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海风藤10、丁公藤10、鸡骨草8、枸骨叶8、牛蒡子6、鹿衔草10、川楝子6、白鲜皮8、上茯苓8、天葵子10、王不留行8、降香8、沙棘6、桂枝10、芥子6、肉苁蓉8、鹿角胶6、玉米须6、酸枣仁1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风湿腰痛且不易复发,总有效率达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风湿腰痛是由于腰部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血脉痹阻,运动不畅,从而引起腰部酸胀疼痛、麻木不仁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疲劳、受寒和潮湿有关,如久居湿地,劳累后冲风冒雨,不及时更换湿衣,夏秋季节睡觉不盖被子受风寒等。久而久之,可使受累的组织变性,造成缠绵难愈的慢性腰痛。风湿腰痛好发于肌肉、筋脉、韧带、脂肪和皮下组织。风湿腰痛最主要的症状是腰痛,腰部发沉,象有重物下坠,劳累后或阴雨天加重,晴天或气候温暖时好转;腰部前俯后仰活动受限制,不能长时间坐立;易疲劳乏力,全身酸懒沉重,患部怕冷。 目前,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但副作用较大不能根治。中医多以按摩为主,但按摩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治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制剂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且无毒副作用。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海风藤10、丁公藤10、鸡骨草8、枸骨叶8、牛蒡子6、鹿衔草10、川楝子6、白鲜皮8、上茯苓8、天葵子10、王不留行8、降香8、沙棘6、桂枝10、芥子6、肉苁蓉8、鹿角胶6、玉米须6、酸枣仁10。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海风藤:辛、苦,微温。归肝经。功效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施脉拘挛,屈伸不利。 丁公藤: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鸡骨草: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枸骨叶:苦,凉。归肝、肾经。功效与主治:清热养阴,平肝,益肾。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功效与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痒腮丹毒,痈肿疮毒。 鹿衔草:甘、苦,温。归肝、肾经。功效与主治:法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效与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功效与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疽尿赤。 上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病,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天葵子:甘、苦,寒。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痛,瘰病,毒蛇咬伤。 王不留行:苦,平。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 降香:辛,温。归肝、脾经。功效与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沙棘:酸、涩,温。功效与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扑瘀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芥子:辛,温。归肺经。功效与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肉灰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功效与主治: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鹿角胶:甘、咸,温。归肾、肝经。功效与主治: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虚劳赢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阴疽肿痛。 玉米须:甘,平。归膀胱、肝、胆经。功效与主治:利胆退黄,利尿退肿,止血。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功效与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风湿腰痛且不易复发,总有效率达98%。 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一、临床试验 1、临床资料: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两年间,共观察20_60岁的风湿腰痛患者100例,其平均年龄为46.5岁。 2、治疗方法:其中治疗组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I个疗程。 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无复发者;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逐步恢复; 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4、治疗结果:在临床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服药的100例患者,服药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服药3个疗程后,显效8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配比(单位:重量份): 海风藤10、丁公藤10、鸡骨草8、枸骨叶8、牛蒡子6、鹿衔草10、川楝子6、白鲜皮 8、上茯苓8、天葵子10、王不留行8、降香8、沙棘6、桂枝10、芥子6、肉苁蓉8、鹿角胶6、玉米须6、酸枣仁10。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海风藤10、丁公藤10、鸡骨草8、枸骨叶8、牛蒡子6、鹿衔草10、川楝子6、白鲜皮8、上茯苓8、天葵子10、王不留行8、降香8、沙棘6、桂枝10、芥子6、肉苁蓉8、鹿角胶6、玉米须6、酸枣仁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海风藤10、丁公藤10、鸡骨草8、枸骨叶8、牛蒡子6、鹿衔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秋伟,
申请(专利权)人:商秋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