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627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接收选频电路、高放电路和末级整流电路,接收选频电路包括接收天线E1和滤波电路,高放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6、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和电容C4,末级整流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PNP型三极管Q7、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10和电阻R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不会因遭受攻击而发生电路的损坏和失效,适用于电力、通讯、广电等电器设备的监护,可有效避免因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尤其是指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破坏通讯设施和电力计量设施的手段也不断涌现,35kV高压放电攻击具有破坏性大、隐蔽性强的特点。遭受攻击的设备往往处于死机的状态,丧失设备应有的功能,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目前的很多通讯和电力设施,在性能要求方面没有抗高压放电的要求,从而给不法分子进行破坏打开了方便之门。而现有的高压检测电路主要是用于电气设备故障点的判断检测,当高压电路存在放电或漏电的情况下能用来查找放电部位。该方法通常是采用音频采集的方法,硬件电路较为简单,往往只包括传感器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且信号分析工作都需要信号微处理器完成,电路成本和功耗却很大,抗干扰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高压检测电路成本高、功耗大、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不会因遭受攻击而发生电路的损坏和失效,适用于电力、通讯、广电等电器设备的监护,可有效避免因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接收选频电路、高放电路和末级整流电路,所述的接收选频电路包括接收天线El和滤波电路,所述的高放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6、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的末级整流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PNP型三极管Q7、二极管Dl、电阻R4、电阻RlO和电阻R13,接收天线El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均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PNP型三极管Q6的基极,PNP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PNP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PNP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ll的一端,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PNP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阻RlO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3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7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PNP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PNP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均连接电源。 本技术依次通过接收选频电路、高放电路、末级整流电路得到检测输出信号,功耗较低,尤其是高放电路未采用选频网络,电路工作于乙类状态。电阻R3、电阻R6为电路正向静态偏置电阻,确保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处于临界截止状态;电阻R8、电阻R12为电路反向静态偏置电阻,确保PNP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6处于临界截止状态;电阻R2、电阻Rll为高放电路集电极输出的负载电阻;电容C3、电容C4为高放电路输入的隔直耦合电容,电阻R5、电阻R9为输入限流电阻,确保高放电路的安全。NPN型三极管Q3为反相电路,确保输出相位的一致性,电阻R4、电阻RlO为末级输入限流电阻,确保末级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波电路包括由电容Cl、电感LI串联组成的串联带通滤波电路和由电容C2、电感L2并联组成的并联带通滤波电路,电容Cl的一端连接接收天线El,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感LI的一端串联,电容C2与电感L2并联,电容C2的一端与电感LI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与电感LI的连接点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为提高检测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无线及移动设备的干扰,加入了串联带通滤波和并联带通滤波的两级滤波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为5V直流源。本技术的电源采用5V的工作电压,由于电路工作于乙类状态,静态功耗为微安级,当检测到高压放电攻击时工作电流小于5mA。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通过并联的电容C6、电容C7接地。电源通过电容接地,对电源予以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与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4。电阻R14作为泄露电阻,通旁路NPN型三极管Ql因热噪声而产生的漏电流,稳定NPN型三极管Q2的工作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PNP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与PNP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5。电阻R15作为泄露电阻,通旁路PNP型三极管Q6因热噪声而产生的漏电流,稳定PNP型三极管Q5的工作点。 作为优选,还包括信号保持输出电路,所述的信号保持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5、电阻R1、电阻R7和稳压二极管D2,电容C5的一端、电阻Rl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l的负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5的另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均接地。由于高压防电信号脉宽很窄,为确保后续电路能可靠的捕捉到该信号,故增加电容C5来保持信号的输出;高压放电攻击结束后,C5则通过电阻Rl释放电荷,输出复位。由电阻R7和稳压二极管D2组成的钳位电路可以匹配3.3V的后继电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不会因遭受攻击而发生电路的损坏和失效,适用于电力、通讯、广电等电器设备的监护,可有效避免因人为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接收选频电路、高放电路、末级整流电路和信号保持输出电路,电源通过并联的电容C6、电容C7接地。本技术的电源采用5V的工作电压,由于电路工作于乙类状态,静态功耗为微安级,当检测到高压放电攻击时工作电流小于5mA。 接收选频电路包括接收天线El和滤波电路,接收天线El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滤波电路包括由电容Cl、电感LI串联组成的串联带通滤波电路和由电容C2、电感L2并联组成的并联带通滤波电路,电容Cl的一端连接接收天线E1,电容Cl的另一端与电感LI的一端串联,电容C2与电感L2并联,电容C2的一端与电感LI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提高检测电路的抗干扰能力,避免无线及移动设备的干扰。电容C2与电感LI的连接点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高放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6、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接收选频电路、高放电路和末级整流电路,所述的接收选频电路包括接收天线E1和滤波电路,所述的高放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6、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的末级整流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PNP型三极管Q7、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10和电阻R13,接收天线E1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均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PNP型三极管Q6的基极,PNP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PNP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PNP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PNP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0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3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7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NPN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PNP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PNP型三极管Q7的发射极均连接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5kv高压放电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接收选频电路、高放电路和末级整流电路,所述的接收选频电路包括接收天线El和滤波电路,所述的高放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1、NPN型三极管Q2、PNP型三极管Q5、PNP型三极管Q6、电阻R2、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阻R8、电阻R9、电阻R1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的末级整流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PNP型三极管Q7、二极管D1、电阻R4、电阻RlO和电阻R13,接收天线El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均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PNP型三极管Q6的基极,PNP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PNP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PNP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ll的一端,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PNP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4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电阻RlO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13的两端分别连接PNP型三极管Q7的基极、NPN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电阻Rll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盛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普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