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杯和十字轴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170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杯和十字轴接头。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十字轴接头(6),其包括轴承杯(24)、十字轴(23)和接头叉(20)。轴承杯包括:圆筒部(48),在该圆筒部中用于接纳轴部(46)的开口部(50)形成在轴承杯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中;以及底部(49),该底部闭合圆筒部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轴承杯压配合至配合孔(31、42)中并且经由滚动元件(53)而支撑轴部使得轴部能够旋转。轴承杯在配合孔内配合在轴部上并且与轴部一起保持滚动元件。在轴承杯压配合至配合孔中之前的自由状态下,圆筒部的内周表面(48A)的直径在开口部侧比在底部侧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杯和十字轴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十字轴接头的轴承杯以及一种具有该轴承杯的十字轴接头。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特许申请公报N0.11-148518 (JP11-148518A)中描述的万向接头由第一叉和第二叉以及十字轴构成,该十字轴将叉接合至彼此使得叉被自由地移位。叉中的每个叉中形成有圆孔,并且轴承杯配合到圆孔的内侧中并固定至圆孔的内侧。轴承杯形成为具有圆筒部和封闭圆筒部的一端的底部的带底圆筒形形状。十字轴的轴部被轴承杯的内侧从圆筒部的另一端的开口接纳,其中,轴承杯配合到圆孔中并固定至圆孔。在轴承杯的内周表面与十字轴的轴部的外周表面之间设置了多个针。由于针中的每个针均在由轴承杯的内周表面与十字轴的轴部的外周表面形成的滚道上滚动,因此十字轴以及叉中的每个叉彼此自由地摆动。
技术实现思路
当组装万向接头时,轴承杯压配合至叉的圆孔。在组装的轴承杯中,底部以及底部侧上的圆筒部部分地压配合至圆孔,但圆筒部的开口侧上的部分可以从圆孔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轴承杯的用作用于针的滚道的内周表面可以具有在底部与开口之间的收缩形状,或直径从底部朝向开口增大的类似于角状体的形状。即使轴承杯的内周表面具有这种形状,在通常使用中仍不存在问题。然而,在十字轴的轴部压配合至轴承杯的开口(确切地讲,内周表面上的针)以消除轴承杯与针之间的侧隙的情况下(在所谓的负间隙产生的情况下),会发生仅仅轴承杯的内周表面的具有小内径的部分与针不均匀地接触的情形(所谓的局部接触情形)。这过度地增大了轴承杯的内周表面与位于轴承杯的具有小内径的部分处的针之间的接触压力。这然后使轴承杯的内周表面与针之间的摩擦增加,并且在十字轴和叉彼此摆动时摆动扭矩比所需的大。另外,难以提高轴承杯的耐用性。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杯以及一种十字轴接头,其能够减小轴承杯的内周表面与滚动元件之间的摩擦。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的用于十字轴接头的轴承杯包括:十字轴,该十字轴具有以十字形状布置的四个轴部;以及接头叉,该接头叉具有其中分别配合轴部的配合孔。轴承杯包括:圆筒部,在该圆筒部中用于接纳轴部的开口部形成在圆筒部的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中;以及底部,该底部封闭圆筒部的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轴承杯压配合至配合孔中并且经由滚动元件支撑轴部使得轴部能够旋转。轴承杯在配合孔内配合在轴部上并且与轴部一起保持滚动元件。在轴承杯压配合至配合孔中之前的自由状态下,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直径在开口部侧比在底部侧更小。 根据以上方面,在处于压配合之前的自由状态的轴承杯中,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直径在开口部侧比在底部侧更小。因此,当轴承杯压配合至配合孔使得圆筒部的开口部侧从接头叉的配合孔突出时,开口部侧(未压配合至配合孔中的部分)上的圆筒部的直径增大直到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直径变得在底部侧和开口部侧大致相同为止。因此,圆筒部的内周表面在轴向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中变得平坦。因此,圆筒部的内周表面与滚动元件不彼此局部接触,并且能够沿轴向方向在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整个区域中几乎均匀地接触。因此,在轴承杯中,可以减小轴承杯的内周表面与滚动元件之间的摩擦。 在以上方面中,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直径在自由状态下可以从底部向开口部逐渐减小。 根据以上方面,当处于自由状态的轴承杯中的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直径从底部向开口部逐渐减小时,可以确保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直径在轴承杯配合到配合孔中时在底部侧和开口部侧大致相同。 在以上方面中,在轴承杯配合到配合孔中的情况下,通过从开口部侧的内周表面的直径中减去底部侧的内周表面的直径而获得的值可以为O或更大但不超过21 μ m。 根据以上方面,在压配合至配合孔中的轴承杯中,当通过从开口部侧的内周表面的直径中减去底部侧的内周表面的直径而获得的值为O或更大但不超过21 μ m时,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直径在底部侧和开口部侧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圆筒部的内周表面与滚动元件不彼此局部接触,并且能够沿轴向方向在圆筒部的内周表面的整个区域中彼此几乎均匀地接触。 在以上方面中,轴承杯的底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可以朝向圆筒部的内部空间凸出。 在以上结构的情况下,仅轴承杯的底部的内表面的朝向圆筒部的内部空间凸出的部分与轴部的远端的端部表面接触。因此,减小了底部与轴部之间的滑动摩擦。 另外,一种十字轴接头,其可以包括:十字轴,该十字轴具有布置成十字形状的四个轴部;接头叉,在该接头叉中形成有配合了轴部中的每个轴部的配合孔;以及根据以上方面的轴承杯。 根据以上结构,在轴承杯的十字轴接头中,减小了轴承杯的内周表面与滚动元件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向系统I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了转向系统I中的十字轴接头6以及十字轴接头6的周围区域的提取图; 图3为转向系统I的十字轴接头6周围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5A为处于压配合至接头叉20中之前的自由状态的轴承杯24以及轴承杯24的周围区域的示意图,并且图5B为压配合至接头叉20中的轴承杯24以及轴承杯24的周围区域的示意图; 图6为示出了在接头叉20摆动的情况下接头叉20的摆动角Θ与接头叉20中产生的摩擦扭矩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以及 图7为示出了压配合的轴承杯24的形状的判定结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向系统I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转向系统I主要包括转向构件2、输入轴3、万向接头4、中间轴5、十字轴接头6、小齿轮轴7、齿条杆8和齿条罩9。 例如,方向盘可以用作转向构件2。输入轴3的一端与转向构件2连接。输入轴3的另一端与中间轴5的一端通过万向接头4彼此连接。中间轴5的另一端与小齿轮轴7的一端通过十字轴接头6彼此连接。简言之,中间轴5插置在输入轴3与小齿轮轴7之间并且将输入轴3与小齿轮轴7彼此连接。输入轴3、中间轴5和小齿轮轴7不存在于同一直线上。 小齿轮7A —体地设置在小齿轮轴7的另一端中。齿条杆8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杆状形状。齿条杆8中形成有与小齿轮7A啮合的齿条8A,并且小齿轮轴7和齿条杆8构成齿条及小齿轮机构。齿条罩9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的中空体,并且固定至车身(未图示)。齿条杆8插入穿过齿条罩9,并且由齿条罩9借助于轴承等(未图示)支撑。在这种状态下,齿条杆8能够沿车辆宽度方向滑动。齿条杆8的两个端部突出至齿条罩9的两个外侧,并且拉杆10与齿条杆8的每个端部连接。拉杆10与转向轮11通过转向节臂(未图示)连接。 在转向系统I中,由于转向构件2转向并且输入轴3旋转,因此小齿轮轴7旋转,并且小齿轮轴7的旋转通过小齿轮7A和齿条8A转变成齿条杆8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滑动(线性运动)。因此,实现了齿条杆8的两侧上的转向轮11的转向。图2为示出了转向系统I中的十字轴接头6以及十字轴接头6的周围区域的提取图。图3为转向系统I的十字轴接头6周围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沿着图2中的线A-A截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十字轴接头的轴承杯,所述十字轴接头包括: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具有以十字形状布置的四个轴部;以及接头叉,所述接头叉具有配合孔,所述轴部分别配合至所述配合孔中,所述轴承杯压配合至所述十字轴接头的配合孔中并且经由滚动元件而支撑所述轴部使得所述轴部能够旋转,所述轴承杯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杯在所述配合孔(31、42)内配合在所述轴部(46)上并且与所述轴部(46)一起保持所述滚动元件(53),所述轴承杯包括圆筒部(48)以及底部(49),在所述圆筒部(48)中用于接纳所述轴部(46)的开口部(50)形成在所述轴承杯的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中,所述底部(49)封闭所述圆筒部(48)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在所述轴承杯压配合至所述配合孔(31、42)中之前的自由状态下,所述圆筒部(48)的内周表面(48A)的直径在开口部(50)侧比在底部(49)侧更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18 JP 2013-1277061.一种用于十字轴接头的轴承杯,所述十字轴接头包括: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具有以十字形状布置的四个轴部;以及接头叉,所述接头叉具有配合孔,所述轴部分别配合至所述配合孔中,所述轴承杯压配合至所述十字轴接头的配合孔中并且经由滚动元件而支撑所述轴部使得所述轴部能够旋转,所述轴承杯的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杯在所述配合孔(31、42)内配合在所述轴部(46)上并且与所述轴部(46) —起保持所述滚动元件(53), 所述轴承杯包括圆筒部(48)以及底部(49),在所述圆筒部(48)中用于接纳所述轴部(46)的开口部(50)形成在所述轴承杯的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中,所述底部(49)封闭所述圆筒部(48)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在所述轴承杯压配合至所述配合孔(31、42)中之前的自由状态下,所述圆筒部(48)的内周表面(48A)的直径在开口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刚司小林正典草野裕次桥本健一小林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光洋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