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强岳昭专利>正文

汽车防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793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08:52
一种汽车防滑带,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包含有橡胶带、纵向加强钢丝、环状尼龙搭扣、横向加强板、钩状尼龙搭扣、侧向立挡、对接环和对接钢杆。防滑带的结构组成是以橡胶材料作为基体,内设纵向加强钢丝和横向加强板;纵向加强钢丝是一条连续的钢丝,并按一定长度缠绕出防滑带对接环;横向加强板的两端弯折出与侧向立挡高度相应的立面以防止防滑带的横向滑落;防滑带内侧(与车轮接触侧)两端敷设一定长度的尼龙搭扣用于防滑带的固定联接,并利用纵向钢丝缠绕出的对接环和对接钢杆将防滑带的两端联接紧固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汽车在积雪结冰路面上行驶时,可以大大提高车轮与地面附着力并有效防止车轮滑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防滑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工程
,涉及一种汽车在积雪结冰路面上行驶时的车轮防滑装置。
技术介绍
当路面结冰时,其附着系数降低导致附着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出现车轮滑转现象使车辆不能正常行驶。因此,寒区冬季路面积雪结冰时,既影响车辆行驶速度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又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尤其在立交桥的引桥路段,由于路面具有一定的坡度,上述现象更为明显。因此,提高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并防止车轮滑转是汽车冬季使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已采用的汽车防滑方法主要有:使用专用雪地轮胎、防滑轮胎以及各式防滑链等。专用雪地轮胎防滑效果较好,但必须随季节更换且长期使用时磨损强度相对普通轮胎较大,油耗也较高,所以使用成本较高;防滑轮胎一般是在轮胎表面镶有防滑钉或设计出防滑结构,其主要问题是由于轮胎镶有防滑钉,影响车辆运行舒适性;各式防滑链作为随车附属的防滑方式,主要是安装不方便且导致车辆运行油耗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在积雪结冰路面上行驶时,提高车轮与地面附着力并防止车轮滑转的装置,同时还具有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的结构特点。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汽车轮胎的直径和宽度的规格化,即可以根据轮胎的型号设计与其结构尺寸相适应的防滑带;防滑带的结构组成是以橡胶材料作为基体,内设纵向加强钢丝和横向加强板;纵向加强钢丝是一条连续的钢丝,并按一定长度缠绕出防滑带对接环;同时在防滑带内侧(与车轮接触侧)两端敷设一定长度的尼龙搭扣用于防滑带的固定联接,利用纵向加强钢丝缠绕出的对接环及对接钢杆将防滑带的两端锁紧联接在一起。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在防滑带的外表面上设计出防滑凸点,或在防滑带上设置防滑销钉,并将防滑带固定安装在轮胎的外圆面上,从而增加车轮的附着力和防止车轮滑转的能力。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防滑带的结构设计简单,易于规格化、批量化生产;第二,防滑带的安装简便省力,即首先按车辆轮距宽度将防滑带放置在相应车辆前部的地面上,车辆行驶到防滑带中部位置,停车后将防滑带两端对接固定在轮胎上;第三,防滑带可以随车携带,使用方便;第四,与专用防滑轮胎相比,防滑带使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纵向加强钢丝和横向加强板布置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对接钢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纵向加强钢丝形状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横向加强板形状正视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横向加强板展开示意图(带防滑销钉);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滑带安装示意图。 图中,I为环状尼龙搭扣;2为侧向立挡;3为橡胶带;4为防滑凸点;5为钩状尼龙搭扣;6为对接环;7为横向加强板;8为纵向加强钢丝;9为对接钢杆;10为对接螺母;11为防滑销钉;12为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中,环状尼龙搭扣I的左端边界线与橡胶带3左端边界线具有一定间距,环状尼龙搭扣I背面左侧伸出端部分带有环装尼龙搭扣,其余背面部分与橡胶带3以胶结的方式联接;橡胶带3的横向两侧设有侧面形状为梯形的侧向立挡2,其梯形锥角小于360°除以侧向立挡2个数,即防滑带安装在轮胎12(见图8)上以后,相邻两个侧向立挡2无相互重叠、挤压现象,其作用是防止防滑带从轮胎12上横向滑脱;橡胶带3的底面设有防滑凸点4,在橡胶带3加工时直接制作成型,或将防滑销钉11铆接在横向加强板7上(见图6);钩状尼龙搭扣5背面与橡胶带3以胶结的方式联接;橡胶带3的两端设有对接环6,其两端对接环6以均布、交错的方式排列,防滑带对接时应相互嵌合。 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中,环状尼龙搭扣I中有尼龙搭扣的部分(橡胶带3的左端,图中双点环线部分),其长度为轮胎周长的四分之一,环状尼龙搭扣I与橡胶带3胶结部分的长度不大于轮胎周长的二分之一,并应有较大的胶结面以增加胶合强度;钩状尼龙搭扣5与橡胶带3胶结部分的长度不大于轮胎周长的二分之一,同样应有较大的胶结面以增加结合强度。 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中,橡胶带3中设有纵向加强钢丝8和横向加强板7,且纵向加强钢丝8置于横向加强板7之下;纵向加强钢丝8以“Z”形沿橡胶带3纵向平行布置,在橡胶带3两端分别缠绕出圈数相等的、均布的、可相互嵌合的对接环6 ;横向加强板7的两端弯折出与侧向立挡2高度相应的立面,并嵌入在侧向立挡2的橡胶材料之中。 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中,对接钢杆9两端加工有外螺纹;当橡胶带3安装在轮胎12后,对接钢杆9依次穿过橡胶带3两端的所有对接环6将其联接,并用对接螺母10在对接钢杆9两端拧紧固定;对接螺母10的一端有4-6个纵向开槽,以减小径向刚度,其目的是使对接螺母10 —端的外径比对接环6内径大0.3-0.5mm的圆弧状台肩以弹性预紧的方式安装在靠近轮胎12内侧的对接环6上,以便于对接钢杆9与靠近车轮内侧的对接螺母10进行拧紧联接。 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中,纵向加强钢丝8是一条连续状的钢丝,即按照橡胶带3的长度分别在橡胶带3的两端处缠绕出圈数相等的、均布的、可相互嵌合的对接环6,纵向加强钢丝8置于橡胶带3的橡胶材料之中。 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中,横向加强板7的两端弯折出与侧向立挡2高度相应的立面,并嵌入在侧向立挡2的橡胶材料之中;横向加强板7上还可设置防滑销钉11,置于橡胶带3的橡胶材料之中。 如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结构中,横向加强板7的弯折立面形状为梯形,梯形锥角小于360°除以侧向立挡2个数。 如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滑带的结构中,其安装过程是:按车辆轮距宽度将防滑带放置于车辆前部相应的地面上,车辆行驶到防滑带中部位置;停车后,首先将防滑带两端提起对接,通过环状尼龙搭扣I和钩状尼龙搭扣5将其固定在轮胎12上,然后再由对接钢杆9及对接螺母10将其对接锁紧。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滑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橡胶带、纵向加强钢丝、环状尼龙搭扣、横向加强板、钩状尼龙搭扣、侧向立挡、对接环、对接钢杆,所述纵向加强钢丝置于横向加强板之下,所述环状尼龙搭扣与钩状尼龙搭扣按照一定长度分别敷设在橡胶带两端,所述侧向立挡由横向加强板两端弯折而成,所述对接环由连续的纵向加强钢丝在橡胶带两端缠绕而成圈数相等的、均布的、可相互嵌合的圆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滑带,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橡胶带、纵向加强钢丝、环状尼龙搭扣、横向加强板、钩状尼龙搭扣、侧向立挡、对接环、对接钢杆,所述纵向加强钢丝置于横向加强板之下,所述环状尼龙搭扣与钩状尼龙搭扣按照一定长度分别敷设在橡胶带两端,所述侧向立挡由横向加强板两端弯折而成,所述对接环由连续的纵向加强钢丝在橡胶带两端缠绕而成圈数相等的、均布的、可相互嵌合的圆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钢丝以“Z”形沿橡胶带纵向平行布置,嵌于橡胶带的橡胶材料之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滑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岳昭
申请(专利权)人:强岳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