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3414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9 16:38
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其内圆表面直径为Φ115±1㎜,外圆表面直径为Φ118±1㎜,支承肩外圆为Φ124±1㎜,支承肩高度为7±1㎜,支承肩上端面倒角为0.5mm×45°,支承肩下端面倒角为0.3mm×45°,缸套上下端面高度为204±1㎜,下端面外圆倒角和下端面内圆倒角均为1mm×30°,上端面内圆倒角为0.5mm×45°;退刀槽高度为2mm,退刀槽深度为0~0.075mm,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0.5mm,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为125°~1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
:本技术属于内燃机领域,涉及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燃机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向前发展。气缸套作为内燃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它与气缸盖、活塞、活塞环组成了内燃机的燃烧室,起到了密封、导向和散热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重要易损件之一,无论在材料上还是工艺上亦在不断的变化,从高磷铸铁的基础上发展了含硼铸铁、钡钴合金铸铁以及钢质薄壁镀铬气缸套、铝合金气缸套、双金属气缸套和陶瓷气缸套等。在结构上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方便、成本较低的柴油机干式气缸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包括:内圆表面直径ΦΑ、外圆表面直径ΦΒ、支承肩外圆Φ(:、支承肩高度D、支承肩上端面倒角Tl、支承肩下端面倒角Τ2、缸套上下端面高度Ε、下端面外圆倒角Τ3、下端面内圆倒角Τ4、上端面内圆倒角Τ5、退刀槽高度F、退刀槽深度H、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a ;内圆表面直径ΦΑ为Φ115±1 mm,外圆表面直径ΦΒ为Φ118±1 mm,支承肩外圆cDC为Φ124±1mm,支承肩高度D为7±lmm,支承肩上端面倒角Tl为0.5mmX45°,支承肩下端面倒角T2为0.3mmX45° ,缸套上下端面高度E为204± I mm,下端面外圆倒角T3和下端面内圆倒角T4均为ImmX 30°,上端面内圆倒角T5为0.5mmX45° ;退刀槽高度F为2mm,退刀槽深度H为O?0.075_,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S 0.5_,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a为125。?135。。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起到如下积极作用:与传统柴油机的干式气缸套相比,其内表面所形成了平台网纹的沟槽,更能增强储油能力,有效保证了缸套表面的油膜形成,避免缸套与活塞、活塞环运动而造成连续大面积的干摩擦区,减少了拉缸机率,力口快了磨合过程。同时所设计的退刀槽确保了其与机体之间的安装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柴油机干式缸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柴油机干式缸套退刀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柴油机干式缸套珩磨网纹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包括:内圆表面直径ΦΑ、外圆表面直径ΦΒ、支承肩外圆Φ(:、支承肩高度D、支承肩上端面倒角Tl、支承肩下端面倒角Τ2、缸套上下端面高度Ε、下端面外圆倒角Τ3、下端面内圆倒角Τ4、上端面内圆倒角Τ5、退刀槽高度F、退刀槽深度H、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a。其具体结构尺寸为:内圆表面直径ΦΑ为Φ115±1ιμ,外圆表面直径ΦΒ为Φ118±1ιμ,支承肩外圆Φ(:为0124±1111111,支承肩高度0为7±1111111,支承肩上端面倒角Tl为0.5mmX45°,支承肩下端面倒角T2为0.3mmX45°,缸套上下端面高度E为204 ± I mm,下端面外圆倒角T3和下端面内圆倒角T4均为Imm X 30 °,上端面内圆倒角T5为0.5_X45° ;退刀槽高度F为2mm,退刀槽深度H为O?0.075mm,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彡0.5mm,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a为125°?135°。本技术有效改善了缸套与活塞、活塞环运动而造成连续大面积的干摩擦,减少了拉缸机率,加快了磨合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干式气缸套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包括:内圆表面直径(ΦA)、外圆表面直径(ΦB)、支承肩外圆(ΦC)、支承肩高度(D)、支承肩上端面倒角(T1)、支承肩下端面倒角(T2)、缸套上下端面高度(E)、下端面外圆倒角(T3)、下端面内圆倒角(T4)、上端面内圆倒角(T5)、退刀槽高度(F)、退刀槽深度(H)、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a);其特征在于:内圆表面直径(ΦA)为Φ115±1㎜,外圆表面直径(ΦB)为Φ118±1㎜,支承肩外圆(ΦC)为Φ124±1㎜,支承肩高度(D)为7±1㎜,支承肩上端面倒角(T1)为0.5mm×45°, 支承肩下端面倒角(T2)为0.3mm×45°,缸套上下端面高度(E)为204±1㎜,下端面外圆倒角(T3)和下端面内圆倒角(T4)均为1mm×30°,上端面内圆倒角(T5)为0.5mm×45°;退刀槽高度(F)为2mm,退刀槽深度(H)为0~0.075mm,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0.5mm,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a)为125°~1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干式气缸套,包括:内圆表面直径(ΦΑ)、外圆表面直径(ΦΒ)、支承肩外圆(ΦC)、支承肩高度(D)、支承肩上端面倒角(Tl)、支承肩下端面倒角(T2)、缸套上下端面高度(E)、下端面外圆倒角(T3)、下端面内圆倒角(T4)、上端面内圆倒角(T5)、退刀槽高度(F)、退刀槽深度(H)、支承肩下端面过渡圆角(R)、气缸套内表面珩磨网纹角度(a);其特征在于:内圆表面直径(ΦΑ)为Φ115±1ιμ,外圆表面直径(ΦΒ)为Φ118±1ιμ,支承肩外圆(Φ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婷婷鲍建军孙金锁朱振华李震勇祁伟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