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4568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贝母15-20、柚子皮12-18、黄精10-15、蚕豆花8-16、百合7-14、龙脷叶5-10、麦冬14-22、丝瓜花15-20、胖大海10-15、玉竹5-10、桔梗12-18、玄参16-24、甘草18-26、金荞麦9-17、马勃6-12、青黛10-15、紫菀5-10、前胡22-28、木蝴蝶15-20、枇杷核17-23、海蛤壳11-19、葶苈子5-10、蔊菜5-10、胡颓子叶10-15。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颗颗粒冲剂各中草药成分相互协同作用,起到清热解毒、疏风散寒、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扶正祛邪的功效,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以从根本上治愈外邪侵犯于肺引起的咳嗽痰多,无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咳嗽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外邪侵犯于肺引起咳嗽,咯痰,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此类咳嗽的中药疗效差,治疗效果不佳,无法达到标本兼职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外邪侵犯于肺引起的咳嗽多痰效果显著,疗效快,标本兼治,无任何毒副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贝母15-20、柚子皮12-18、黄精10-15、蚕豆花8-16、百合7-14、龙脷叶5-10、麦冬14-22、丝瓜花15-20、胖大海10-15、玉竹5-10、桔梗12-18、玄参16-24、甘草18-26、金荞麦9-17、马勃6-12、青黛10-15、紫菀5-10、前胡22-28、木蝴蝶15-20、枇杷核17-23、海蛤壳11-19、葶苈子5-10、蔊菜5-10、胡颓子叶10-15。    优选地,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贝母18、柚子皮16、黄精12、蚕豆花14、百合11、龙脷叶8、麦冬18、丝瓜花16、胖大海12、玉竹8、桔梗16、玄参20、甘草22、金荞麦13、马勃9、青黛12、紫菀7、前胡26、木蝴蝶17、枇杷核21、海蛤壳16、葶苈子8、蔊菜7、胡颓子叶12。    本专利技术的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柚子皮、蚕豆花、百合、青黛、紫菀混合均匀,粉碎,过100-150目筛,加3-5倍量的80%乙醇溶液,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将湿润的物料均匀铺平,在功率为650-750W的微波下处理20-30s,微波处理后的物料加12-16倍量水,蒸馏,加热回流1-2h,收集蒸馏液,萃取挥发油,待用;    (2)取川贝母、黄精、龙脷叶、桔梗、金荞麦、枇杷核、海蛤壳、蔊菜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0-15倍,煎沸2-2.5h,第2次加水8-12倍,煎沸1.5-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加85%乙醇溶液使含醇量为45-55%,搅匀,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取稠膏,加入1/2-1/3量的步骤(1)制得的挥发油以及适量的辅料,搅匀,制粒,干燥,待用;    (3)取余下中药材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80-120目筛,加4-8倍量的70%乙醇溶液按渗漉法提取,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取稠膏,加入余下步骤(1)制得的挥发油以及适量的辅料,搅匀,制粒,干燥,待用;    (4)将步骤(2)制得的颗粒与步骤(3)制得的颗粒混合均匀,喷入少许柠檬味香精,密闭放置24-48h,装袋即得成品。用法与用量: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颗颗粒冲剂各中草药成分相互协同作用,起到清热解毒、疏风散寒、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扶正祛邪的功效,疗效显著,见效快,可以从根本上治愈外邪侵犯于肺引起的咳嗽痰多,无任何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川贝母18、柚子皮16、黄精12、蚕豆花14、百合11、龙脷叶8、麦冬18、丝瓜花16、胖大海12、玉竹8、桔梗16、玄参20、甘草22、金荞麦13、马勃9、青黛12、紫菀7、前胡26、木蝴蝶17、枇杷核21、海蛤壳16、葶苈子8、蔊菜7、胡颓子叶12。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柚子皮、蚕豆花、百合、青黛、紫菀混合均匀,粉碎,过100目筛,加4倍量的80%乙醇溶液,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将湿润的物料均匀铺平,在功率为700W的微波下处理25s,微波处理后的物料加14倍量水,蒸馏,加热回流1.5h,收集蒸馏液,萃取挥发油,待用;    (2)取川贝母、黄精、龙脷叶、桔梗、金荞麦、枇杷核、海蛤壳、蔊菜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12倍,煎沸2h,第2次加水10倍,煎沸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加85%乙醇溶液使含醇量为50%,搅匀,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取稠膏,加入1/3量的步骤(1)制得的挥发油以及适量的辅料,搅匀,制粒,干燥,待用;    (3)取余下中药材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100目筛,加6倍量的70%乙醇溶液按渗漉法提取,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取稠膏,加入余下步骤(1)制得的挥发油以及适量的辅料,搅匀,制粒,干燥,待用;(4)将步骤(2)制得的颗粒与步骤(3)制得的颗粒混合均匀,喷入少许柠檬味香精,密闭放置48h,装袋即得成品。用法与用量: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服。典型病例:    病例1:蔡某,女,35岁,2012年4月12日初诊。患者咳嗽半月余,一直未曾服药治疗。咳嗽日剧,时有喘息,咳痰不爽,遂来我处求治。观其面白乏力,咳声重浊,连声不息。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口唇干燥,胸闷纳呆。辨为外感风热,肺气壅滞。非清热化滞、宣发肺气难以止咳。于是给服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冲剂,冲服一周后,咳止无痰,精神好转,痊愈。病例2:何某,男,58岁,2011年10月16日初诊。咳嗽、痰多,基本上不过三月发作一次,已2年余,此次患者于5天前患病,西医药治疗无效而来我处就诊,观患者面色萎黄,体瘦,咳嗽痰多,神疲乏力,纳差,舌淡,苔白腻,脉濡滑,辨为属痰湿犯肺、脾虚体弱,治宜扶正祛邪,化痰止咳。于是给服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冲剂,服药7天后咳嗽咳痰明显减轻,精神好转,继服10天后,咳嗽止,不适症状消失,随访半年咳嗽未再复发。    病例3:付某,女,36岁,2012年8月8日初诊。诉咳嗽10余天。10天前,因空调过凉而感冒,始头痛流涕喷嚏,静点头孢哌酮加地塞米松针等3天,咳嗽咳痰反而逐渐加重,又输液3天并服用不少药物,仍无效,遂来我处就诊。刻诊:精神差,频发咳嗽咳痰,痰稍粘稠,色黄绿。咳嗽严重时则出现喘息,心下有胀满感,头胀痛;畏空调凉气,见凉咳嗽加重,手足凉。无发热,无头晕,无身痛,正常出汗,无口苦咽干,无恶心呕吐,心烦,口干渴而饮水多,纳可,因咳喘较频而难以入眠,大便溏,日1次,小便黄。舌暗胖大,舌边齿痕瘀斑,舌苔黄腻水滑。脉细,寸浮弱,关尺沉弦。辨证:少阴太阴阳明合病。病机:外感寒邪,勾动里饮,饮瘀化热,饮气上逆。于是给服本专利技术中药颗粒冲剂,服用10天后咳嗽明显减轻,稠痰明显减少,继服10天后,诸症消失,痊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贝母15‑20、柚子皮12‑18、黄精10‑15、蚕豆花8‑16、百合7‑14、龙脷叶5‑10、麦冬14‑22、丝瓜花15‑20、胖大海10‑15、玉竹5‑10、桔梗12‑18、玄参16‑24、甘草18‑26、金荞麦9‑17、马勃6‑12、青黛10‑15、紫菀5‑10、前胡22‑28、木蝴蝶15‑20、枇杷核17‑23、海蛤壳11‑19、葶苈子5‑10、蔊菜5‑10、胡颓子叶10‑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贝母15-20、柚子皮12-18、黄精10-15、蚕豆花8-16、百合7-14、龙脷叶5-10、麦冬14-22、丝瓜花15-20、胖大海10-15、玉竹5-10、桔梗12-18、玄参16-24、甘草18-26、金荞麦9-17、马勃6-12、青黛10-15、紫菀5-10、前胡22-28、木蝴蝶15-20、枇杷核17-23、海蛤壳11-19、葶苈子5-10、蔊菜5-10、胡颓子叶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贝母18、柚子皮16、黄精12、蚕豆花14、百合11、龙脷叶8、麦冬18、丝瓜花16、胖大海12、玉竹8、桔梗16、玄参20、甘草22、金荞麦13、马勃9、青黛12、紫菀7、前胡26、木蝴蝶17、枇杷核21、海蛤壳16、葶苈子8、蔊菜7、胡颓子叶12。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咳化痰的中药颗粒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柚子皮、蚕豆花、百合、青黛、紫菀混合均匀,粉碎,过100-150目筛,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丹舟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罗斯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