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77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属于汽车车身支承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汽车后桥总成与车身相连接后牢固性差、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桥本体、分别设于后桥本体两端上的一个连接柱,在每个连接柱上均设有一个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向着后桥本体的外侧弯曲,所述两个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夹角α,100°<α<160°。(*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桥总成技术领城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的支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上的后 桥总成。技术背聚现有汽车后桥总成的结构包括后桥本体、分别设于后桥本体两端部的 连接柱,在每个连接柱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汽车的车身通过紧固 蠊栓与该安装座相连接。其中,连接柱是垂直地设在后桥本体上。在后桥 本体上除了上述的连接柱和安装座外,还具有一些与减振器相连接的部 位,以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的平稳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 路况不好、刹车或加速时,后桥本体除了受到车身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外, 还会受到车身水平方向上的力,加之在减振器的作用下,车身会在后桥本 体上作小幅的振动。车身只是与安装座之间是固定连接的,而与其它的减 振之间为弹性连接,因此,汽车在上述非正常的状况下行驶时,车身与安 装座之间的受力较复杂,连接车身与安装座的紧固蟝栓易发生松动,这既 会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同时汽车驾乘的舒适性也会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汽车后桥总成所具有的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后桥总成,其上的安装座与车身之间具有 较好的连接牢固性,改善了汽车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包括后桥本体、分别设于后桥本体两端上的一个连接柱,在每个连接柱上 均设有一个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向着后桥本体的外侧弯曲, 所述两个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夹角a, IOOC 〈a 〈160°。汽车在行驶 过程中车身往往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车身施加在安装座上的力相对较复 杂,既有竖直方向上的压力,也有水平方向上的推力,这两种力共同作用 在安装座上后,其所形成的合力是斜向作用在安装座上,连接柱斜向地设 置后桥本体上,且两个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安装座斜向地 设置在连接柱的端部,安装座上所受车身的合力方向可趋于安装座的轴 向,设于安装座上的紧固嫘栓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其径向受力小,紧固螺 栓能够较牢固地连接车身与安装座。作为优选,所述夹角129G 〈a 〈130。,此时,安装座上受到车身上合 力可分解为安装座轴向方向和紧固蠊栓径向方向,汽车在行进过程中,连 接车身与安装座的紧固嫘栓其径向上受到一个预紧力,紧固蠊栓具有更高 的连接牢固性。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垂直于连接柱的端部,便于安装座与各自的连 接柱相连接,两个安装座与连接柱之间具有较好的安装位置的一致性。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柱的弯曲部分为弧形过渡。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连接柱内部的应力分布状况较复杂,连接柱的弯曲部分为弧形过渡,可有 效地避免连接柱内部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连接柱的使用稳定性。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连接柱向外侧弯曲地设置在后桥本体的端部,而且与车身相连接 的两个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这样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 施加在安装座上的合力方向与安装座的轴线趋于一致,连接车身与安装座 的紧固蟝栓在径向上受到的力较小,紧固蠊栓不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车 身的振荡辨发生松动现象,紧画螵栓具有较好的连接牢固性,车身与安装 座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好,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汽车后桥总成的立体图。附图2是本技术汽车后桥总成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中可以看出,本技术汽车后桥总成的主体结构为杆状的后桥 本体1,其上两端分别对称地设有连接柱3、蠊旋弹簧安装部4、后减振 器安装部5,在所述的两个连接柱3上还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和车身相连接 的安装座2。本后桥总成装配在汽车上后,其上的螺旋弹簧安装部4与车身之间安 装有螺旋弹簧,后减振器安装部5与车身之间安装有减振器。这些减振器 及螺旋弹簧用于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减振,有利于提高驾乘的舒适性。上述的连接柱3向着后桥本体1的端部外侧倾斜,而安装座2垂直地 固定连接在连接柱3的外端。两个安装座2上的轴线相交,两轴线之间具 有--个夹角a,其中100° 〈a 〈160Q, a的大小最好介于129°到13(^之间, 这样,车身施加在安装座2上合力的方向与设于安装座2上的紧固螺栓6 的轴向方向基本一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紧固螺栓6不易产生松动,从 而很地保证了车身与后桥本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为了增加连接柱3的牢固性,连接柱3为弯曲地斜向后桥本体1端部 的外侧,连接柱3上的弯曲部分为弧形过渡。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桥本体、分别设于后桥本体两端上的一个连接柱,在每个连接柱上均设有一个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向着后桥本体(1)的外侧弯曲,所述两个安装座(2)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夹角α,100°<α<16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129" 〈a <1300。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座(2)垂直于连接柱(3)的端部。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柱(3)的弯曲部分为弧形过渡。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 的弯曲部分为弧形过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属于汽车车身支承装置
解决了现有汽车后桥总成与车身相连接后牢固性差、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桥本体、分别设于后桥本体两端上的一个连接柱,在每个连接柱上均设有一个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向着后桥本体的外侧弯曲,所述两个安装座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夹角α,100°<α<160°。文档编号B60B35/04GK201023400SQ20072010814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红刚, 李书福, 健 杨,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包括后桥本体、分别设于后桥本体两端上的一个连接柱,在每个连接柱上均设有一个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3)向着后桥本体(1)的外侧弯曲,所述两个安装座(2)的轴线之间具有一个夹角α,100°<α<1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杨健赵福全刘红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