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471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3:29
一种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具有:座椅靠背框架;负荷承受部件,其设于所述座椅靠背上,在车身侧壁由于侧面撞击而向车室移动时与所述车身侧壁抵接而受到冲击负荷。所述负荷承受部件具有:水平部,其横向延伸;倾斜部,其从所述水平部的外端向斜外侧上方延伸设置;弯曲部,其设于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倾斜部之间,作为凹曲缘而分别形成内缘和外缘。所述弯曲部外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和所述弯曲部内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在所述弯曲部内相互交叉。根据上述负荷传递构造,应力容易集中在弯曲部,抑制在倾斜部中途的纵向弯曲。其结果,负荷承受部件不在倾斜部纵向弯曲变形,而在弯曲部弯曲变形,负荷承受部件的能量吸收量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具有:座椅靠背框架;负荷承受部件,其设于所述座椅靠背上,在车身侧壁由于侧面撞击而向车室移动时与所述车身侧壁抵接而受到冲击负荷。所述负荷承受部件具有:水平部,其横向延伸;倾斜部,其从所述水平部的外端向斜外侧上方延伸设置;弯曲部,其设于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倾斜部之间,作为凹曲缘而分别形成内缘和外缘。所述弯曲部外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和所述弯曲部内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在所述弯曲部内相互交叉。根据上述负荷传递构造,应力容易集中在弯曲部,抑制在倾斜部中途的纵向弯曲。其结果,负荷承受部件不在倾斜部纵向弯曲变形,而在弯曲部弯曲变形,负荷承受部件的能量吸收量增大。【专利说明】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设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负荷承受部件承受车身从侧方受到的冲击负荷的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a load transfer structure against a side impact)。
技术介绍
已知有利用设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负荷承受部件承受由于车辆的侧面撞击(sideimpact)而产生的冲击负荷后向车室内部传递的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下述专利文献I公开有这样的负荷传递构造。在上述负荷传递构造中,在车身侧壁受到冲击负荷而向车室内部移动时,冲击负荷从由钢管构成的负荷承受部件(load receiving member)经由中心管道向相反侧的车身侧壁传递(分散)并被整个车身吸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827号公报 在上述负荷传递构造中,设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负荷承受部件具有水平部、从水平部的外端向斜上方延伸设置的倾斜部。通过使倾斜部向斜上方延伸设置,倾斜部的外端配设成很好地承受冲击负荷的高度。由倾斜部的外端承受的冲击负荷(侧面撞击的动能)如上所述地被整个车身吸收。但是,在上述负荷传递构造中,在弯曲部设有钢板制的加强板,为了进行冲击负荷传递而提高负荷承受部件的弯曲刚性。因此,在负荷承受部件受到冲击负荷时,位于被加强的弯曲部的外侧的倾斜部会纵向弯曲变形。若倾斜部纵向弯曲变形,则不能够传递冲击负荷并被整个车身吸收,支柱向车室内的进入量变大而使能量吸收量减少。另外,即使在负荷传递过程中负荷承受部件自身弯曲变形也吸收能量。但是,若负荷承受部件不弯曲变形而纵向弯曲变形的话,支柱向车室内的进入量变大而使负荷承受部件的能量吸收量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能够增大在受到侧面撞击产生的冲击负荷时,设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负荷承受部件的能量吸收量。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荷传递构造,其为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其具有:座椅靠背框架;负荷承受部件,其设于所述座椅靠背上,在车身侧壁由于侧面撞击而向车室移动时与所述车身侧壁抵接而受到冲击负荷,所述负荷承受部件具有:水平部,其横向延伸;倾斜部,其从所述水平部的外端向斜外侧上方延伸设置;弯曲部,其设于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倾斜部之间,作为凹曲缘而分别形成有内缘及外缘,所述弯曲部外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和所述弯曲部内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在所述弯曲部内相互交叉。另外,在此所谓的“外(outer(outward)) ”是指从车身中心线向车身侧壁的方向/相对于车身中心线为车身侧壁侦U。即,“车身侧壁由于侧面冲击而向车室的移动”为车身侧壁向内侧的移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左半部分的后面图(车身为剖面图); 图2是表示上述负荷传递构造的负荷传递部件的主要部分的后面图; 图3是图1的II1-1II线剖面图; 图4是侧面撞击时的车身的左半部分的后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图4中,仅表示车身左侧,以下的说明也仅对车身左侧进行。但是,车身右侧也对称地具有相同的构造。 如图1所示,在车身I的地板3上经由座椅滑动机构7安装有座椅5。座椅5在座椅滑动机构7上可前后地移动。在座椅5的横向外侧(laterally outer side)(在图1中为左侧)上下地延伸设有作为车身I的侧部(side wall)的一部分的中心支柱(centerpillar)9。在中心支柱9的如方具有如门,在中心支柱9的后方具有后丨]或后侧板。 在前面板3的侧缘接合有侧框11,中心支柱9从侧框11的上面向上方延伸设置。侧框 11 具有内框(inner sill) 13、外框(outer sill) 15 以及加强件(reinforcement) 17?加强件17固定在内框13与外框15之间。在前面板3的横向内侧(laterally inner side)(在图1中为右侧)的地板中央部形成有向上方隆起的中心管道(center tunnel) 3a0 座椅5仅由其框架部件(grame members)表不,对外表材料(fabric materials)及缓冲材料(cush1n materials)不作表示。座椅5具有座椅靠背框架19和座垫框架21。座椅靠背框架19通过倾斜机构23相对于座垫框架21可前后摆动。 座椅靠背框架19具有上边部(upper lateral member) 19a、下边部(lowerlateral member) 19b、将上边部19a及下边部19b的内端连接的内侧边部(inner verticalmember) 19c、将上边部19a及下边部19b的外端连接的外侧边部(outer verticalmember)19d。 在座椅靠背框架19的后方下部安装有作为负荷承受部件(load receivingmember)的负荷传递部件(load transfer member) 25?负荷传递部件25具有横向延伸的水平部(horizontal port1n) 25a、从水平部25a的外端向斜外侧上方延伸设置的倾斜部(inclined port1n) 25b0水平部25a和倾斜部25b构成的角度Θ为钝角。 负荷传递部件25由板状部件(planar member)构成。板状部件既可以为单纯的平板(flat panel),也可以为在表面设有压花或肋的波状板(wavy panel)。 水平部25a的下缘25al与座椅靠背框架19的下边部19b重合,并且从其上缘25a2向横向内侧突出的突出端部25a3与座椅靠背框架19的内侧边部19c的下部重合,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9上。 水平部25a 的横向外端(laterally outer end) 25a4 的下侧缘(lower sideedge)25a5比座椅靠背框架19的外侧边部19d更靠横向内侧,并且,比坐在座椅5上的乘员M的胸部的横向外侧的端部Ma更靠横向外侧。下侧缘25a5向倾斜部25b的下缘延伸。 倾斜部25b的上端在座椅靠背框架19的外侧边部19d的上下中央的稍下方与向横向外侧延伸的上端水平部25c连续。上端水平部25c与座椅靠背框架19的外侧边部19d重合,固定在座椅靠背框架19上。上端水平部25c比座椅靠背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荷传递构造,其为侧面撞击负荷传递构造,其中,具有:座椅靠背框架;负荷承受部件,其设于所述座椅靠背上,在车身侧壁由于侧面撞击而向车室移动时与所述车身侧壁抵接而受到冲击负荷,所述负荷承受部件具有:水平部,其横向延伸;倾斜部,其从所述水平部的外端向斜外侧上方延伸设置;弯曲部,其设于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倾斜部之间,作为凹曲缘而分别形成有内缘及外缘,所述弯曲部外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和所述弯曲部内侧的与所述凹曲缘的两端连续的直线缘构成的角度的二等分线在所述弯曲部内相互交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太治富田达三樱井正人相良聪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