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俊龙专利>正文

粉底液喷雾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529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底液喷雾罐,包括耐压瓶和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一端伸入所述耐压瓶的导管,且其伸入所述耐压瓶的一端设置有双联气液混合阀,所述导管另一端的外壁为阶梯状,所述双联气液混合阀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且能够将气液混合输送至导管中;密封套设在所述耐压瓶瓶口处的环形支撑件,所述导管穿过环形支撑件;位于所述环形支撑件远离耐压瓶的一侧的按压喷头,所述按压喷头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阶梯状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按压喷头内部具有与导管的上端连通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的末端为喇叭喷口。该粉底液喷雾罐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粉底上妆时较费时费力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妆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粉底液喷雾罐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上妆时,一般使用粉扑将粉状的颗粒拍到脸上,并利用粉扑将脸上的粉状的颗粒拍匀,以此实现粉底的上妆。然而,如此人们需要长时间的拍打脸上的粉状颗粒,较费时费力。而且,即使长时间拍打也很难将粉状颗粒拍至十分均匀,使得人们粉底的上妆均匀度不够。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人们粉底上妆时较费时费力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底液喷雾罐,该粉底液喷雾罐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粉底上妆时较费时费力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底液喷雾罐,包括耐压瓶和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一端伸入所述耐压瓶的导管,且其伸入所述耐压瓶的一端设置有双联气液混合阀,所述导管另一端的外壁为阶梯状,所述双联气液混合阀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且能够将气液混合输送至导管中;密封套设在所述耐压瓶瓶口处的环形支撑件,所述导管穿过环形支撑件;位于所述环形支撑件远离耐压瓶的一侧的按压喷头,所述按压喷头的内壁与所述导管的阶梯状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按压喷头内部具有与导管的上端连通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的末端为喇叭喷口。优选地,上述粉底液喷雾罐中,所述导管的端部与过渡通道之间还具有过渡腔。优选地,上述粉底液喷雾罐中,所述喇叭喷口的延伸方向与耐压瓶的高度方向垂直设置。优选地,上述粉底液喷雾罐中,所述导管的内径为1mm,所述过渡通道的内径为1mm,所述喇叭喷口的最小直径为0.35mm,所述喇叭喷口的最大直径为1mm。优选地,上述粉底液喷雾罐中,还包括罩设在按压喷头外部的塑料盖帽。优选地,上述粉底液喷雾罐中,所述耐压瓶的底部向靠近瓶口的方向凹进。优选地,上述粉底液喷雾罐中,所述耐压瓶为铝瓶。优选地,上述粉底液喷雾罐中,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外表面具有凹槽,所述按压喷头的底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本技术提供的粉底液喷雾罐,包括耐压瓶和喷雾组件,其中喷雾组件包括导管、双联气液混合阀和环形支撑件。其中,导管的一端伸入耐压瓶内,并且导管伸入耐压瓶的一端安装有双联气液混合阀,即按压导管向下时双联气液混合阀的通道开启,双联气液混合阀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能够将气液混合输送至导管中。导管另一端的外壁为阶梯状且顶端的外径最小。环形支撑件密封且固定套设在耐压瓶瓶口处,且导管穿过环形支撑件。按压喷头位于环形支撑件远离瓶身的一侧,并且按压喷头的内壁与导管的的阶梯状外壁过盈配合以此实现按压喷头与导管相对固定。按压喷头内部具有与导管的端部连通的过渡通道,过渡通道的末端为喇叭喷口。其中按压喷头与环形支撑件之间应该具有间隙,如此按压按压喷头时,按压喷头和导管共同向下移动,实现双联气液混合阀的通道开启。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粉底液喷雾罐时,可以将粉底液置于耐压瓶中并在粉底液上方填充高压空气,必要时可以在双联气液混合阀的液体通道进口处连接吸管,吸管的一端伸入粉底液中另一端与液体通道连通。与现有技术中的双联气液混合阀相同,双联气液混合阀应该具有阀芯和复位弹簧,当按压导管向下时,复位弹簧被压缩,此时阀芯作用使得双联气液混合阀的通道开启。当松开时,复位弹簧伸缩,此时阀芯作用使得双联气液混合阀的通道关闭。如此当需要上妆时,只需轻摇该粉底液喷雾罐是粉底液均匀后,按压按压喷头使得按压喷头和导管均向下移动,此时粉底液和高压空气均进入双联气液混合阀并在其中混合,形成固定压力的粉底液喷雾进而经按压喷头的喇叭口喷出至脸部,不用拍拭直接晾干即可得到完美的脸部妆容。该粉底液喷雾罐喷出的粉底液喷雾在双联气液混合阀中混合的较均匀,因此喷出后不必再进行人工涂匀,较省事省力,而且均匀度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粉底液喷雾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1-塑料盖帽、2-按压喷头、21-喇叭喷口、22-过渡通道、23-过渡腔、3-导管、4-环形支撑件、5-双联气液混合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底液喷雾罐,该粉底液喷雾罐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们粉底上妆时较费时费力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粉底液喷雾罐,包括耐压瓶和喷雾组件,其中喷雾组件包括导管3、双联气液混合阀5和环形支撑件4。其中,导管3的一端伸入耐压瓶内,并且导管3伸入耐压瓶的一端安装有双联气液混合阀5,即按压导管3向下时双联气液混合阀5的通道开启,双联气液混合阀5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能够将气液混合输送至导管3中。导管3另一端的外壁为阶梯状且顶端的外径最小。环形支撑件4密封且固定套设在耐压瓶瓶口处,且导管3穿过环形支撑件4。按压喷头2位于环形支撑件4远离瓶身的一侧,并且按压喷头2的内壁与导管3的的阶梯状外壁过盈配合以此实现按压喷头2与导管3相对固定。按压喷头2内部具有与导管3的端部连通的过渡通道22,过渡通道22的末端为喇叭喷口21。其中按压喷头2与环形支撑件4之间应该具有间隙,如此按压按压喷头2时,按压喷头2和导管3共同向下移动,实现双联气液混合阀5的通道开启。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粉底液喷雾罐时,可以将粉底液置于耐压瓶中并在粉底液上方填充高压空气,必要时可以在双联气液混合阀5的液体通道进口处连接吸管,吸管的一端伸入粉底液中另一端与液体通道连通。与现有技术中的双联气液混合阀5相同,双联气液混合阀5应该具有阀芯和复位弹簧,当按压导管3向下时,复位弹簧被压缩,此时阀芯作用使得双联气液混合阀5的通道开启;当松开时,复位弹簧伸缩,此时阀芯作用使得双联气液混合阀5的通道关闭。如此当需要上妆时,只需按压按压喷头2使得按压喷头2和导管3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底液喷雾罐,包括耐压瓶和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组件包括:一端伸入所述耐压瓶的导管(3),且其伸入所述耐压瓶的一端设置有双联气液混合阀(5),所述导管(3)另一端的外壁为阶梯状,所述双联气液混合阀(5)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且能够将气液混合输送至导管(3)中;密封套设在所述耐压瓶瓶口处的环形支撑件(4),所述导管(3)穿过环形支撑件(4);位于所述环形支撑件(4)远离耐压瓶的一侧的按压喷头(2),所述按压喷头(2)的内壁与所述导管(3)的阶梯状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按压喷头(2)内部具有与导管(3)连通的过渡通道(22),所述过渡通道(22)的末端为喇叭喷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底液喷雾罐,包括耐压瓶和喷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
组件包括:
一端伸入所述耐压瓶的导管(3),且其伸入所述耐压瓶的一端设置有双
联气液混合阀(5),所述导管(3)另一端的外壁为阶梯状,所述双联气液
混合阀(5)具有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且能够将气液混合输送至导管(3)中;
密封套设在所述耐压瓶瓶口处的环形支撑件(4),所述导管(3)穿过
环形支撑件(4);
位于所述环形支撑件(4)远离耐压瓶的一侧的按压喷头(2),所述按
压喷头(2)的内壁与所述导管(3)的阶梯状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按压喷
头(2)内部具有与导管(3)连通的过渡通道(22),所述过渡通道(22)
的末端为喇叭喷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底液喷雾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
的端部与过渡通道(22)之间还具有过渡腔(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林俊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