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455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底部的“凸”形培育器皿,框架内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浇注系统,所述的移动浇注系统包括支架、喷头、输送平台、电机、滚珠丝杠,和滚珠丝杠螺母,输送平台纵向水平固定连接在框架的顶部,输送平台内设有导向槽,电机伸入至导向槽内并与滚珠丝杠相连,横向水平设置的支架通过滚珠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相连,支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框架的两侧,喷头连接在支架上并置于“凸”形培育器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循环浇注系统对大棚内的蔬菜进行浇注,提高大棚的浇注效率;而且能够把浇注过程中浪费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起到节约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的作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蔬菜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瓜果蔬菜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如何增加蔬菜的产量就成为了现如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大棚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对大棚内的蔬菜进行浇注,在浇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所以设计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就显得尤为重要,使大棚通过循环浇注系统不仅能够提高浇注的效率,而且能够把浪费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CN 103109700 A号公开了一种联栋大棚,其结构包括主支架、副支架、通风窗口、连接横杆、排水槽、出水口、大棚棚顶和卷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支架设置在大棚的两端,其通过连接横杆与副支架连接,所述的副支架设置两个大棚棚顶连接处,所述的通风窗口设置在大棚的两侧,所述的排水槽分别设置在主支架、副支架上,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排水槽的两端,所述的卷膜装置设置在副支架的两侧,其上端设置在大棚棚顶上,下端与连接横杆连接。此设计在浇注的过程中无法把浪费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其无法起到节约成本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循环浇注系统对大棚内的蔬菜进行浇注,提高大棚的浇注效率;提供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结构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底部的“凸”形培育器皿,框架内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浇注系统,所述的移动浇注系统包括支架、喷头、输送平台、电机、滚珠丝杠,和滚珠丝杠螺母,输送平台纵向水平固定连接在框架的顶部,输送平台的侧面开设有通槽,电机伸入至通槽内并与滚珠丝杠相连,横向水平设置的支架通过滚珠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相连,支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框架的两侧,喷头连接在支架上并置于“凸”形培育器皿的上方。进一步:所述的“凸”形培育器皿的两侧设有导流槽,导流槽的底部设有出液孔,出液孔通过导流管与储液箱相连,导流管上设有砂滤器,储液箱通过出液管与喷头相连,出液管上设有抽液泵。又进一步:所述的支架的两端设有球型滑块,框架的侧面设有导向槽,支架通过球型滑块滑动连接在框架的导向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循环浇注系统对大棚内的蔬菜进行浇注,提高大棚的浇注效率;而且能够把浇注过程中浪费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起到节约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的作用;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支架与框架顶部相连的移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架与框架侧面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框架,2为支架,4为输送平台,5为喷头,6为“凸”形培育器皿,7为导流槽,8为导流管,9为砂滤器,10为储液箱,11为电机,13为通槽,14为滚珠丝杠,15为滚珠丝杠螺母,16为出液管,17为导向槽,18为球型滑块,19为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底部的“凸”形培育器皿6,框架1内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浇注系统,所述的移动浇注系统包括支架2、喷头5、输送平台4、电机11、滚珠丝杠14,和滚珠丝杠螺母15,输送平台4纵向水平固定连接在框架1的顶部,输送平台4内的侧面开设有通槽13,电机11伸入至通槽13内并与滚珠丝杠14相连,横向水平设置的支架2通过滚珠丝杠螺母15与滚珠丝杠14相连,支架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框架1的两侧,喷头5连接在支架2上并置于“凸”形培育器皿6的上方。当需要对位于“凸”形培育器皿6内的蔬菜进行浇注时先向喷头5内充水利用喷头5进行浇注,在充水的过程中启动电机11,使电机11带着滚珠丝杠14旋转,滚珠丝杠螺母15在滚珠丝杠14旋转的过程中由于螺纹的配合会沿着滚珠丝杠14移动,支架2在滚珠丝杠螺母15带动下也会发生纵向的水平移动,从而扩大喷头5的浇注范围,提高其的浇注效率。如图1所示的“凸”形培育器皿6的两侧设有导流槽7,导流槽7的底部设有出液孔,出液孔通过导流管8与储液箱10相连,导流管8上设有砂滤器9,储液箱10通过出液管16与喷头5相连,出液管16上设有抽液泵17。当需要进行浇注时,启动抽液泵17把储液箱10内的水输送进喷头5内并通过喷头5进行浇注;在利用喷头5进行浇注的过程中,部分的水会进入导流槽7,从导流槽7底部的出液孔通过出液管16重新流入储液箱10内;在水进入储液箱10前会先通过砂滤器9进行过滤,防止杂质流入储液箱10。本设计能够把浇注过程中浪费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起到节约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的作用。如图3所示的支架2的两端设有球型滑块18,框架1的侧面设有导向槽19,支架2通过球型滑块18滑动连接在框架1侧面的导向槽19内。当支架2在滚珠丝杠螺母15带动下进行纵向水平移动时,支架2通过两端的球型滑块18在框架1侧面的导向槽19内滑动,导向槽19不仅能够对支架提供导向的作用使其水平移动;并且还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其能够水平地连接在框架1内。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底部的“凸”形培育器皿(6),其特征在于:框架(1)内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浇注系统,所述的移动浇注系统包括支架(2)、喷头(5)、输送平台(4)、电机(11)、滚珠丝杠(14),和滚珠丝杠螺母(15),输送平台(4)纵向水平固定连接在框架(1)的顶部,输送平台(4)内的侧面开设有通槽(13),电机(11)伸入至通槽(13)内并与滚珠丝杠(14)相连,横向水平设置的支架(2)通过滚珠丝杠螺母(15)与滚珠丝杠(14)相连,支架(2)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框架(1)的两侧,喷头(5)连接在支架(2)上并置于“凸”形培育器皿(6)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循环浇注系统的大棚,包括框架(1)和设置在框架(1)
底部的“凸”形培育器皿(6),其特征在于:框架(1)内的顶部连接有移动
浇注系统,所述的移动浇注系统包括支架(2)、喷头(5)、输送平台(4)、
电机(11)、滚珠丝杠(14),和滚珠丝杠螺母(15),输送平台(4)纵向水
平固定连接在框架(1)的顶部,输送平台(4)内的侧面开设有通槽(13),
电机(11)伸入至通槽(13)内并与滚珠丝杠(14)相连,横向水平设置的
支架(2)通过滚珠丝杠螺母(15)与滚珠丝杠(14)相连,支架(2)的两
端分别滑动连接在框架(1)的两侧,喷头(5)连接在支架(2)上并置于“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陵口镇郑店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