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军专利>正文

汽车强力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41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由固定联接在一起的稳固件和弹性缓冲体组成,稳固件的上表面即与汽车底盘的接触面为平面结构,弹性缓冲体的下表面即与汽车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相对的表面为平面结构。该汽车强力缓冲器固定在汽车底盘的横梁处,当重载时可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摆臂,提高摆臂的寿命,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汽车扭力杠类避振器重载时的缓冲减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减振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底盘的扭力杠类避振器的摆臂之间的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
技术介绍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的配有扭力杠类避振器的汽车,在汽车的底盘与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之间,没有采取任何减振措施,底盘存在轻载与重载时不能相互协调兼顾的问题当扭力杠的弹力调整到轻载相适应的状态时,重载时会出现车身过低,车轮与车身易出现相互磨擦的现象,汽车行驶过程中也易出现托底现象;当扭力杠的弹力调整到与重载相适应的状态时,会导致轻载时避振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于汽车底盘上的缓冲器,能克服汽车扭力杠类避振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有效防止摆臂与底盘之间的相互碰撞、磨擦,保护避振器,延长避振器的寿命。本技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它固定安装于汽车的底盘的横梁上且位于汽车底盘与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之间,该汽车缓冲器由固定联接在一起的稳固件和弹性缓冲体组成,所述的稳固件的上表面即与汽车底盘的接触面为一平面结构,弹性缓冲体的下表面即与汽车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相对的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的稳固件为中空结构,其外形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台、棱柱、棱台或截面为不规则图形的柱状结构的一种。上述的稳固件可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台、棱柱、棱台或截面为不规则图形的柱结构的一种。所述的稳固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其外形为楔形,上、下表面之间成0--30°的锐角。上述任一项中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其弹性缓冲体为弹性材料如橡胶、工业橡胶、硅胶或弹性塑料中的一种材料所制成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台、棱柱、棱台或截面为不规则图形的柱结构的一种。所述的弹性缓冲体也可以采用螺旋压缩弹簧、板簧、碟形弹簧、环形弹簧中的一种,在弹簧的与汽车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相对的一端固定有弹性橡胶垫。本技术所提供的上述结构的汽车强力缓冲器,稳固件采用刚性材料,将整个稳固件做成中空式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其重量;稳固件与弹性缓冲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为螺接、粘接、铆接等多种形式;如果弹性缓冲体采用弹簧的话,将弹簧与摆臂相对的一端固连弹性橡胶垫,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弹簧与摆臂之间产生磨擦、强烈碰撞;当稳固件采用楔形结构时,将厚度较小的一端安装于朝向摆臂的一侧。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是上述结构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固定安装于汽车底盘的横梁上,将扭力杠避振器的弹力调整到轻载时相适应的位置,这样在轻载时其缓冲力由扭力杠单独作用,有很好的避振效果;当重载时,由于扭力杠的摆臂压缩到一定位置时与本技术所设计的汽车强力缓冲器的弹性缓冲体相接触,此时的缓冲力变为扭力杠与弹性缓冲体共同作用,达到重载时相适应的缓冲力,有效地起到缓冲作用,保护避振器从而延长其寿命。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可用于扭力杠类避振器的缓冲减振。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汽车扭力杠类避振器的工作情况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它固定安装于图1所示的汽车底盘的横梁3上且位于汽车底盘的横梁3与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4之间。该缓冲器由稳固件1和弹性缓冲体2组成。稳固件1用刚性金属材料制成,外形为长方体状结构;其上、下表面为平面板状结构;其余侧面为框架结构,使得整个稳固件为中空的框架结构。弹性缓冲体2为弹性橡胶材料所制成的圆柱体结构。弹性缓冲体2的下表面即与汽车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4相对的表面为平面结构,将稳固件1及弹性缓冲体2固定联接在一起便形成本实施例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它使用时固定安装于如图1所示的汽车底盘的横梁3上且位于汽车底盘的横梁3与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4之间。该强力缓冲器由固联在一起的稳固件1和弹性缓冲体2组成。稳固件1由刚性金属材料制成为中空的圆台状结构,其表面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板制成且其上底面大于下底面。弹性缓冲体为金属制圆锥状螺旋压缩弹簧,弹簧的与汽车扭力杠摆臂相对的一端固定有弹性橡胶垫5。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的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固定安装于图1所示的汽车底盘的横梁3上且位于汽车底盘横梁3与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4之间。该汽车强力缓冲器由固联在一起的稳固件1和弹性缓冲体2组成。弹性缓冲体2为弹性橡胶材料所制成的长方体结构。稳固件1的外形为中空式楔状结构,由刚性金属材料制成。其外形结构等同于在长方体结构的基础上将上表面截为斜面而形成的结构,其上、下表面之间成15°的角。该稳固件1的上、下表面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板,其余各侧面为框架式平面结构。稳固件1的上、下表面形状与弹性缓冲体2的上顶面形状相似且略大于弹性缓冲体2的上顶面。其上表面的金属板中部设有沿其厚度方向的螺纹孔,以便通过螺纹连接将缓冲器固定于汽车底盘的横梁上;其下表面的四周向下延伸形成与弹性缓冲体2相适配的卡槽,对弹性缓冲体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稳固件1与弹性缓冲体2固定联接在一起即可。使用时,将该汽车强力缓冲器的楔形稳固件厚度较小的一端安装于靠近摆臂一侧。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它固定安装于汽车的底盘的横梁上且位于汽车底盘与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之间,该汽车强力缓冲器由固定联接在一起的稳固件和弹性缓冲体组成,所述的稳固件的上表面即与汽车底盘的接触面为一平面结构,弹性缓冲体的下表面即与汽车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相对的表面为平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固件为中空的结构,其外形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台、棱柱、棱台或截面为不规则图形的柱状结构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固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台、棱柱、棱台或截面为不规则图形的柱结构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固件的外形为楔形,上、下表面之间成0--30°的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体为弹性材料如橡胶、工业橡胶、硅胶或弹性塑料中的一种材料所制成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台、棱柱、棱台或截面为不规则图形的柱结构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强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体为螺旋压缩弹簧、板簧、碟形弹簧、环形弹簧中的一种,在弹簧的与汽车扭力杠摆臂相对的一端固定有弹性橡胶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由固定联接在一起的稳固件和弹性缓冲体组成,稳固件的上表面即与汽车底盘的接触面为平面结构,弹性缓冲体的下表面即与汽车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相对的表面为平面结构。该汽车强力缓冲器固定在汽车底盘的横梁处,当重载时可起到缓冲作用,有效保护摆臂,提高摆臂的寿命,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本技术可用于汽车扭力杠类避振器重载时的缓冲减振。文档编号B60G7/00GK2759818SQ200420092038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军 申请人:李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强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它固定安装于汽车的底盘的横梁上且位于汽车底盘与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之间,该汽车强力缓冲器由固定联接在一起的稳固件和弹性缓冲体组成,所述的稳固件的上表面即与汽车底盘的接触面为一平面结构,弹性缓冲体的下表面即与汽车扭力杠避振器的摆臂相对的表面为平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