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上下耦合的耦合器
本技术涉及耦合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耦合的耦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微波腔体类器件在微波通信中广泛应用,其具有损耗小、耐功率高、低互调特性、稳定性高等特点。腔体类器件包括腔体耦合器、腔体功分器、腔体滤波器、腔体电桥等。其中,腔体耦合器是其中重要的无源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微波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进行提取或监测等。 目前,腔体耦合器的一对耦合杆多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根耦合的距离过小不好控制,且当温度升高时,电性能会发生较大变化。内置负载多通过引线的方式与辅线耦合杆焊接,导致辅线耦合杆不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耦合的耦合器。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上下耦合的耦合器,包括腔体和盖体,腔体内置有主线耦合杆、辅线耦合杆和内置负载,腔体侧壁设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耦合端口,三个端口均外接连接器,内置负载置于耦合器的隔离端,主线耦合杆一端连接输入端口,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口,辅线耦合杆一端连接耦合端口 ;主线耦合杆位于辅线耦合杆下方,主线耦合杆的强耦合区和辅线耦合杆的强耦合区在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合,辅线耦合杆在重合区域开有一通孔,主线耦合杆在与通孔对应位置处开有一螺纹孔,塑料螺钉穿过通孔和螺纹孔紧固主线耦合杆和辅线耦合杆,在盖体上与辅线耦合杆的通孔的对应位置开有一调节孔;主线耦合杆的弱耦合区和辅线耦合杆的弱耦合区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重合区;辅线耦合杆的另一端焊接在内置负载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主线耦合杆和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耦合的耦合器,包括腔体(1)和盖体(2),腔体(1)内置有主线耦合杆(3)、辅线耦合杆(4)和内置负载(5),腔体(1)侧壁设有输入端口(6)、输出端口(7)和耦合端口(8),三个端口均外接连接器(9),内置负载(5)置于耦合器的隔离端,主线耦合杆(3)一端连接输入端口(6),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口(7),辅线耦合杆(4)一端连接耦合端口(8),其特征在于,主线耦合杆(3)位于辅线耦合杆(4)下方,主线耦合杆(3)的强耦合区和辅线耦合杆(4)的强耦合区在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合,辅线耦合杆(4)在重合区域开有一通孔(10),主线耦合杆(3)在与通孔(10)对应位置处开有一螺纹孔(11),塑料螺钉(12)穿过通孔(10)和螺纹孔(11)紧固主线耦合杆(3)和辅线耦合杆(4),在盖体(2)上与辅线耦合杆(4)的通孔(10)的对应位置开有一调节孔;主线耦合杆(3)的弱耦合区和辅线耦合杆(4)的弱耦合区在竖直方向上没有重合区;辅线耦合杆(4)的另一端焊接在内置负载(5)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耦合的耦合器,包括腔体(I)和盖体(2),腔体(I)内置有主线耦合杆(3)、辅线耦合杆(4)和内置负载(5),腔体(I)侧壁设有输入端口(6)、输出端口(7)和耦合端口(8),三个端口均外接连接器(9),内置负载(5)置于耦合器的隔离端,主线耦合杆(3) —端连接输入端口(6),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口(7),辅线耦合杆(4) 一端连接耦合端口(8),其特征在于,主线耦合杆(3)位于辅线耦合杆(4)下方,主线耦合杆(3)的强耦合区和辅线耦合杆(4)的强耦合区在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合,辅线耦合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建华,陈玉兵,杨平,戴劲,喻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紫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