冷却工序具体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包移至预先消毒的第一冷却室中自然冷却,待温度降到不超过40°C后,移至第二冷却室利用制冷机进行强制制冷,冷却到不超过25 0C ;步骤(4):采用空气净化流水线将液体菌种接种到步骤(3)中冷却后的栽培包内,接种时拔除插入栽培包中的塑料棒;步骤(5):将接种后的栽培包送至温度为24°C,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70%的培养室中,培养28-32天并保持培养室的黑暗状态;步骤(6):将步骤(5)中培养后的栽培包搬入温度为14-16°C,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的出菇室中并拔除栽培包上的菌盖以及喇叭口塑料套环,出菇管理17-19天,在出菇管理的前9-10天在培养室中增加500-10001x的漫射光。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的,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所述混合培养料按照质量百分数配比为:棉子壳50%?85%、麸皮10%?30%、辅料10%?25%。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步骤(5)中培养室中的温度为18°C,湿度为92%。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在步骤(5)与步骤(6)之间,即进入出菇室之前进行上架二次杀毒灭菌处理。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该方法能够使栽培工艺流程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质量均衡化,茶树菇生产周年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生物学转化率,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茶树菇栽培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I):选取混合培养料,并加水搅拌预湿,控制预湿后的混合培养料含水量为64%,PH 为 6 ;步骤(2):将步骤(I)中的混合培养料打包装袋制得栽培包,在栽培包上打孔并向孔内插入塑料棒,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塞上菌盖;步骤(3):对步骤(2)中的栽培包进行真空高压灭菌处理,灭菌后经冷却工序;所述的冷却工序具体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包移至预先消毒的第一冷却室中自然冷却,待温度降到不超过40°C后,移至第二冷却室利用制冷机进行强制制冷,冷却到不超过25 0C ;步骤(4):采用空气净化流水线将液体菌种接种到步骤(3)中冷却后的栽培包内,接种时拔除插入栽培包中的塑料棒;步骤(5):将接种后的栽培包送至温度为24°C,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70%的培养室中,培养28-32天并保持培养室的黑暗状态;步骤(6):将步骤(5)中培养后的栽培包搬入温度为14°C,空气相对湿度为90%%的出菇室中并拔除栽培包上的菌盖以及喇叭口塑料套环,出菇管理17天,在出菇管理的前9天在培养室中增加5001x的漫射光。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所述混合培养料按照质量百分数配比为:棉子壳50%?85%、麸皮10%?30%、辅料10%?25%。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步骤(5)中培养室中的温度为18°C,湿度为92%。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在步骤(5)与步骤(6)之间,即进入出菇室之前进行上架二次杀毒灭菌处理。 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I):选取混合培养料,并加水搅拌预湿,控制预湿后的混合培养料含水量为65%,PH 为 6.5 ;步骤(2):将步骤(I)中的混合培养料打包装袋制得栽培包,在栽培包上打孔并向孔内插入塑料棒,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塞上菌盖;步骤(3):对步骤(2)中的栽培包进行真空高压灭菌处理,灭菌后经冷却工序;所述的冷却工序具体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包移至预先消毒的第一冷却室中自然冷却,待温度降到不超过40°C后,移至第二冷却室利用制冷机进行强制制冷,冷却到不超过25 0C ;步骤(4):采用空气净化流水线将液体菌种接种到步骤(3)中冷却后的栽培包内,接种时拔除插入栽培包中的塑料棒;步骤(5):将接种后的栽培包送至温度为24°C,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70%的培养室中,培养28-32天并保持培养室的黑暗状态;步骤(6):将步骤(5)中培养后的栽培包搬入温度为15°C,空气相对湿度为95%的出菇室中并拔除栽培包上的菌盖以及喇叭口塑料套环,出菇管理18天,在出菇管理的前10天在培养室中增加8001X的漫射光。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所述混合培养料按照质量百分数配比为:棉子壳50%?85%、麸皮10%?30%、辅料10%?25%。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步骤(5)中培养室中的温度为18°C,湿度为92%。 前述的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在步骤(5)与步骤(6)之间,即进入出菇室之前进行上架二次杀毒灭菌处理。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1):选取混合培养料,并加水搅拌预湿,控制预湿后的混合培养料含水量为64%‑66%,PH为6‑7;步骤(2):将步骤(1)中的混合培养料打包装袋制得栽培包,在栽培包上打孔并向孔内插入塑料棒,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塞上菌盖;步骤(3):对步骤(2)中的栽培包进行真空高压灭菌处理,灭菌后经冷却工序;所述的冷却工序具体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包移至预先消毒的第一冷却室中自然冷却,待温度降到不超过40℃后,移至第二冷却室利用制冷机进行强制制冷,冷却到不超过25℃;步骤(4):采用空气净化流水线将液体菌种接种到步骤(3)中冷却后的栽培包内,接种时拔除插入栽培包中的塑料棒;步骤(5):将接种后的栽培包送至温度为24℃,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70%的培养室中,培养28‑32天并保持培养室的黑暗状态;步骤(6):将步骤(5)中培养后的栽培包搬入温度为14‑16℃,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的出菇室中并拔除栽培包上的菌盖以及喇叭口塑料套环,出菇管理17‑19天,在出菇管理的前9‑10天在培养室中增加500‑1000lx的漫射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I):选取混合培养料,并加水搅拌预湿,控制预湿后的混合培养料含水量为64%-66%,PH 为 6-7 ; 步骤(2):将步骤(I)中的混合培养料打包装袋制得栽培包,在栽培包上打孔并向孔内插入塑料棒,用喇叭口塑料套环套紧栽培包的开口并塞上菌盖; 步骤(3):对步骤(2)中的栽培包进行真空高压灭菌处理,灭菌后经冷却工序; 所述的冷却工序具体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包移至预先消毒的第一冷却室中自然冷却,待温度降到不超过40°C后,移至第二冷却室利用制冷机进行强制制冷,冷却到不超过25 0C ; 步骤(4):采用空气净化流水线将液体菌种接种到步骤(3)中冷却后的栽培包内,接种时拔除插入栽培包中的塑料棒; 步骤(5):将接种后的栽培包送至温度为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波,章亚祥,王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苏合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