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仲延专利>正文

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556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9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设有一外锅及一内锅,该外锅设有一外锅体、一挡火盖及一聚热板,该外锅体设有一上开口、一下开口及环抵缘,该环抵缘径向环设于靠近该上开口的外锅体外表面,该挡火盖经该外锅体的下开口而固定于该外锅体底部,该挡火盖为一顶部大而底部小的渐缩锥状盖体,该聚热板设于该挡火盖顶部而位于该外锅体内,该内锅与该外锅相结合且设有一内锅体,该内锅体的底部经该外锅体的上开口而与该聚热板的顶面相贴靠,且该内锅体的底部朝内间隔凸设有多个中空的加热柱,藉以提供一可大幅提高加热效率且具保温效果的锅具。(*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大幅提高加热效率且具保温效果的锅具。
技术介绍
现有锅具50如图11所示为一开口朝上的中空筒体,于加热时主要通过于锅具50的底部设置一炉具60进行加温,藉以对于锅具5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然而,由于现有锅具50的底面为一平面结构,因此在加热时该炉具60的炉火仅能对于该锅具50的底面进行加热,使加热面积局限于该锅具50的底面,相对降低热能的传导速率,而且炉火容易因环境而呈发散状而无法集中对于锅具50进行加热,不仅相对降低炉具60的加热效率,且需要耗费额外的能源(瓦斯)方能达到所要的加热温度,再者,现有锅具50的结构无法在加热后有效地对于温度进行保温,进而在加温后热能容易散失,不仅会降低热能的利用率而需再次进行加热,亦会增加使用现有锅具50加热食物所需的成本与时间,因此,现有锅具50诚有加以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锅具加热效率不佳且不易保温等的不足及限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锅具,其通过精简的结构配置方式,达到可提升加热效率且具保温效果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设有一外锅及一内锅,其中: 该外锅设有一外锅体、一挡火盖及一聚热板,该外锅体设有一上开口、一下开口及环抵缘,两开口分别贯穿该外锅体的顶部及底部,该环抵缘径向环设于靠近该上开口的外锅体外表面,该挡火盖经该外锅体的下开口而固定于该外锅体底部,该挡火盖为一顶部大而底部小的渐缩锥状盖体且于底部开设有一炉口,该聚热板设于该挡火盖顶部而位于该外锅体内且贯穿设有多个对流穿孔;以及 该内锅与该外锅相结合且设有一内锅体,该内锅体的底部经该外锅体的上开口而与该聚热板的顶面相贴靠,且该内锅体的顶部与该外锅体顶部相贴靠,该内锅体的底部朝内间隔凸设有多个中空且分别与各对流穿孔相对的加热柱,藉以增加该内锅体底面的加热及对流面积。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该聚热板于外周缘轴向朝下凸设出一下挡片。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该内锅体的外表面与该外锅体的内表面间具有一间隙,该内锅体的顶部与该外锅体顶部相贴靠,使该内锅体的底部经该外锅体的上开口而与该聚热板的顶面具有一间隙。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该锅体于外表面间隔贯穿设有多个调整长孔,该聚热板于外周缘径向间隔贯穿设有多个分别与该外锅体调整长孔相对的结合孔,该外锅设有多个经该外锅体各调整长孔及该挡火盖结合环而分别与该聚热板各结合孔相锁固的固定件,使该聚热板可经由各固定件而与该挡火盖及该外锅体相固设结合。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该外锅体于前侧的外表面径向贯穿多个排气孔。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该挡火盖于顶部环设有一与该外锅体内表面相贴靠的结合环,且该挡火盖的底部与该外锅体的底部相切齐。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该内锅体的顶部伸出该外锅体的顶部,且该内锅于该内锅体伸出该外锅体的外表面设有两能够转动而与该外锅体的环抵缘相贴靠的提把。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该外锅体于前侧的外表面径向贯穿多个排气孔。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各加热柱为一矩形的中空架体。 上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中各加热柱为一三角形的中空架体。 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锅具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及功效: 一、该渐缩锥状的挡火盖以及该聚热板各朝下延伸的下挡片,可对于炉具的炉火提供一导引炉火的效果,使炉火在不发散及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对于该聚热板进行加热,并将热能传导至该内锅体底部的各加热柱上,而各加热柱的设置可大幅增加该内锅体对于食物加热的面积,大幅缩短加热至所需温度的时间及所需耗费的能源。 二、该聚热板除了可将炉火的热能以远红外线的方式传导至该内锅体,且该聚热板具有聚集热能的效果,让炉具关闭使用后能持续地将所聚集的热传能导至该内锅体,进而提供一保温食物的功能,有效提升热能的利用率而不需反复进行加热。 三、本技术的锅具除了可通过聚热板将热能以远红外线方式传导至该内锅体的方式进行食物的加热外,亦可通过该聚热板各对流穿孔、各下挡片与该挡火盖内表面间的间隙、两锅体间内、外表面的间隙以及该内锅体底部与该聚热板顶面间的间隙,将该炉火的热能通过热对流的方式经由各对流穿孔、各间隙及该聚热板,而对流至该内锅体底部的各中空加热柱中,使该内锅体可同时经由热传导及热对流的方式进行加热,大幅提高炉具的加热效率,并且通过热能经各对流穿孔中心朝两侧流动、并经该聚热板及该内锅体底部间的间距而对朝上对流至两锅体之间,可提供该内锅体内的食物一保温效果,进而达到加热速度快、减少能量耗费且具保温效果的锅具。 四、该外锅体于外表面设置多个调整长孔的配置方式,可上、下调整该聚热板与内锅体底部间的间距,藉以调整该锅具的加热效率;再者,位于该外锅及内锅间的多余热气则可通过各排气孔排出,可有效避免外锅及内锅间压力过大的情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聚热板的放大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侧视图; 图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于加热时的操作剖视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于加热时的另一操作局部剖视放大侧视图; 图10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于加热时的再一操作局部剖视放大侧视图; 图11是现有锅具于加热时的操作剖视侧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外锅11外锅体 111环抵缘 112排气孔 113调整长孔12挡火盖 121 结合环 122 炉口 13聚热板 131结合孔 133下挡片 134对流穿孔 14固定件 20内锅 21内锅体 211,211’加热柱 22提把40炉具 50锅具60炉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设有一外锅10及一内锅20,其中: 该外锅10设有一外锅体11、一挡火盖12及一聚热板13,其中该外锅体11为一中空的筒体且设有一上开口、一下开口、一环抵缘111及多个排气孔112,两开口分别贯穿该外锅体11的顶部及底部,该环抵缘111径向环设于靠近该上开口的外锅体11外表面,而各排气孔112径向贯穿该外锅体11位于前侧的外表面,进一步,该锅体11于外表面间隔贯穿设有多个调整长孔113,该挡火盖12经该外锅体11的下开口而固定于该外锅体11底部,该挡火盖12的底部与该外锅体11的底部相切齐,其中该挡火盖12为一顶部大而底部小的渐缩锥状盖体,较佳地,该挡火盖12于顶部环设有一与该外锅体11内表面相贴靠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外锅及一内锅,其中:该外锅设有一外锅体、一挡火盖及一聚热板,该外锅体设有一上开口、一下开口及环抵缘,两开口分别贯穿该外锅体的顶部及底部,该环抵缘径向环设于靠近该上开口的外锅体外表面,该挡火盖经该外锅体的下开口而固定于该外锅体底部,该挡火盖为一顶部大而底部小的渐缩锥状盖体且于底部开设有一炉口,该聚热板设于该挡火盖顶部而位于该外锅体内且贯穿设有多个对流穿孔;以及该内锅与该外锅相结合且设有一内锅体,该内锅体的底部经该外锅体的上开口而与该聚热板的顶面相贴靠,且该内锅体的顶部与该外锅体顶部相贴靠,该内锅体的底部朝内间隔凸设有多个中空且分别与各对流穿孔相对的加热柱,藉以增加该内锅体底面的加热及对流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设有一外锅及一内锅,其中: 该外锅设有一外锅体、一挡火盖及一聚热板,该外锅体设有一上开口、一下开口及环抵缘,两开口分别贯穿该外锅体的顶部及底部,该环抵缘径向环设于靠近该上开口的外锅体外表面,该挡火盖经该外锅体的下开口而固定于该外锅体底部,该挡火盖为一顶部大而底部小的渐缩锥状盖体且于底部开设有一炉口,该聚热板设于该挡火盖顶部而位于该外锅体内且贯穿设有多个对流穿孔;以及 该内锅与该外锅相结合且设有一内锅体,该内锅体的底部经该外锅体的上开口而与该聚热板的顶面相贴靠,且该内锅体的顶部与该外锅体顶部相贴靠,该内锅体的底部朝内间隔凸设有多个中空且分别与各对流穿孔相对的加热柱,藉以增加该内锅体底面的加热及对流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该聚热板于外周缘轴向朝下凸设出一下挡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提升加热效率的锅具,其特征在于,该内锅体的外表面与该外锅体的内表面间具有一间隙,该内锅体的顶部与该外锅体顶部相贴靠,使该内锅体的底部经该外锅体的上开口而与该聚热板的顶面具有一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升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仲延
申请(专利权)人:郑仲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