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95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点是减振器总成是装设在后桥之后,其上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下端与后桥连接;在后桥后端横向连接有后拉杆;而减振器总成是位于后桥与后拉杆之间。其优点是减振器总成位于车架纵梁的内侧,装设在后桥之后,结构布置合理紧凑,降低成本,而且不占用轮罩空间,使车厢内的空间变大;减振器总成的上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下端与后桥连接,其倾斜角度小,受力状况好,减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后拉杆位于减振器总成的后方,其一端与后桥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使后拉杆能够做得更长,改善后悬架的运动性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整体桥式带后横向拉杆的汽车后悬架减振器的安装结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把减振 器装设在后横向拉杆的后方,这种方式的安装结构,减振器的倾斜角度比较大,因此减振器 在受垂直力的同时还受到比较大的横向作用力,使得减振器容易损坏。另一种方式是把减振 器装设在车架纵梁的外侧,这样会使得后轮包的体积增大,而使车厢内部的空间变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后悬架结构布置紧凑,车厢的内部空间变大,改 善减振器的受力情况,提高其寿命并充分发挥其性能的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减振器总成是装设在后桥之后,其上端与车架纵梁连 接,下端与后桥连接。为改善后悬架的性能,在后桥后端横向连接有后拉杆;而减振器总成是位于后桥与后拉杆之间。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减振器总成是位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内侧,不占用轮罩的空间,使车厢内的空间变的更大;所述的后拉杆位于减振器总成的后方,其一端与后桥连接,另一端 与车架纵梁连接,使后拉杆能够做得更长,改善后悬架的运动性能。本技术的优点是1、减振器总成位于车架纵梁的内侧,装设在后桥之后,结构布 置合理紧凑,降低成本,而且不占用轮罩空间,使车厢内的空间变大。2、减振器总成的上 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下端与后桥连接,其倾斜角度小,受力状况好,减振效果好,使用寿命 长。3、后拉杆位于减振器总成的后方,其一端与后桥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使后 拉杆能够做得更长,改善后悬架的运动性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螺旋弹簧与车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右视图。附图4是附图2的仰视图。附图5是本技术的安装结构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包括有下纵臂l、上纵臂2、下纵臂3、上纵臂4、后拉杆5、后桥6、螺旋弹簧7 、减振器总成8、车架纵梁9、下弹簧座IO、缓冲胶垫ll、上弹簧座12、橡胶衬套合件13、橡 胶衬套合件14、缓冲块15、后桥半轴管16、安装支架17、前端枢轴点18。减振器总成8是装设在后桥6之后,其上端与车架纵梁9连接,下端与后桥6连接。 所述的后桥6后端横向连接有后拉杆5;所述的减振器总成8是位于后桥6与后拉杆5之间所述的减振器总成8是位于所述车架纵梁9的内侧;为左右两根平行分别位于车架纵梁9 的内侧;减振器总成8的下端与安装在后桥6上向内伸进的减振器销上;所述的安装在后桥6 上向内伸进的减振器销是位于后桥的底部向内伸进。在图l、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减振器总成8位于所述车架纵梁9的内侧, 平行的装设在后桥6与后拉杆5之间,其上端与设在车架纵梁9上的减振器销连接,下端与焊 接在后桥6上的减振器销连接。两个螺旋弹簧7设在后桥6的前面与两下纵臂1、和3连接。后 拉杆5位于减振器总成8的后方,其一端与后桥6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9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器总成(8)是装设在后桥(6)之后,其上端与车架纵梁(9)连接,下端与后桥(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后桥(6)后端横向连接有后拉杆(5);所述的减振器总成(8)是位于后桥(6)与后拉杆 (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减振器总成(8)是位于所述车架纵梁(9)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减振器总成(8)为左右两根平行分别位于车架纵梁(9)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减振器总成(8)的下端与安装在后桥(6)上向内伸进的减振器销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安装在后桥(6)上向内伸进的减振器销是位于后桥的底部向内伸进。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后拉杆(5)位于减振器总成的后方,其一端与后桥(6)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9)连 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点是减振器总成是装设在后桥之后,其上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下端与后桥连接;在后桥后端横向连接有后拉杆;而减振器总成是位于后桥与后拉杆之间。其优点是减振器总成位于车架纵梁的内侧,装设在后桥之后,结构布置合理紧凑,降低成本,而且不占用轮罩空间,使车厢内的空间变大;减振器总成的上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下端与后桥连接,其倾斜角度小,受力状况好,减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后拉杆位于减振器总成的后方,其一端与后桥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纵梁连接,使后拉杆能够做得更长,改善后悬架的运动性能。文档编号B60G13/00GK201148112SQ20072020084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黄元毅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器总成(8)是装设在后桥(6)之后,其上端与车架纵梁(9)连接,下端与后桥(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