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5551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4:02
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以加强螺栓与预埋套管的接触力,有效提高扣件的作用效果。该螺栓由钉头和钉杆构成,钉杆具有旋向相反的上螺纹段、下螺纹段,钉头则具有外螺纹段、内螺纹段,钉头内螺纹段和钉杆上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杆下螺纹段与预埋套管下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头外螺纹段与预埋套管上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以加强螺栓与预埋套管的接触力,有效提高扣件的作用效果。该螺栓由钉头和钉杆构成,钉杆具有旋向相反的上螺纹段、下螺纹段,钉头则具有外螺纹段、内螺纹段,钉头内螺纹段和钉杆上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杆下螺纹段与预埋套管下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头外螺纹段与预埋套管上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专利说明】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
本技术涉及铁路用扣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
技术介绍
扣件系统作为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之一,不仅铺设数量大,技术含量高,而且开发周期长,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研发与改进。随着我国铁路运量的增加,轴重不断提高,扣件的受力状态进一步加剧,尤其在重载地段,螺栓的松弛是影响扣件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尽管螺栓在安装时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但由于在列车冲击力的作用下,使得螺栓与预埋套管的接触面之间出现间隙,同时弹条的预紧力使螺栓有向外旋出的趋势。久而久之,螺栓便会发生松动现象。因此,对于螺栓的防松研究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以加强螺栓与预埋套管的接触力,有效提高扣件的作用效果。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技术的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该螺栓由钉头和钉杆构成,钉杆具有旋向相反的上螺纹段、下螺纹段,钉头则具有外螺纹段、内螺纹段,钉头内螺纹段和钉杆上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杆下螺纹段与预埋套管下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头外螺纹段与预埋套管上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自紧防松性能,可有效提高扣件系统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在现有的铁路用螺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加工即可完成;安装方便,安装时先将钉头上部旋入钉杆、然后再将钉杆旋入预埋套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技术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中钉头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中钉杆部分的立体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钉头1、钉杆2、预埋套管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技术的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由钉头I和钉杆2构成。参照图3,钉杆2具有旋向相反的上螺纹段、下螺纹段。参照图1和2,钉头I则具有外螺纹段、内螺纹段。参照图1,钉头I内螺纹段和钉杆2上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杆2下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下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头I外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上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即钉头I外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上内螺纹段的旋向相同,钉杆2下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下内螺纹段的旋向相同,且与钉头I外螺纹段的旋向相反,与钉头I上部内螺纹段的旋向相同。 参照图1,由于钉头I外螺纹段与钉杆2下螺纹段的旋向不同,当因外界震动可能引起螺栓产生朝某个方向旋动的趋势时,尽管钉头1、钉杆2其中之一会因此诱发松动的可能,但因为两者外螺纹段、下螺纹段与相应段预埋套管3匹配的上内螺纹段、下内螺纹段的旋向相反,故两者中的另一部分必定产生相反旋向的遏制趋势,从而达到自紧防松的目的。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该螺栓由钉头(I)和钉杆(2)构成,钉杆(2)具有旋向相反的上螺纹段、下螺纹段,钉头(I)则具有外螺纹段、内螺纹段,钉头(I)内螺纹段和钉杆(2)上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杆(2)下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下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头(I)外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上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文档编号】E01B9/10GK204059108SQ201420246237【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专利技术者】杨吉忠, 颜华, 杨捷 申请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路扣件系统用自紧式防松螺栓,其特征在于:该螺栓由钉头(1)和钉杆(2)构成,钉杆(2)具有旋向相反的上螺纹段、下螺纹段,钉头(1)则具有外螺纹段、内螺纹段,钉头(1)内螺纹段和钉杆(2)上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杆(2)下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下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钉头(1)外螺纹段与预埋套管(3)上内螺纹段形成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吉忠颜华杨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