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146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2:50
一种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光源模块包括激发光源装置、波长转换模块以及合光单元。激发光源装置用以提供激发光束。波长转换模块包括轮流切入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的至少一波长转换反射部以及波长转换穿透部。当波长转换穿透部切入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部分穿透波长转换穿透部的激发光束为第一色光束,部分激发光束被波长转换穿透部转换成第二色光束。第二色光束与激发光束的颜色彼此不同。合光单元配置于第一色光束与第二色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模块与光学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1de, LED)和激光二极管(laser d1de)等固态光源为主的投影装置渐渐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由于激光二极管具有高于约20%的发光效率,为了突破发光二极管的光源限制,因此渐渐发展了以激光光源激发荧光粉而产生投影机所需用的纯色光源。此外,激光投影装置除了可以让激光光源激发荧光粉发光外,亦可直接以激光作为投影机照明直接光源,并具有因应亮度需求而调整光源数目的优点,以达到各种不同亮度的投影机需求。因此,以激光光源作为光源模块的投影机架构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能够取代传统高压汞灯的方式,而成为新一代主流投影机的光源。 然而,由于激光光源具单色性,换言之,即为具较窄频宽的光辐射线,因此激光光源所发出的光的色座标在CIE1931色彩空间的马蹄形图中,为接近外围边界的单色光。而目前激光光源可选择的波段有限,因此投影机照明系统若欲以激光作为直接光源提供纯色以达到混色目的,其纯色的选择亦有限,且不易符合使用上对色彩的需求。 美国专利公开第20100245776号揭露一投影机照明系统。美国专利公开第20050057145号则揭露一白光产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具有良好的发光频谱。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此投影装置所投影出的投影画面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其包括一激发光源装置、一波长转换模块以及一合光单元。激发光源装置用以提供一激发光束。波长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一波长转换反射部以及一波长转换穿透部,其中波长转换反射部与波长转换穿透部轮流切入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当波长转换穿透部切入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部分穿透波长转换穿透部的激发光束为一第一色光束,部分激发光束被波长转换穿透部转换成一第二色光束。当至少一波长转换反射部切入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至少一波长转换反射部将激发光束转换且反射成至少一转换反射光束,且第二色光束、转换反射光束与激发光束的颜色彼此不同。合光单元配置于第一色光束、第二色光束及转换反射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并将第一色光束、第二色光束及转换反射光束合并成一照明光束。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其包括上述光源模块、一光阀以及一投影镜头。光阀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用以将照明光束转换为一影像光束。投影镜头配置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穿透部还包括一基板、一抗反射层以及一突光粉层。基板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抗反射层位于第一表面上。荧光粉层涂布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部分激发光束依序穿透抗反射层、基板及荧光粉层。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穿透部还包括多个散射微结构,这些散射微结构位于基板与荧光粉层之间。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穿透部还包括多个散射微结构,这些散射微结构分布于基板内部。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合光单元亦配置于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激发光源装置与波长转换模块之间。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色光束包括一第一子光束与一第二子光束。第一子光束往一第一方向传递至合光单元。第二子光束往一第二方向传递,并经由一光传递模块传递至合光单元,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子光束与第二子光束皆具有一第一波段与一第二波段,合光单元将第一子光束中具有第一波段的部分与第一色光束合并,且将第二子光束中具有第二波段的部分与第一色光束合并。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合光单元为一分色镜或一分色棱镜。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波长转换反射部为多个波长转换反射部,波长转换穿透部与这些波长转换反射部轮流切入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这些波长转换反射部将激发光束所分别转换且反射成的这些转换反射光束的颜色至少部分是不相同的。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激发光源装置为一激光光源,且激发光束为一激光光束。 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达到下列优点或功效的至少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投影装置通过波长转换模块与合光单元的搭配,可使部分激发光束转换为第二色光束,且合光单元将第一色光束与第二色光束合并,以使第一色光束与第二色光束混合成更适合使用需求的颜色的光束,而达到纯色的调变效果。如此一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便可具有良好的发光频谱,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投影装置所投影出的投影画面便可具有良好的色彩表现。 【附图说明】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图1B是图1A实施例的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正视示意图。 图2A是图1A实施例的一种波长穿透转换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2B是图1A实施例的一种波长穿透转换部的正视示意图。 图2C是图1A实施例的另一种波长穿透转换反射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2D是图1A实施例的一种波长穿透转换反射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A实施例的另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图1A实施例的另一种波长转换模块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图1A实施例的另一种波长转换穿透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A实施例的再一种波长转换穿透部的剖面示意图。 60:照明光束 70:影像光束 100:光源模块 110:激发光源装置 110a、110b:蓝光激光二极管阵列 IlOc:合光元件 120、320、420:波长转换模块 121、123、321、425:波长转换反射部 121a:基板 121b:反射部 121c、123c:荧光粉层 122、122’、522、622:波长转换穿透部 122a:基板 122b:抗反射层 122c:荧光粉层 522d、622d:散射微结构 130:合光单元 140:光传递模块 200:投影装置 210:光阀 220:投影镜头 BL:激发光束 BL’:第一色光束 CY:第二色光束 CR:第一子光束 CT:第二子光束 R、G、Y:转换反射光束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Dl: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 图1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投影装置的架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A,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200包括一光源模块100、一光阀210以及一投影镜头220,在光源模块100、光阀210与投影镜头220之间还可设置光学元件,可作为光束均匀化、汇聚等达到不同功效,皆以制作者的设计为依据,在本实施例的图式中将其忽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模块,包括提供一激发光束的一激发光源装置、一波长转换模块和一合光单元,所述波长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一波长转换反射部;以及一波长转换穿透部,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反射部与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轮流切入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当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切入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部分穿透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的所述激发光束为一第一色光束,部分所述激发光束被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转换成一第二色光束,且当至少一所述波长转换反射部切入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至少一所述波长转换反射部将所述激发光束转换且反射成至少一转换反射光束,且该第二色光束、所述转换反射光束与所述激发光束的颜色彼此不同,所述合光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一色光束、所述第二色光束及所述转换反射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第一色光束、所述第二色光束及所述转换反射光束合并成一照明光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模块,包括提供一激发光束的一激发光源装置、一波长转换模块和一合光单元, 所述波长转换模块包括: 至少一波长转换反射部;以及 一波长转换穿透部,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反射部与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轮流切入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当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切入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部分穿透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的所述激发光束为一第一色光束,部分所述激发光束被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转换成一第二色光束,且当至少一所述波长转换反射部切入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时,至少一所述波长转换反射部将所述激发光束转换且反射成至少一转换反射光束,且该第二色光束、所述转换反射光束与所述激发光束的颜色彼此不同, 所述合光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一色光束、所述第二色光束及所述转换反射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并将所述第一色光束、所述第二色光束及所述转换反射光束合并成一照明光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还包括: 一基板,其中所述基板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 一抗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 一荧光粉层,涂布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部分所述激发光束依序穿透所述抗反射层、所述基板及所述荧光粉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还包括多个散射微结构,这些散射微结构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荧光粉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还包括分布于所述基板内部的多个散射微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单元还配置于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所述激发光源装置与所述波长转换模块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光束包括一第一子光束与一第二子光束,所述第一子光束往一第一方向传递至所述合光单元,所述第二子光束往一第二方向传递,并经由一光传递模块传递至所述合光单元,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反方向。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光束与所述第二子光束均具有一第一波段与一第二波段,所述合光单元将所述第一子光束中具有所述第一波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色光束合并,且将所述第二子光束中具有所述第二波段的部分与所述第一色光束合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单兀为一分色镜或一分色棱镜。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波长转换反射部为多个波长转换反射部,所述波长转换穿透部与这些波长转换反射部轮流切入所述激发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这些波长转换反射部将所述激发光束分别转换并反射的这些转换反射光束的颜色至少部分是不相同的。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光源装置为一激光光源,且所述激发光束为一激光光束。11.一种投影装置,包括: 一光源模块,包括用以提供一激发光束的一激发光源装置、一波长转换模块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浩玮王纪勋陈科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