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4817 阅读:7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包括手柄、加力杆和犁头,手柄位于加力杆的上端,犁头位于加力杆的下端,还包括连接杆和配重架,所述连接杆是由长臂、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依次连接构成的大开口弯钩,所述长臂与所述加力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犁头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上,且所述犁头的锋利端与短臂的延长线方向相同,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短臂的反向延长线上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省力的人工耙犁使用方便灵活,耕作非常省力,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包括手柄、加力杆和犁头,手柄位于加力杆的上端,犁头位于加力杆的下端,还包括连接杆和配重架,所述连接杆是由长臂、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依次连接构成的大开口弯钩,所述长臂与所述加力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犁头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上,且所述犁头的锋利端与短臂的延长线方向相同,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短臂的反向延长线上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本技术的省力的人工耙犁使用方便灵活,耕作非常省力,结构简单,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耕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
技术介绍
爬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早期耕地需要借助耕牛,利用耕牛对爬犁的牵拉和农民对爬犁的驾驶即可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耕地状况也有相应的改变,而且目前农家自养耕牛为数不多,对于小面积的地块再利用耕牛并不方便。对于小面积的地块可以用锄头刨地的方式,但是过于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使用方便灵活,耕作非常省力,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包括手柄、加力杆和犁头,手柄位于加力杆的上端,犁头位于加力杆的下端,还包括连接杆和配重架,所述连接杆是由长臂、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依次连接构成的大开口弯钩,所述长臂与所述加力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犁头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上,且所述犁头的锋利端与短臂的延长线方向相同,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短臂的反向延长线上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 采用配重架可以根据翻土的深浅需要加装一定量的物重,使用非常灵活,且与现有技术中锄头刨地的方式,耕作相对省力,且省时,也不需要借助耕牛,耕地更加方便灵活;连接杆与加力杆可拆卸连接,当犁头或者配重架损坏的时候,可以将连接杆、犁头和配重架一起更换掉,而手柄和加力杆还能够继续使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另外,整体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底部托板和顶部限位框,所述底部托板位于所述短臂的反向延长线上且所述底部托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短臂上,所述顶部限位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上,另一端通过竖向连接板与所述底部托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这种配重架的构成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托板呈长条状,所述底部托板的其中一条长边朝所述顶部限位框弯折延伸形成竖向侧板,所述竖向连接板还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上。这种结构非常简单,从而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且可以将物体限制在配重架内,防止物体掉落,有利于省力耕作,保证耕作的顺利。 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托板的另一条长边设有朝所述顶部限位框延伸的挡片。这种结构也非常简单,从而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且还可以进一步将物体限制在配重架内,防止物体掉落,有利于省力耕作,保证耕作的顺利。 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犁头是弯曲犁头,所述犁头的曲面采用半螺旋犁体曲面,所述犁头的接近所述竖向侧板的一侧向接近所述挡片的一侧低斜,所述挡片的上端为尖锐端。这种犁头的结构简单,且翻土质量好,能够适合广泛的作业速度,而挡片的尖锐端是当土与挡片接触时,可以将土刺碎,不需要进一步碎土工作,使用方便。 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托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短臂上,所述竖向连接板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和底部托板上,所述顶部限位框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竖向连接板和弧形过渡臂上,所述犁头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上,所述挡片和竖向侧板与所述底部托板一体成型。采用焊接工艺固定的方式以及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操作简单,从而成本低。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的省力的人工耙犁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杆、配重架和犁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2,所述的省力的人工耙犁包括手柄1、加力杆2、连接杆3、配重架4和犁头5。所述手柄I位于加力杆2的上端,所述手柄I与所述加力杆2 —体成型,从而制造方便,节省成本,所述手柄I与所述加力杆2选用不易生锈的材质,从而使用时间长,降低成本。所述连接杆3、配重架4和犁头5均位于加力杆2的下端,且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加力杆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犁头5和配重架4均固定在所述连接杆3上。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杆3是由长臂31、弧形过渡臂32和短臂33依次连接构成的大开口弯钩。所述长臂31与所述加力杆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犁头5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32和短臂33上,且所述犁头5的锋利端与短臂33的延长线方向相同,所述配重架4位于所述短臂33的反向延长线上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3上。 所述配重架4包括相互平行的底部托板41和顶部限位框42,所述底部托板41位于所述短臂33的反向延长线上且所述底部托板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短臂33上,所述顶部限位框4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32上,另一端通过竖向连接板43与所述底部托板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这样通过顶部限位框42的限位和底部托板41的承托,使得配重架4可以放置重物,如砖块、石头等等。所述底部托板41呈长条状。所述底部托板41可以在其中一条长边朝所述顶部限位框42弯折延伸形成竖向侧板44,从而可以对配重架4内放置的重物进行限位,防止其掉落,有利于省力耕作,能够保证耕作的顺利。所述竖向连接板43还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44上。所述底部托板41还可以在另一条长边设有朝所述顶部限位框42延伸的挡片45,从而可以进一步对配重架4内放置的重物进行限位,防止其掉落,有利于省力耕作,能够保证耕作的顺利。所述挡片45的上端为尖锐端,从而当土与挡片45接触时,可以将土刺碎,不需要进一步碎土工作,使用方便。所述挡片45和竖向侧板44与所述底部托板41 一体成型,而所述底部托板4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短臂33上,所述竖向连接板4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竖向侧板44和底部托板41上,所述顶部限位框4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竖向连接板43和弧形过渡臂32上,从而制造方便,成本低。 所述犁头5是弯曲犁头,所述犁头5的曲面采用半螺旋犁体曲面,从而翻土质量好,能够适合广泛的作业速度。所述犁头5的接近所述竖向侧板44的一侧向接近所述挡片45的一侧低斜,从而可以方便将土推向旁边。所述犁头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32和短臂33上,工艺简单,从而制造方便,成本低。 使用时,在需耕种的地方将犁头5的锋利端贴伏地面,在配重架4上装一定量的重物,然后双手握住手柄1,使劲拉动,即可完成耕地的工作。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包括手柄、加力杆和犁头,手柄位于加力杆的上端,犁头位于加力杆的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和配重架,所述连接杆是由长臂、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依次连接构成的大开口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省力的人工耙犁,包括手柄、加力杆和犁头,手柄位于加力杆的上端,犁头位于加力杆的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和配重架,所述连接杆是由长臂、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依次连接构成的大开口弯钩,所述长臂与所述加力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犁头固定在所述弧形过渡臂和短臂上,且所述犁头的锋利端与短臂的延长线方向相同,所述配重架位于所述短臂的反向延长线上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安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优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