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装置,包括一基座、一用于支撑一电子装置的支撑件及一设于该基座与支撑件之间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一设有一驱动齿轮的马达、一可由该驱动齿轮来驱动的齿轮组合及一控制该马达的控制器,该齿轮组合包括一固定于该支撑件的连接轴,该控制器控制该马达转动,该驱动齿轮驱动该齿轮组合使该连接轴旋转。该支架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该马达转动,该马达的驱动齿轮驱动该齿轮组合,使该连接轴旋转,进而带动该支撑件旋转,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体机(AIO)包括一具有一显示屏的主体及与支撑该主体的一支架装置。该支架装置包括一基座及一支撑件,该支撑件的一端支撑该主体,该支撑件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枢接于该基座。该支架装置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旋转该支撑件,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支架装置。一种支架装置,包括一基座、一用于支撑一电子装置的支撑件及一设于该基座与支撑件之间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一设有一驱动齿轮的马达、一可由该驱动齿轮来驱动的齿轮组合及一控制该马达的控制器,该齿轮组合包括一固定于该支撑件的连接轴,该控制器控制该马达转动,该驱动齿轮驱动该齿轮组合使该连接轴旋转,该齿轮组合包括一第一齿轮组、一第二齿轮组及一第三齿轮组,该第一齿轮组包括一固定于该连接轴中部的一大齿轮,该第二齿轮组包括一转轴、固定于该转轴的一端并啮合于该第一齿轮组的大齿轮的一小齿轮及一固定于该转轴的另一端的大齿轮,该第三齿轮组包括一枢轴、固定于该枢轴一端并啮合于该第二齿轮组的大齿轮的一小齿轮及一固定于该枢轴的另一端的大齿轮,该驱动齿轮啮合于该第三齿轮组的大齿轮,该支撑件连接于该连接轴的两端。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该马达转动,该马达的驱动齿轮驱动该齿轮组合,使该连接轴旋转,进而带动该支撑件旋转,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支架装置包括一驱动机构。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视图。图3是图1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的视图。图5是图2的立体组装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支架装置100基座20壳体22底板221前侧板223固定孔224通孔226驱动机构40第一安装架41定位板411、421第一支撑板412第二支撑板413第三支撑板414轴承415、425轴承盖416、426安装孔4121、4131、4231、4241、4141、4232通孔4112、4212第二安装架42第四支撑板423第五支撑板424齿轮组合43第一齿轮组431连接轴4312大齿轮4314、4335、4355定位部4315第二齿轮组433转轴4331枢轴4351小齿轮4333、4353第三齿轮组435马达45固定架451本体452驱动轴453驱动齿轮455控制器46按钮462导线463支撑件60连接板62第一连接块64第二连接块66定位孔67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支架装置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基座20、一驱动机构40及一支撑件60,支撑件60用于支撑一电子装置(图中未示),如显示器或者一体机。该基座20包括一壳体22。该壳体22包括一底板221及自该底板221的前侧边垂直向上延伸的一前侧板223。该底板221后侧的中部开设若干固定孔224。该前侧板223的一端开设若干通孔226。该驱动机构40包括一第一安装架41、一第二安装架42、一齿轮组合43、一马达45及一控制器46。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该第一安装架41包括一定位板411、自该定位板411的一侧垂直向上延伸的一第一支撑板412、凸设于该第一支撑板412的内侧的下部的一第二支撑板413、设于第二支撑板413的内侧的下部的一第三支撑板414、三个轴承415及两个轴承盖416。该第一支撑板412的顶端中部开设一安装孔4121,其中一轴承415收容于该安装孔4121内且对应的轴承盖416固定于该第一支撑板412的顶端而将该轴承415固定。该第二支撑板413的顶端中部开设一安装孔4131,其中一轴承415收容于该安装孔4131内且对应的轴承盖416固定于该第二支撑板413的顶端而将该轴承415固定。该第三支撑板414的上部开设一安装孔4141,其中一轴承415固定于该安装孔4141内。该定位板411四周开设若干通孔4112。该第二安装架42包括一定位板421、自该定位板421的中部垂直向上延伸的一第四支撑板423、一凸设于该第四支撑板423内侧的下部的T形的第五支撑板424、三个轴承425及两个轴承盖426。该第四支撑板423的顶端中部开设一安装孔4231,该第四支撑板423下部的一侧开设一安装孔4232。该第五支撑板424顶端中部开设一安装孔4241。该三个轴承425分别收容于安装孔4231、4241及4232内,该两轴承盖426分别固定于第四支撑板423及第五支撑板424的顶端而将轴承425固定。该定位板421的四周开设若干通孔4212。该齿轮组合43包括一第一齿轮组431、一第二齿轮组433及一第三齿轮组435。该第一齿轮组431包括一连接轴4312及一固定于该连接轴4312中部的一大齿轮4314。该连接轴4312于大齿轮431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部4315。该第二齿轮组433包括一转轴4331、固定于该转轴4331的一端并啮合于该第一齿轮组431的大齿轮4314的一小齿轮4333及一固定于该转轴4331另一端的大齿轮4335。该第三齿轮组435包括一枢轴4351、固定于该枢轴4351一端并啮合于该第二齿轮组433的大齿轮4335的一小齿轮4353及一固定于该枢轴4351另一端的大齿轮4355。该马达45包括一固定架451、一固定于该固定架451上的本体452、一设于该本体452一端的驱动轴453及一固定于该驱动轴453上的驱动齿轮455。该控制器46包括若干按钮462及两电性连接于该马达45的导线463。该支撑件60概呈H形,其包括一连接板62、自连接板62的第一侧的两端垂直向外凸设相对的两第一连接块64及自该连接板62的第二侧的两端朝远离第一连接块64的一侧垂直延伸相对的两第二连接块66。该两第一连接块64开设两相对的定位孔67。请参阅图5,组装时,将齿轮组合43放置于该第一安装架41与第二安装架42之间,使该第一安装架41的第二支撑板413朝向该第二安装架42的第五支撑板424。将第一齿轮组431的连接轴4312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板412上的轴承415及第四支撑板423上的轴承425,使该连接轴4312的定位部4315卡固于对应的轴承415。将第二齿轮组433的转轴4331的两端分别卡固于该第二支撑板413上的轴承415及第五支撑板424上的轴承425。将第三齿轮组435的枢轴4351的两端分别卡固于该第三支撑板414上的轴承415及第四支撑板423下部的轴承425。将该第一、第二安装架41、42放置于该基座20的底板221后侧的中部,使该第三齿轮组435的大齿轮4355邻近该基座20的前侧板223。若干螺丝穿过该第一、第二安装架41、42的定位板411、421的通孔4112、4212,锁固于该底板221上对应的固定孔224内。将该马达45放置于该底板221上,使该马达45的驱动齿轮455啮合于该第三齿轮组435的大齿轮4355。若干销钉穿过该马达45的固定架451,锁固于该底板221,从而将该马达45固定于该底板221上。将控制器46的按钮462自该壳体22内穿过该前侧板223的通孔226,并将该控制器46固定于该壳体22内。再将第一齿轮组431的连接轴4312置于该支撑件60的该两第一连接块64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装置,包括一基座、一用于支撑一电子装置的支撑件及一设于该基座与支撑件之间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一设有一驱动齿轮的马达、一可由该驱动齿轮来驱动的齿轮组合及一控制该马达的控制器,该齿轮组合包括一固定于该支撑件的连接轴,该控制器控制该马达转动,该驱动齿轮驱动该齿轮组合使该连接轴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装置,包括一基座、一用于支撑一电子装置的支撑件及一设于该基座与支撑件之间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一设有一驱动齿轮的马达、一可由该驱动齿轮来驱动的齿轮组合及一控制该马达的控制器,该齿轮组合包括一固定于该支撑件的连接轴,该控制器控制该马达转动,该驱动齿轮驱动该齿轮组合使该连接轴旋转,该齿轮组合包括一第一齿轮组、一第二齿轮组及一第三齿轮组,该第一齿轮组包括一固定于该连接轴中部的一大齿轮,该第二齿轮组包括一转轴、固定于该转轴的一端并啮合于该第一齿轮组的大齿轮的一小齿轮及一固定于该转轴的另一端的大齿轮,该第三齿轮组包括一枢轴、固定于该枢轴一端并啮合于该第二齿轮组的大齿轮的一小齿轮及一固定于该枢轴的另一端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磊,荆效忠,谢宜庭,李光曜,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