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内悬架,其设置有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车体侧构件(90),以及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包括固定到轮胎/车轮组件(10)上的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70),所述车体侧构件支撑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70),使得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70)可以沿在基本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滑动轴线X滑动以及绕所述滑动轴线旋转,所述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70)的滑动而动作。所述轮内悬架包括:联接构件(60),其将所述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与所述车体侧构件联接,以及根据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70)的所述滑动而旋转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轮内悬架,其中,悬架部件中的主要部分被布置在 车轮内。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 JP-A-10-338009中描述了这样的轮内 悬架。在此公布中描述的轮内悬架包括支撑车轮的轮毂。车轮主要包括轮 辐和轮辋。轮辋具有参考宽度和参考直径。轮内悬架包括定义出轮毂旋转 轴线的轮架以及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引导轮架相对于支撑构件沿轴向的 运动。支撑构件包括用于将支撑构件装配到车辆的底盘的装配装置。轮架 通过细长的单杆装配到引导构件,并且按照引导构件的引导滑动。轮架被 防止在滑动轴线上旋转。轮架被装配到杆的两端。轮内悬架包括用于支撑 通过支撑构件传递到轮架的车辆负载的装置。轮架、杆和引导构件沿由参 考直径定义的直径被容纳在车轮中。轮架、杆和引导构件被容纳在具有圆 筒形状的有限空间中,其中,该圆筒的沿轮架、杆和引导构件的轴向延伸 的表面中的一个由车轮的轮辐定义,并且另一表面由与轮辋接触的虚拟表 面定义。为了保证车轮的稳定性,当轮胎/车轮组件颠簸/反弹时改变轮胎/车轮 组件的前束角是有效的。在上述结构中,转向机构被设置,并且轮胎/车轮 组件可以被转向。但是,当轮胎/车轮组件颠簸/弹跳时,轮胎/车轮组件可 能实际上仅沿滑动轴移动。除非利用转向机构执行转向操作(即,除非驾 驶者操作方向盘,或者除非在使用主动后轮转向(ARS)的情况下致动器 被致动),当轮胎/车轮组件颠簸/弹跳时轮胎/车轮组件的前束角不会改 变。即使在这样的结构中,支撑构件可以通过连杆装配到车体,使得当轮胎/车轮组件颠簸/回弹时轮胎/车轮组件的前束角改变。但是,在这样的情 况下,需要设置较长的连杆,以便获得所需特性的前束角改变。这妨碍了 悬架的尺寸减小和车厢空间的增大,导致轮内悬架的优点的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内悬架,其可以在轮胎/车轮组件颠簸/弹 跳时改变轮胎/车轮组件的前束角而不减小轮内悬架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轮内悬架,其设置有轮胎/车轮组件侧构 件,车体侧构件,以及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轮胎/ 车轮组件侧构件包括固定到轮胎/车轮组件上的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 所述车体侧构件支撑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使得所述轮胎/车轮组 件支撑构件可以沿在基本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滑动以及绕所述旋转 轴线旋转,所述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轮胎/车轮 组件支撑构件的滑动而动作。所述轮内悬架还包括联接构件,联接构件将 所述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与所述车体侧构件联接,以及根据所述轮胎/车 轮组件支撑构件的所述滑动而旋转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轮内悬架,其设置有轮胎/车轮组件侧构 件,旋转支撑构件,车体侧构件,以及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 一个,所述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包括固定到轮胎/车轮组件上的轮胎/车轮 组件支撑构件,所述旋转支撑构件支撑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使得 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可以绕在基本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 转,所述车体侧支撑构件支撑所述旋转支撑构件,使得所述旋转支撑构件 可以沿在基本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滑动轴线滑动但不能绕所述滑动轴线旋 转,所述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旋转支撑构件的 滑动而动作。所述轮内悬架还包括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将所述轮胎/车 轮组件支撑构件与所述车体侧构件联接,以及根据所述旋转支撑构件的所 述滑动而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所述联接构件可以包括第一臂,其由所述车体侧构件可旋转地支 撑;第二臂,其由所述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可旋转地支撑;以及联接部分,其将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联接,使得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可 以彼此相对旋转。而且,所述第一臂的枢轴线和所述第二臂的枢轴线彼此 不平行。所述第一臂的所述枢轴线可以被设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第二 臂的所述枢轴线可以被设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臂的所述枢轴线倾斜,使得所 述第一臂的所述枢轴线和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枢轴线之间的距离向上并且朝 向所述车辆的前方不断增大。所述第一臂的所述枢轴线可以被设为与所述旋转轴线垂直,所述第二 臂的所述枢轴线可以被设为相对于所述第一臂的所述枢轴线倾斜,使得所 述第一臂的所述枢轴线和所述第二臂的所述枢轴线之间的距离向上并且朝 向所述车辆的内侧不断增大。前束角调节机构可以被设置到所述联接构件。在此情况下,所述前束 角调节机构可以由致动器驱动。所述前束角调节机构可以包括球接头和偏心凸轮,并且所述球接头和 所述偏心凸轮可以被如此布置,使得所述球接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偏心凸 轮的旋转轴线重合。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衰减元件可以被同轴地布置,并且所述弹簧元件 和所述衰减元件的轴线与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可以 是不平行并且非共面的。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衰减元件的所述轴线可以被设为相对于所述轮胎/ 车轮组件支撑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倾斜,使得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衰减元 件的所述轴线和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向 上和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面不断增大,并且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衰减元件的 所述轴线被设为处于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轮内悬架,其设置有旋转支撑机构,滑动 支撑机构,以及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旋转支撑机 构经由旋转构件支撑轮胎/车轮组件,使得所述轮胎/车轮组件可以绕方向 盘操作方向旋转,所述滑动支撑机构经由滑动构件支撑所述轮胎/车轮组 件,使得所述轮胎/车轮组件可以相对于车体在基本垂直的方向上滑动,所述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滑动构件的滑动而动 作,所述轮内悬架包括联接构件,所述联接构件将所述旋转支撑机构与所 述滑动支撑机构联接,限制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以及根据所述滑动构件 的所述滑动而旋转所述旋转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当轮胎/车轮组件颠簸/弹跳时可以改变轮胎/车轮组件的 前束角的轮内悬架。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附图,根据下面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以上 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清楚,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 或者相应的部分,并且其中图1图示了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轮内悬架的主要部分的结 构的侧视图2图示了沿图1的线I-I所取的剖视图3图示了示出联接构件60的透视图4图示了用于描述当轮胎/车轮组件颠簸/弹跳时前束角改变的原理 的视图5图示了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轮内悬架的主要部分的结 构的侧视图6图示了沿图5的线V-V所取的剖视图7图示了当从车辆的侧面观察时的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 改进实例的轮内悬架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剖视阁;图7B图示了当从车辆的后面观察时的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改进实例的轮内悬架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8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前束角调节机构30的放大的剖视图9图示了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轮内悬架的主要部分的侧 视图10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前束角调节机构30的放大的剖视图;以及图IIA和IIB分别图示了弹簧50/减震器52的轴线X2和架70的旋转 轴线X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内悬架,其设置有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车体侧构件,以及弹簧元件和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所述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包括固定至轮胎/车轮组件的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所述车体侧构件支撑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使得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可以沿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滑动并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弹簧元件和所述衰减元件两者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的滑动而动作,所述轮内悬架包括:联接构件,其将所述轮胎/车轮组件侧构件与所述车体侧构件联接,并根据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的所述滑动使所述轮胎/车轮组件支撑构件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正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