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晏文彬专利>正文

自行车水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136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以安装于现有各种自行车上的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设计了两个托置自行车于水上的浮力包,由三个三角形框架组成的安装支架安装于自行车底部左右两边,并设计了使浮力包保持平衡的平衡装置、安装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的驱动叶片和安装于自行车前轮底部的舵片。其结构简单、装拆容易、使用安全方便,对于水域宽的湖区尤为适用,还可作为一种娱乐用具在公园、游乐场使用。(*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水行的附加装置。自行车自十九世纪初在德国诞生以来,经过近百年的改进完善,现已成为人类一种最为普及的交通工具,为使自行车功能更趋完善,人们围绕它的主体,进一步设计了一些诸如载物架,边斗、拖车之类的辅助部件,以使自行车在人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现在还没有一种能使自行车在水上行走的装置,因而造成人们在使用自行车时的一些困难。“隔山容易隔水难”,是对目前人们使用自行车所遇到困难的形象比喻。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使自行车在水上行车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两个托置自行车于水上的浮力包,浮力包由三个三角形框架组成的安装支架安装于自行车底部左右两边,并设计了使浮力包保持平衡的平衡装置、安装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的驱动叶片和安装由自行车前轮底部的舵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现了使自行车能在水上行走的专利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装拆容易、使用安全方便,经样机试用,从安装到使用只需六分钟,对于水域宽的湖区尤为适用,还可作为一种娱乐用具在公园、游乐场使用。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安装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A放大图附图3是附图1的B-B剖视放大图。实施例参见附图,本技术由浮力包、安装支架、平衡装置、以及驱动叶片,舵片组成。浮力包呈长枕头形,包括左浮力包18、右浮力包23两个(本实施例采用气垫包,用密封防水材料制作,分为内胆、外胆两层,内胆为设有气门的密封塑料包,外胆为一个纤维织袋),在左、右浮力包18、23的上面中央各用绳索固定有一根不使浮力包折弯的左、右压条16、17;安装支架包括三个三角形框架。由左、右前支杆15、1与前横杆19构成前三角形框架固定于自行车三角架横梁前部,通过左、右前固定带13、22将左、右浮力包18、23前部固置于自行车前轮左右两侧,左、右前支杆15、1为套合可伸缩的两节,可以方便地调节自行车前轮吃水深度,左、右前支杆15、1之间及与前横杆19的连接为铰接,左、右前支杆15、1与自行车三角架横杆用活动接头铰接,与左右压条16、17铰接。由左、右后支杆8、5、左、右后撑杆10、6与自行车后衣架竖支杆构成后左、右三角形框架,通过左、右后横杆12、2与左、右后固定带11、24将左、右浮力包后部固置于自行车后轮左右两侧,左、右后支杆8、5上端与自行车后衣架横杆铰接。其下端与左右后撑杆10、6一起与左、右后横杆12、2、左、右压条16、17通过活动接头铰接,左、右后撑杆10、6另一端与自行车后衣架竖立支杆下部铰接,为了防止左、右浮力包18、23前后摆动,在左、右支杆8、5下端铰接处与自行车后轮叉底横杆的前部之间铰接有左、右拉杆7、14。为了保持左、右浮力包18、23的平衡,在左、右后横杆12、2的里端各固定有一竖直的左、右调节杆9、3,通过挂置于左、右调节杆9、3与左、右后撑杆10、6之间的弹簧构成平衡装置,为了使自行车产生向前的推力,在自行车后轮钢圈上设有驱动叶片4(本实施例为20片均布),驱动叶片4呈“ ”形,其下部的钳口部夹持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为了能掌握自行车行走方向,在自行车前轮下部通过舵杆20固定有一长方形舵片21,舵杆20上端固定于自行车前轮轴处的龙头杆上,其下端与舵片21固定,并与之一起用小挂勾与自行车前轮固定。照上述方法装好后即可投入使用,踩动脚蹬,使后轮转动,通过驱动叶片4产生推力而行走,不用时,将左、右浮力包18、23内的气放掉,各零部件拆下放入工具袋中即可,而不妨碍自行车在路上行走。权利要求1.一种可以安装于现有各种自行车上的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设计了两个托置自行车于水上的浮力包,浮力包由三个三角形框架组成的安装支架安装于自行车底部左右两边,并设计了使浮力包保持平衡的平衡装置、安装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的驱动叶片和安装于自行车前轮底部的舵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浮力包呈长枕头形,包括左浮力包18、右浮力包23,在左、右浮力包18、23的上面中央各用绳索固定有一根不使浮力包弯折的左、右压条16、1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安装支架包括三个三角形框架,由左、右前支杆15、1与前横杆19构成前三角形框架固定于自行车三角架横梁前部,左、右前支杆15、1为套合可伸缩的两节;左、右后支杆8、5、左右后撑杆10、6与自行车后衣架竖支杆构成后左、右三角形框架,在左、右支杆8、5下端铰接处与自行车后轮叉底横杆的前部之间铰接有一防止左、右浮力包18、23前后摆动的左、右拉杆7、1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在左右后横杆12、2的里端各固定有一竖直的左、右调节杆9、3,通过挂置于左、右调节杆9、3与左、右后撑杆10、6之间的弹簧构成平衡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在左、右后横杆12、2的里端各固定有一竖直的左、右调节杆9、3,通过挂置于左、右调节杆9、3与左、右后撑杆10、6之间的弹簧构成平衡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驱动叶片4呈“”形,其下部的钳口部夹持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驱动叶片4呈“”形,其下部的钳口部夹持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驱动叶片4呈“”形,其下部的钳口部夹持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舵片21为长方形,通过舵杆20固定于自行车前轮下部,舵杆20上端固定于自行车前轮轴处的龙头杆上,其下端与舵片21固定,并与之一起用小挂勾与自行车前轮固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左、右浮力包18、23采用气垫包,用密封防水材料制作,分为内胆、外胆两层,内胆为设有气门的密封塑料包,外胆为一个纤维编织袋。专利摘要一种可以安装于现有各种自行车上的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设计了两个托置自行车于水上的浮力包,由三个三角形框架组成的安装支架安装于自行车底部左右两边,并设计了使浮力包保持平衡的平衡装置、安装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的驱动叶片和安装于自行车前轮底部的舵片。其结构简单、装拆容易、使用安全方便,对于水域宽的湖区尤为适用,还可作为一种娱乐用具在公园、游乐场使用。文档编号B60F3/00GK2065575SQ89211990公开日1990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晏文彬 申请人:晏文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安装于现有各种自行车上的自行车水行装置,其特征是设计了两个托置自行车于水上的浮力包,浮力包由三个三角形框架组成的安装支架安装于自行车底部左右两边,并设计了使浮力包保持平衡的平衡装置、安装于自行车后轮钢圈上的驱动叶片和安装于自行车前轮底部的舵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晏文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