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又增专利>正文

高速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589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56
高速密封装置,主要解决高速转轴的低成本密封问题,其结构包括转轴,轴承,密封圈,密封端盖和叶扇轮,所述的转轴上自内向外依次套有轴承,密封圈,密封端盖和叶扇轮,所述的轴承位于箱体的轴孔中,密封圈套在密封端盖内挡在轴孔外侧,叶扇轮位于密封端盖外侧的转轴上,叶扇轮的叶片紧靠在密封端盖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将转轴带动叶扇轮高速转动的方式,通过叶扇轮的离心抽真空作用,使箱体内的气体不断从轴孔缝隙中向外逸出,借助气流阻止灰尘的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高速转轴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转轴的密封多采用多级密封圈结构,但由于密封圈与转轴存在运动摩擦,较松的密封圈无法达到高级别的密封效果,而较紧的密封圈寿命较短,转轴的转速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因此在高速转轴上实现密封效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密封装置,主要解决高速转轴的低成本密封问题。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速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转轴,轴承,密封圈,密封端盖和叶扇轮,所述的转轴上自内向外依次套有轴承,密封圈,密封端盖和叶扇轮,所述的轴承位于箱体的轴孔中,密封圈套在密封端盖内挡在轴孔外侧,叶扇轮位于密封端盖外侧的转轴上,叶扇轮的叶片紧靠在密封端盖上。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将转轴带动叶扇轮高速转动的方式,通过叶扇轮的离心抽真空作用,使箱体内的气体不断从轴孔缝隙中向外逸出,借助气流阻止灰尘的进入。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腔,2箱体,3转轴,4轴承,5密封圈,6密封端盖,7叶扇轮。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高速密封装置,其结构包括转轴3,轴承4,密封圈5,密封端盖6和叶扇轮7,所述的转轴3上自内向外依次套有轴承4,密封圈5,密封端盖6和叶扇轮7,所述的轴承4位于箱体2的轴孔中,密封圈5套在密封端盖6内挡在轴孔外侧,叶扇轮7位于密封端盖6的外侧的转轴3上,叶扇轮7的叶片紧靠在密封端盖6上。 转轴3高速转动时,带动叶扇轮7同步转动,由于叶扇轮7叶片的离心作用,会将气体从密封端盖6与转轴3之间的缝隙中抽出,从而使箱体2内的气压略高于叶扇轮7区域的气压,形成单向气流,由于绝大多数设备的箱体2不是绝对密封的,因此会有持续的气流通过缝隙向外逸出,本专利技术借助不断逸出的气体来阻止灰尘向箱体2内散布,基于该结构,密封端盖6与密封圈7的内径尺寸可以相对加大,减少与转轴3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改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速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转轴,轴承,密封圈,密封端盖和叶扇轮,所述的转轴上自内向外依次套有轴承,密封圈,密封端盖和叶扇轮,所述的轴承位于箱体的轴孔中,密封圈套在密封端盖内挡在轴孔外侧,叶扇轮位于密封端盖外侧的转轴上,叶扇轮的叶片紧靠在密封端盖上。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密封装置,其特征是,其结构包括转轴,轴承,密封圈,密封端
盖和叶扇轮,所述的转轴上自内向外依次套有轴承,密封圈,密封端盖和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又增沈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王又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