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向具有电容屏的其他设备发送数据,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接地;导电件,安装在壳体上,导电件与电容屏接触时二者之间导通;开关,安装在壳体中,开关连接导电件和接地,用于控制导电件与接地之间连接的通断,且导电件与接地之间接通时导电件与电容屏之间可传递电流;第一模块,安装在壳体中,输出数据;第二模块,安装在壳体中,连接第一模块和连接开关,用于接收数据以及控制开关的打开或闭合,以控制导电件与电容屏之间传递断续的电流,通过电流的通断向电容屏传递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终端设备在接触到其他设备的电容屏时,通过电容屏向其他设备传输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硬件平台以及操作系统的变革,触控操作已经成为用户与终端设备最主要的交互方式之一,其快捷方便的操作特点,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体验。目前,不论是平板计算机、手机,还是大屏幕的一体计算机,都普遍采用了触控技术。 基于电容屏实现的触控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触控技术。通常情况下,用户通过手指接触电容屏,电容屏上存在一定的电场,由于人体接地,所以电容屏会向手指传输很小的电流,基于对电流的分析可确定手指的接触位置。 目前触控技术的局限性在于,能够用于对人体等接地的导体在电容屏上的触碰位置进行定位,但是还不能利用电容屏接收其他设备传输的数据,电容屏与其他设备之间难以导通,且电流由电容屏流出,流出的电流必然不能将其他设备数据的数据传递给电容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容屏触控技术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终端设备,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终端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该终端设备接触具有触摸屏的其他设备,并将该终端设备的数据通过电容屏传输给其他设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向具有电容屏的其他设备发送数据,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接地;导电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接触时二者之间导通;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导电件和所述接地,用于控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地之间连接的通断,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地之间接通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之间可传递电流;第一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输出数据;第二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和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以及控制所述开关的打开或闭合,以控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之间传递断续的电流,通过所述电流的通断向所述电容屏传递所述数据。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所述壳体上具有开口,所述导电件从所述开口露出,且所述导电件受到挤压时可向所述开口内运动,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触发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连接所述第一模块,所述导电件向所述开口内运动时接触所述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响应所述导电件的接触,向所述第一模块发出触发信号,触发所述第一模块输出所述数据。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还包括:弹性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连接所述导电件,提供弹力将所述导电件复位,所述导电件受到的挤压克服所述弹力时带动所述导电件运动。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还包括:无线网络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用于接入无线网络,所述无线网络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从所述无线网络模块中读取所述数据。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还包括:卡座,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容纳SM卡,所述卡座连接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从所述卡座内的SIM卡中读取所述数据。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所述导电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边拐角处。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所述开关为可通断的二极管。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所述导电件为导电橡胶块或金属片。 优选地,前述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为手机或平板计算机。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终端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终端设备上具有导电件,且该导电件与终端设备内部的接地,则基于其他设备上电容屏的电场,会造成电容屏向导电件的电流流动,进一步地通过开关可控制导电件与接地连接的通断,则通过对开关的打开和闭合的控制,可实现电容屏与导电件之间产生的断续的电流,该电流的通断可用于表达终端设备需传递的数据,则按数据控制电流的通断,具有电容屏的其他设备基于电流的通断就能够解析出该数据。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终端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用于向具有电容屏的其他设备发送数据,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具体包括:壳体1,壳体I内具有接地2,该接地2为与壳体I或壳体I中金属屏蔽层连接的公共回路;导电件3,安装在壳体I上,导电件3与电容屏接触时二者之间导通;开关4,安装在壳体I中,开关4连接导电件3和接地2,用于控制导电件3与接地2之间连接的通断,则在开关4闭合时,导电件3与接地2之间接通,电容屏上的电场比导电件2的电场要高,则电容屏可向导电件3传递电流,而如果开关打开,导电件3不接地则无法传递电流的回路,则电流的传输被中断;第一模块5,具体可以是终端设备内的处理器核心,第一模块5安装在壳体I中,输出数据;第二模块6,具体可以采用一块编码芯片来实现,第二模块6安装在壳体I中,连接第一模块5和连接开关4,第二模块6可以将数据转换为编码,并按照编码控制开关4的打开或闭合,以控制导电件与电容屏之间传递断续的电流,断续的电流相当于实现了对电容屏有节奏的触控,所以其他设备可对该电流的通断情况进行识别,进而得到终端设备需传输的数据,则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于电容屏。 较佳的,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终端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壳体I上具有开口 7,导电件3从开口 7露出,以与电容屏接触,且导电件3受到电容屏的挤压时可向开口 7内运动,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触发机构8,具体可以是按钮形式,安装在壳体I中,连接第一模块5,导电件3向开口 7内运动时与触发机构8接触,触发机构8可响应导电件3的接触,向第一模块5发出触发信号,触发第一模块5输出数据,则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仅在终端设备上的导电件3接触其他设备的电容屏的情况下,开始通过电容屏向其他设备传输数据。 较佳的,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终端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弹性机构9,具体可以采用弹簧、弹片等部件,安装在壳体I中,连接导电件3,提供一定的弹力推动导电件3复位,而在导电件3受到的挤压时,压力克服弹力从而带动导电件3运动,则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确保了导电件3可以及时复位,从而不影响导电件3下一次与电容屏的正常接触。 较佳的,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向具有电容屏的其他设备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接地;导电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接触时二者之间导通;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导电件和所述接地,用于控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地之间连接的通断,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地之间接通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之间可传递电流;第一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输出数据;第二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和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以及控制所述开关的打开或闭合,以控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之间传递断续的电流,通过所述电流的通断向所述电容屏传递所述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向具有电容屏的其他设备发送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接地; 导电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接触时二者之间导通; 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开关连接所述导电件和所述接地,用于控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地之间连接的通断,且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地之间接通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之间可传递电流; 第一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输出数据; 第二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连接所述第一模块和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以及控制所述开关的打开或闭合,以控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容屏之间传递断续的电流,通过所述电流的通断向所述电容屏传递所述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开口,所述导电件从所述开口露出,且所述导电件受到挤压时可向所述开口内运动,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触发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中,连接所述第一模块,所述导电件向所述开口内运动时接触所述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响应所述导电件的接触,向所述第一模块发出触发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翔,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