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2/O+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3939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2/O+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脱氧池,所述的脱氧池与MBR膜池、厌氧池、缺氧池相连,所述的脱氧池用于将MBR膜池内的混合液脱氧后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改良型A2/O+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用于污水处理,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灵活性好、出水水质高等优点,出水可达到再生水回用的水质标准。(*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改良型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中水回用比例的不断提高,对污水处理工艺及出水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中二级生化处理通常需具备脱氮除磷功能,一般包含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过程的交替循环,较多采用悬浮型活性污泥法,主要有三个系列:氧化沟系列、序批式反应器(SBR)系列、A2/0系列。I)氧化沟系列工艺:当污泥负荷过高时,易产生丝状菌污泥膨胀;泥龄偏长,污泥老化,易产生泡沫;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大大减少了氧化沟的有效容积,降低处理效果,影响出水水质。2)SBR系列工艺:运行时间和溶解氧是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两个重要参数。工艺间歇周期运行,对自控要求高;变水位运行,电耗较大;脱氮除磷效率不太高,且污泥稳定性较差。3)A2/0系列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但系统污泥浓度较低,且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含硝酸盐浓度较高,与聚磷菌争夺有机碳源,无法同时满足脱氮除磷要求。 如图1所示的传统A2/0工艺流程图,其仅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出水还不能达到再生回用标准,较难进一步生物处理的主要是总氮、总磷、色度等,必须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应根据出水回用情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常见的工艺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脱氨、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曝气生物滤池、臭氧氧化、自然净化系统等。 由于膜过滤技术能去除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污染物,尤其以微滤(MF)和超滤(UF)膜过滤技术为主,能有效截留水中的微生物、浊度、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及污水的再生回用处理。但膜过滤技术机理以筛滤为主,面对氮、磷去除日愈严格的排放要求,与二级生化处理的结合,利用膜技术的优势,强化生物段的脱氮除磷功能,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污水再生处理工艺中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进行优化组合,改变传统A2/0的回流方式,增加工艺操作的灵活性,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污泥浓度高、脱氮除磷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灵活性好、出水水质高的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脱氧池,所述的脱氧池与MBR膜池、厌氧池、缺氧池相连,所述的脱氧池用于将MBR膜池内的混合液脱氧后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 优选的,还包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的污泥回流管道连接缺氧池和厌氧池,将缺氧池内的污水回流至厌氧池。 优选的,所述的污水再生装置采用地埋式生态建设。 优选的,各个处理池采用钢混结构,共用池壁,设计成一个整体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改良型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通过将MBR膜池内的混合液根据温度情况经脱氧后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改变了传统的污泥回流方式,增加了混合液回流的操作灵活性,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功能,辅以化学除磷,同时充分利用MBR膜池的截留分离功能,保证出水水质;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灵活性好、出水水质高等优点,出水可达到再生水回用的水质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A2/0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工艺脱氮除磷模式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工艺脱氮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还包括一脱氧池,所述的脱氧池与MBR膜池、厌氧池、缺氧池相连,所述的脱氧池用于将MBR膜池内的混合液脱氧后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优选的,还包括一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的污泥回流管道连接缺氧池和厌氧池,将缺氧池内的污水回流至厌氧池。 优选的,所述的污水再生装置采用地埋式生态建设。 优选的,各个处理池采用钢混结构,共用池壁,设计成一个整体模块。 具体实施时,经预处理后的污水依次进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好氧池内的混合流以重力流,或采用泵提升进入膜池,好氧池实现对B0D5的去除、硝化作用、以及磷的过量吸收。常温(水温> 15°C)时,如图3所示,运行生物脱氮除磷模式,膜池混合液经脱氧池回流至缺氧池前端进行反硝化脱氮,缺氧池末端以一倍相应处理规模水量的流量回流至厌氧池前端;低温时(水温< 15°C),如图4所示,运行生脱氮模式,膜池混合液经脱氧池回流至厌氧池,停止污泥回流,此时工艺主要保证脱氮效果,辅以化学除磷,于好氧池内添加除磷药剂;膜池对难降解污染物进一步截留去除,出水泵的从膜组件出水管抽吸出水。 实施例1 以某地新城核心区污水处理站经预处理后(机械格栅、调节池、膜格栅)进水为例,进水 C0D、氨氮和总磷值(COD= 100-400mg/L,氨氮=10_40mg/L,ΤΡ=2.5-3.5mg/L)。脱氧、厌氧、缺氧及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0.5h、lh、2.5h和3h,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污泥回流比为100%。污水水温> 15°C时,运行生物脱氮除磷模式,进行生物脱氮除磷;水温彡15°C时,运行生物脱氮模式,于好氧池内投加30mg/L硫酸铝。MBR膜生物反应器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该处理装置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用水、冲厕水质标准。 实施例2 实施例2为某风景湖再生水处理站工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MBR膜生物反应器出水后增加深度化学除磷工艺,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30mg/L ;水温< 15°C时,运行脱氮模式时,于好氧池内投加20mg/L聚合氯化铝。深度过滤采用活性砂滤池,选用滤速为5m3/(m2.h)。由于增加了深度化学除磷工艺,处理后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 由实施例1、2可以得出,通过本工艺进行污水再生处理后,脱氮除磷效果佳,工艺运行灵活性高,出水质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另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增加深度化学除磷工艺,可达到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A2/O+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脱氧池,所述的脱氧池与MBR膜池、厌氧池、缺氧池相连,所述的脱氧池用于将MBR膜池内的混合液脱氧后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3.28 CN 201410121456.31.一种A2/0+ MBR组合污水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MBR膜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脱氧池,所述的脱氧池与MBR膜池、厌氧池、缺氧池相连,所述的脱氧池用于将MBR膜池内的混合液脱氧后回流至厌氧池或缺氧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重成张萍黄周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