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虎根专利>正文

高强度载重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792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强度载重车轮,它包含轮胎、车圈、辐条、轮毂,其特征在于:辐条分别交错等距地连接于车圈的两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载重车轮,特别是负重较多的板车车轮之改进。现有的板车车轮是辐条式车轮,线状车辐一端分别交错地连接于轮毂的两侧,另一端则连接在车圈上,其连接点均位于车圈的中部。由于这种车轮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加之现有车轮结构不合理,其寿命较短,码头工地上常年使用的车轮寿命一般在3~5个月。其中导致车轮损坏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辐条与车圈的连接点均位于车圈的中心径向截面上,而车圈的中部相对来说最为薄弱,因而导致车圈的损坏;2、在使用充气较足的轮胎时,由于板车负重较多(如拉楼板),碗状弯曲的车圈常常被压平,从而导致轮胎滑圈炸胎。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强度载重车轮,该车轮通过改进其结构,提高车轮的强度。本技术通过辐条位置的改变来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说,辐条分别交错等距地连接于车圈的两侧,其连接点至车轮中心径向截面的距离为车圈边缘到该中心截面的五分之三到十分之九。其原理是车圈的两侧是弯卷的,其强度较高,不易被损坏,而且这种结构的车圈由于两侧都有辐条支撑着,因而不可能被绷平,从而杜绝了轮胎滑圈炸胎的可能。为了使车轮的强度进一步增加,本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使用空心钢管替代目前的钢丝辐条;将辐条焊接在车圈及轮毂上,使之成为一体。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轴向截面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表示1、外胎;2、内胎;3、车圈;4、辐条;5、轮毂以图中所示的车轮中,辐条与车圈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车轮的中心径向截面的两侧卷曲的车圈上,且它们到该中心截面的距离相等,均为车圈连缘到该中心面距离的五分之四。辐条采用φ4mm的空心钢管,其两端分别焊接在车圈及轮毂上。由于采用了此上结构,本技术的整体强度大为提高,使用寿命也显著提高,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载重车轮,它包含轮胎、车圈、辐条、轮毂,其特征在于辐条分别交错等距地连接于车圈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载重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条固定焊接在车圈及轮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载重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条是空心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所述的高强度载重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条与车圈的连接点到车圈中心径向截面的距离为车圈边缘到该中心截面距离的五分之三到十分之九。专利摘要一种高强度载重车轮,尤其是板车车轮,其特征在于辐条分别交错等距地连接于车圈的两侧,通过其辐条的连接方式,连接点位置及辐条结构的改变,使得车轮的整体强度大为提高,并且杜绝了轮胎滑圈炸胎的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轮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0B1/00GK2192487SQ94241759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虎根 申请人:刘虎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根
申请(专利权)人:刘虎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