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转运及存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和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共用存储转运小车,包括移动台架上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面分别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架体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横梁,移动台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两端刹车盘的支撑块,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及支撑块可将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稳定的支撑起来,本装置集成了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及支撑块,从而可满足存储及转运多种类型的独立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转运及存储
,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和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共用存储转运小车,包括移动台架上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面分别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架体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横梁,移动台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两端刹车盘的支撑块,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及支撑块可将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稳定的支撑起来,本装置集成了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及支撑块,从而可满足存储及转运多种类型的独立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专利说明】汽车后轴总成存储转运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汽车零部件转运及存储
,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和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共用存储转运小车。
技术介绍
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汽车装配的独立和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要求进行存储及转运,这就需要设计一款专门的转运装置来解决独立和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存放问题。汽车的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的区别在于:简单的来说,独立悬架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而非独立悬架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横梁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上述的两种悬架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目前生产一款不同型号的独立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一般需要制作不同的转运装置来实施对后轴总成的装载及转运,用于装载独立悬架的后轴总成的转运装置与用于装载非独立悬架的后轴总成的转运装置不能通用,这样在汽车企业实际的生产中,用于制造专门的用于装载独立悬架或者非独立悬架的后轴总成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轴存储转运小车可以同时装载不同型号的独立及非独立悬架的后轴总成,减低实际的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后轴总成存储转运小车,包括移动台架上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面分别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架体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横梁,所述的移动台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两端刹车盘的支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的技术效果为:在移动台架上设置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分别将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架体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横梁,在移动台架上还设置有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两端刹车盘的支撑块,从而可将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稳定的支撑起来,本装置集成了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及支撑块,从而可满足存储及转运多种类型的独立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放置在本专利技术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放置在本专利技术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汽车后轴总成存储转运小车,包括移动台架10上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面分别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架体21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横梁31,所述的移动台架10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两端刹车盘22、32的支撑块40。 在移动台架10上设置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分别将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架体21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横梁31,在移动台架10上还设置有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两端刹车盘22、32的支撑块40,从而可将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稳定的支撑起来,本转运小车集成了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20成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及支撑块40,从而可满足存储及转运多种类型的独立或者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 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第二托块51、52,所述第一、第二托块51、52沿着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长度的垂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第二托块51、52的上端面用于托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架体21下端面,结合附图2所示,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架体21近似一矩形框架,第一、第二托块51、52可托撑住架体21的两侧框体,从而可实现对架体21的稳定支撑,在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架体21两端外侧设置两个支撑块40且与第一、第二托块51、52配合使用,可将立悬架后轴总成20有效稳定的托撑。 具体地,所述第一托块51沿着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第二托块51、52的上板面分别设置有卡槽511、521,所述卡槽511、521的槽口朝上且槽长方向与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长度方向平行,将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架体21卡置在卡槽511、521内,从而避免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从小车掉落。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托板61,所述托板61的板面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且与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横梁31贴靠,所述的托板61的倾斜式设置,托板61的板面形成对横梁31的限位及抵靠作用,配合两个支撑块40,从而可将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有效稳定的托撑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40设置两个,所述支撑块40的上设置有槽41,所述槽41的槽口向上且槽长方向与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槽41用于托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刹车盘22、32的下盘缘。 进一步地,移动台架10上还设置有两个拽臂托块70,所述拽臂托块70用于托撑邻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架体21两端拖拽臂23的下板面,两拽臂托块70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这样可避免对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伤害。 更进一步地,移动台架10上还设置有用于抵靠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减震器33的两个档板80,所述两挡板80分别邻近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两端外侧设置,两挡板80分别相邻近或远离布置。 为防止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重心失衡而翻转,所述两挡板80分别设置在两转动杆81上,所述两转动杆81的一端转动式设置在两立柱90上,两转动杆81的回转面竖直且回转轴与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两立柱90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91,所述限位板91的上板面分别与转动杆81的杆身贴合,使得转动杆81呈现270°的翻转,当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放置在小车上时,转动转动杆81,使得转动杆81杆端的挡板80抵靠在减震器33的侧壁上,从而可起到对减震器33的托撑,进而平衡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放置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轴总成存储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台架(10)上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面分别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架体(21)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横梁(31),所述的移动台架(10)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两端刹车盘(22、32)的支撑块(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轴总成存储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兀包括第一、第二托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轴总成存储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台架(10)上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第二支撑单元的上端面分别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的架体(21)及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的横梁(31),所述的移动台架(10)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独立悬架后轴总成(20)或非独立悬架后轴总成(30)两端刹车盘(22、32)的支撑块(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振学,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