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448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包括框架、水平导轨装置、射头、吹气罩以及中间连接组件,水平导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活动导轨安装于上压头上,第一固定导轨和第二固定导轨安装于框架上,射头连接于第一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吹气罩连接于第二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上压头位于顶部初始位置时,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依次首尾相邻并且水平接平;中间连接组件连接射头和吹气罩,能够简化设备机械机构与管线布置,降低电气控制难度,优化该套机构的垂直动作,提升设备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头和吹气罩机构,具体涉及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
技术介绍
在上压式制芯机中,为了实现设备的射砂与吹气功能,要求设备射头与吹气罩在射砂工位往复水平移动,以及伴随设备上压机构上下升降运动。在以往的制芯机中,设备射头与吹气罩升降主要采用复位油缸复位方式,参见图1,如其中的图例所示,设备上部包括:框架10,下部水平导轨11,射头121,第一升降导向机构122,第一移动小车123,吹气罩131,第二升降导向机构132,第二移动小车133,上机架141,升降液压油缸142,上压头143,第一复位油缸151,第二复位油缸152。水平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移动小车123与第二移动小车133在框架10上的水平移动导向机构11上左右水平运动,实现设备射头121与吹气罩131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往复水平移动。在中间工作位置时,射头121在第一复位油缸151,吹气罩131在第二复位油缸152的驱动下下降,而后,安装于上机架141上的制芯机上压头143再下降以提供足够的合模力,而后设备进行射砂或吹气,待设备射砂或吹气完成后,制芯机上压头143上升,射头121和吹气罩131在第一复位油缸151和第二复位油缸152的驱动下上升,回到初始位置。在以往设备机构中,采用复位油(气)缸复位中的技术缺陷有:1.采用复位油(气)缸驱动实现射头和吹气罩的上下运动,使设备上部射头移动小车和吹气罩移动小车机构中增加上下驱动导向机构,增加设备机械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设备管线布置的困难性。2.采用复位油(气)缸驱动实现射头和吹气罩的上下运动,增加了设备的驱动元器件以及控制元器件,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增加了控制难度。3.当设备要求射头或吹气罩上下升降行程很长时,此时设备复位缸行程就需要很长,为了安装设备复位缸,要求设备上部机械结构空间很高,浪费设备空间,以及机械零部件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能够简化设备机械机构与管线布置,降低电气控制难度,优化该套机构的垂直动作,提升设备可靠性。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包括框架、水平导轨装置、射头以及吹气罩,所述框架设置于上压头机构的下方,所述上压头机构包括上机架、安装于所述上机架上的升降液压油缸以及驱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液压油缸的上压头,所述水平导轨装置包括分别水平安装的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所述活动导轨安装于上压头上,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和第二固定导轨安装于所述框架上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上压头的两侧,所述射头通过第一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所述吹气罩通过第二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所述上压头位于顶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依次首尾相邻并且水平接平;所述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还包括中间连接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射头和吹气罩之间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第三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导轨装置上,所述连接架的射头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竖直导轨,所述连接架的吹气罩一侧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竖直导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通过第一导向部件移动连接并且水平限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中,所述第二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导向部件移动连接并且水平限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驱动连接于水平驱动装置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竖直导轨和第二竖直导轨均设置为C形导槽,所述第一导向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均设置为T形滑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竖直导轨和第一导向部件构成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竖直导轨和第二导向部件构成直线导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水平导轨采用平行设置的一平面导轨和一V形导轨,或平行设置的两V形导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均设置为悬挂滚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采用平行设置的两根平面导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均设置为悬挂滚轮,并且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均设置有侧面导向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该结构取消复位油缸结构,简化射头及吹气罩移动小车结构,简化管路。2.原有技术射头及吹气罩的动作与上压机构的动作通过不同的控制阀实现上下升降,动作控制难度大,对控制要求极高,否则容易造成结构损坏或影响砂芯质量,而本技术中通过结构设计,射头及吹气罩升降动作直接由上压机构实现,减小控制难度,动作平稳,精度高。3.本技术对于射头或吹气罩提升行程很大的场合适用性较原有技术好。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上压头位于上部初始位置时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上压头位于上部初始位置时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公开的上压头位于上部初始位置时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的A-A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公开的上压头位于下移位置时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公开的上压头位于下移位置时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公开的上压头位于下移位置时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的A-A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0、框架;11、下部水平导轨;121、射头;122、第一升降导向机构;123、第一移动小车;131、吹气罩;132、第二升降导向机构;133、第二移动小车;141、上机架;142、升降液压油缸;143、上压头;151、第一复位油缸;152、第二复位油缸;20、框架;211、第一固定导轨;212、活动导轨;213、第二固定导轨;221、射头;222、第一悬挂滚轮移动小车;231、吹气罩; 232、第二悬挂滚轮移动小车;241、上机架;242、升降液压油缸;243、上压头;251、连接架;252、第三悬挂滚轮;2531、第一C形导槽;2532、第一T形滑块;2541、第二C形导槽;2542、第二T形滑块;26、水平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2-图7,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包括框架20、一水平导轨装置、一射头221以及一吹气罩231,框架20设置于上压头机构的下方,该上压头机构包括上机架241、安装于上机架241上的一升降液压油缸242以及驱动连接于升降液压油缸242的一上压头243,上述框架包括位于上压头243一侧下方的第一框架部分和位于上压头243另一侧下方的第二框架部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包括框架、水平导轨装置、射头以及吹气罩,所述框架设置于上压头机构的下方,所述上压头机构包括上机架、安装于所述上机架上的升降液压油缸以及驱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液压油缸的上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轨装置包括分别水平安装的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所述活动导轨安装于上压头上,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和第二固定导轨安装于所述框架上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上压头的两侧,所述射头通过第一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所述吹气罩通过第二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所述上压头位于顶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依次首尾相邻并且水平接平;所述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还包括中间连接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射头和吹气罩之间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第三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导轨装置上,所述连接架的射头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竖直导轨,所述连接架的吹气罩一侧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竖直导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通过第一导向部件移动连接并且水平限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导轨中,所述第二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导向部件移动连接并且水平限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导轨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压型射芯机的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包括框架、水平导轨装置、射头以及吹气罩,所述框架设置于上压头机构的下方,所述上压头机构包括上机架、安装于所述上机架上的升降液压油缸以及驱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液压油缸的上压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导轨装置包括分别水平安装的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所述活动导轨安装于上压头上,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和第二固定导轨安装于所述框架上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上压头的两侧,所述射头通过第一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所述吹气罩通过第二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或活动导轨上,所述上压头位于顶部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导轨、活动导轨以及第二固定导轨依次首尾相邻并且水平接平;
所述穿梭式射头及吹气罩机构还包括中间连接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射头和吹气罩之间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第三移动部件悬挂移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导轨装置上,所述连接架的射头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竖直导轨,所述连接架的吹气罩一侧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竖直导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通过第一导向部件移动连接并且水平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直良顾海兵王鼎铭徐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