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栅格饰面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725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间距固定且组装效率更高的木栅格饰面及其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木栅格饰面,包括竖直放置的木栅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木栅条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水平放置,所述木栅条两端的端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木栅条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木栅格饰面的加工工艺包括备料、拼装、加固、封顶、拆除木条棒等步骤。通过木栅两端的45°角倾斜的斜面和底面为斜面的安装槽相互配合,木栅条安装后的结构较为稳定,且定位准确,间距固定,同时采用这样的配合方式组装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栅格饰面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品及其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固定间距的木栅格饰面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计美学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客厅或酒店的装修中,经常会引入木栅格饰面用于点缀环境和美化空间,木栅格饰面既可以设置在墙体边上,也可以作为隔墙或屏风摆设,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与普通屏风相比,木栅格饰面较为庞大,能展示出高贵的气势。 传统的木栅格饰面所使用的木栅一般为普通的方形木条棒结构,需要在使用现场进行拼装,影响施工效率,木栅的两端是与侧面垂直的平面,当木栅较长时不够稳定,容易偏移,增加施工时的固定难度;此外,这类木栅结构的木栅格饰面,两个木栅之间的间距需要靠组装工人在拼装的同时边进行测量,也影响使用效率,同时也容易造成木栅格的大小不一致,影响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间距固定且组装效率更高的木栅格饰面及其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木栅格饰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栅格饰面,包括竖直放置的木栅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木栅条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水平放置,所述木栅条两端的端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木栅条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木栅条为实木板或空心胶合板。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的木栅格饰面还包括与天花板连接的上横板和与地板连接的下横板,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水平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 本专利技术木栅格饰面的加工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栅格饰面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出预定长度的木栅条、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所述木栅条竖直放置后,其两端的端面与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同时分别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等间距的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开口所处的平面呈45。角; S2:拼装,将所述下固定板水平固定放置,且其开设有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朝上,然后将所述木栅条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下固定板的安装槽内,并确保所述木栅条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相互贴合; S3:加固,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木栅条之间使用木条棒进行加固,两根所述木条棒之间相互交叉组成一个固定单元,每两根相邻的所述木栅条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单元; S4:封顶,将所述上固定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木栅条的上方,并确保所述上固定板上的安装槽与所述下固定板上的安装槽相互对应,同时将各根所述木栅条的另一端分别插入所述上固定板上相应的安装槽内; S5:拆除木条棒,将所述木条棒拆除,形成一段木栅格饰面。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I中还根据设计要求加工了上横板和下横板,在步骤S5中,拆除木条棒的同时,分别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安装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步骤SI至步骤S5在工厂中预制,还包括以下步骤: S6:现场组装,将步骤S5中获得的各段木栅格饰面作为木栅格饰面单元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整体的木栅格饰面,两个木栅格饰面单元之间的间距与每个所述木栅格饰面单元内两根相邻的木栅格的间距相同。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I中,所述木栅条的横截面呈“U”字形。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在步骤S6中,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木栅格饰面单元之间还安装有门套,并在所述门套的顶板上设置等间距的固定卡条,然后将所述木栅条锯成预定大小,安装在所述门套的顶板与所述上固定板之间,安装时将所述固定卡条插入锯短后的木栅条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木栅两端的端面设置成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的斜面,并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设置底面为斜面的安装槽,两者相互配合,木栅条安装后的结构较为稳定,且定位准确,间距固定,使得木栅条之间的间距更接近设计效果,同时采用这样的配合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组装方式,组装效率更高,且整个木栅格饰面可以分割为单元在工厂预制,然后再到施工现场组装,进一步提闻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木栅格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位置的破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木栅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木栅条与下固定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两木栅条之间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形成的木栅格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门套顶部木栅格饰面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木栅条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配合方式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木栅条;11-侧板; 12-方形条棒;13-遮挡部; 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 31-安装槽;4-上横板; 5-下横板;6-木条棒; 7-固定单元;8-门套; 9-固定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木栅格饰面,包括竖直放置的木栅条I以及用于固定木栅条I的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木栅条I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材质可以为实木板,也可以是空心胶合板,或者是塑料板,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木栅条I包括两个侧板11,以及设置在两个侧板11并和两个侧板11粘接在一起的方形条棒12,侧板11与方形条棒12共同围成一个中空的木栅条I。 如图1-图3所示,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水平放置。木栅条I两端的端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木栅条I的两个端面之间具有四个侧面,相对的两个侧面相互平行且大小和面积相同,以木栅条I面积较大的侧面为第一侧面,面积较小的侧面为第二侧面,在本实施例中,木栅条I的端面与第一侧面呈45°夹角,与第二侧面相互垂直。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上分别设置有与木栅条I的两端配合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 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的横截面都为方形,其横截面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木栅条I的横截面长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木栅格饰面还包括与天花板连接的上横板4和与地板连接的下横板5,上横板4和下横板5水平放置,其长度和横截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上横板4和下横板5分别与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固定连接。上横板4和下横板5与天花板和地板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上横板4直接与天花板固定连接,下横板5有多个相互粘接成预定形状后再与地板固定连接,并没有每个下横板5都直接与地板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木栅格饰面的加工工艺,如图1-图8所示,该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出预定长度的木栅条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上横板4以及下横板5,栅条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上横板4以及下横板5的长度也可以大于预定长度,在拼装步骤或进行后续其他步骤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此外,为了外观更加美观,木栅条I上的木纹走向最好与其长度方向一致,也即是如图1上箭头所示的方向。加工时将木栅条I长度方向两端的端面加工成与木栅条I面积较大的侧面倾斜设置的端面,并确保木栅条I竖直放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栅格饰面,包括竖直放置的木栅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木栅条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水平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栅条两端的端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木栅条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栅格饰面,包括竖直放置的木栅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木栅条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水平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栅条两端的端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木栅条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栅格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栅条为实木板或空心胶合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木栅格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天花板连接的上横板和与地板连接的下横板,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水平放置,且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4.一种木栅格饰面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备料,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出预定长度的木栅条、上固定板以及下固定板,所述木栅条竖直放置后,其两端的端面与与水平面呈45°角倾斜,同时分别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等间距的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开口所处的平面呈45°角; 52:拼装,将所述下固定板水平固定放置,且其开设有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朝上,然后将所述木栅条的一端依次插入所述下固定板的安装槽内,并确保所述木栅条的端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相互贴合; 53:加固,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木栅条之间使用木条棒进行加固,两根所述木条棒之间相互交叉组成一个固定单元,每两根相邻的所述木栅条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