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降低电子设备成本。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学采集单元,包括拍摄子单元和光学子单元,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贴附于所述拍摄子单元的前端,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至少具有散射状态;处理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及所述拍摄子单元连接;其中,在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时,通过所述拍摄子单元和所述光学子单元,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以使得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所述电子设备实现的参数调整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及参数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及嵌入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参数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比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以打电话、发短信等等方式加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现有技术中,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如果能够根据环境状况来调整自身的参数,例如调整显示器的参数等等,可以达到合理利用电子设备的效果。例如,当电子设备处在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环境光线可能不同,如果电子设备处在高亮度环境中,可能显示器的屏幕即使较暗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这时如果电子设备无法根据环境来自动进行调整,可能显示器发出的光还是较强,这时显然较为浪费电能,无法达到节能的效果,也不利于环保。而如果电子设备处在较暗的环境中,如果电子设备无法根据环境来自动进行调整,可能显示器发出的光太暗,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电子设备还在持续耗电,其电能可谓白白浪费掉了。并且,如果显示器发出的光始终都一样,那么如果用户处在高亮度环境中,可能会认为显示器太亮,而如果用户处在较为黑暗的环境中,可能又会认为显示器太暗,这都不利于观看,影响用户体验。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采用专用的传感器来采集环境亮度,从而使电子设备能够根据环境亮度来调整显示器的亮度。但这类的传感器一般来说价格较高,显然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成本。并且,在电子设备中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造成了硬件设备的浪费,也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占地面积和重量,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参数调整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因为增加额外的传感器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电子设备成本的技术效果。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光学采集单元,包括拍摄子单元和光学子单元,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贴附于所述拍摄子单元的前端,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至少具有散射状态;处理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及所述拍摄子单元连接;其中,在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时,通过所述拍摄子单元和所述光学子单元,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以使得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较佳的,所述环境光信息中至少包括环境光色彩信息。较佳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光色温值与光色彩值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确定与采集的所述环境光色彩信息的环境光色彩值对应的第一光色温值,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光色温参数的光色温值由与所述第一光色温值不同的第二光色温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光色温值,和/或,根据预先设定的光强值与光色彩值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确定与采集的所述环境光色彩信息的环境光色彩值对应的第一光强值,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光强参数的光强值由与所述第一光强值不同的第二光强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光强值。较佳的,所述光学子单元还具有非散射状态;当所述光学子单元的雾度值小于第一预设雾度值时,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非散射状态;当所述光学子单元的雾度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雾度值时,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为所述光学子单元设定控制时序,以使所述光学子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控制时序在所述散射状态与所述非散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较佳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由第一位置更改为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其中,如果检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由所述第一位置更改为所述第二位置,确定需要通过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重新采集所述环境光信息。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光学采集单元,所述光学采集单元包括拍摄子单元及贴附于所述拍摄子单元外侧的光学子单元,所述光学子单元至少具有散射状态,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时,通过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环境光信息;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较佳的,所述环境光信息中至少包括环境光色彩信息。较佳的,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的步骤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光色温值与光色彩值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确定与采集的所述环境光色彩信息的环境光色彩值对应的第一光色温值,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光色温参数的光色温值由与所述第一光色温值不同的第二光色温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光色温值,和/或,根据预先设定的光强值与光色彩值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确定与采集的所述环境光色彩信息的环境光色彩值对应的第一光强值,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光强参数的光强值由与所述第一光强值不同的第二光强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光强值。较佳的,在通过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环境光信息之前还包括步骤:预先设定至少一个光色温值与光色彩值之间的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集合,及预先设定光强值与光色彩值之间的所述第二对应关系集合。较佳的,所述光学子单元还具有散射状态,在通过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环境光信息之前还包括步骤:判断所述光学子单元是否处于所述散射状态;当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非散射状态时,将所述光学子单元调整至所述散射状态。较佳的,在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之后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由第一位置更改为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如果检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由所述第一位置更改为所述第二位置,确定需要通过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重新采集所述环境光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显示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光学采集单元,包括拍摄子单元和光学子单元,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贴附于所述拍摄子单元的前端,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至少具有散射状态;处理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及所述拍摄子单元连接;其中,在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时,通过所述拍摄子单元和所述光学子单元,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以使得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贴附在所述拍摄子单元外侧的所述光学子单元可以具有所述散射状态,当将所述光学子单元调整至所述散射状态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所述光学子单元和所述拍摄子单元获得所述环境光信息,从而,通过对所述环境光信息进行分析,能够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种显示参数。可见,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后,无需使用专用的传感器来采集环境光信息,只通过所述光学采集单元直接采集即可,显然节省了硬件设备,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只需在所述拍摄子单元外贴附一层所述光学子单元即可,基本不会增加所述电子设备的重量,方便将电子设备制作的较为轻便,既便于使用也便于携带,符合电子设备向轻、薄、小发展的整体趋势。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主要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详细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光学采集单元,包括拍摄子单元和光学子单元,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贴附于所述拍摄子单元的前端,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至少具有散射状态;处理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及所述拍摄子单元连接;其中,在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时,通过所述拍摄子单元和所述光学子单元,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以使得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光学采集单元,包括拍摄子单元和光学子单元,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贴附于所述拍摄子单元的前端,其中,所述光学子单元至少具有散射状态;处理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及所述拍摄子单元连接;其中,在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时,通过所述拍摄子单元和所述光学子单元,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采集到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以使得所述处理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环境光信息至少将所述显示单元的第一显示参数从第一值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值不同的第二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信息中至少包括环境光色彩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光色温值与光色彩值的第一对应关系集合确定与采集的所述环境光色彩信息的环境光色彩值对应的第一光色温值,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光色温参数的光色温值由与所述第一光色温值不同的第二光色温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光色温值,和/或,根据预先设定的光强值与光色彩值的第二对应关系集合确定与采集的所述环境光色彩信息的环境光色彩值对应的第一光强值,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光强参数的光强值由与所述第一光强值不同的第二光强值调整为所述第一光强值。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子单元还具有非散射状态;当所述光学子单元的雾度值小于第一预设雾度值时,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非散射状态;当所述光学子单元的雾度值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雾度值时,所述光学子单元处于所述散射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为所述光学子单元设定控制时序,以使所述光学子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控制时序在所述散射状态与所述非散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由第一位置更改为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其中,如果检测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由所述第一位置更改为所述第二位置,确定需要通过所述光学采集单元重新采集所述环境光信息。7.一种参数调整方法,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尚可,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