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装置及具备该台阶装置的铁道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084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1:56
台阶装置(2)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构成地板面的一部分的多个台阶(20);和使各台阶(20)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在多个台阶(20)成为地板面的一部分的上升位置、和各台阶(20)向下方移动而构成上下车用的阶梯的下降位置之间升降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具备:以一端部为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的转动连杆(30);连接转动连杆(30)和各台阶(20)的连接连杆(32);和使转动连杆(30)转动的执行器(7)。利用转动连杆(30)的转动,使各台阶(20)通过各连接连杆(32)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下车用的台阶装置及具备该台阶装置的铁道车辆
技术介绍
乘客上下车或装卸货物的站台存在根据区间而离轨道的高度不同的情况。对于这样的高度不同的各个站台(以下,将离轨道的高度较高的站台称为“高站台”,将高度较低的站台称为“低站台”),提出了乘客能够顺利地上下车的那样的各种上下车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的上下车装置具备形成为阶梯状的多个台阶、和台阶的背面侧的平坦面,并且以车辆长度方向为轴可旋转地构成。根据该结构,铁道车辆在低站台上停车时,乘客可以使用台阶在低站台和铁道车辆之间上下车。另一方面,铁道车辆在高站台上停车时,使上下车装置旋转并收纳台阶以使平坦面朝向上方。借助于此,平坦面与高站台的高度相等,因此乘客可以使用平坦面在高站台和铁道车辆之间上下车。又,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具备固定台阶、和在停止状态下背面侧成为外板的一部分的可动台阶的上下车装置。根据该结构,在低站台上停车时,通过驱动装置使可动台阶下降而与固定台阶一起形成阶梯。另一方面,在高站台上停车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活板门(trap door)以使其架设在铁道车辆的地板面和高站台之间。借助于此,专利文献2的上下车装置即使在高度不同的站台上也可以使乘客上下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03/0056686号;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427566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上下车装置是即使在将台阶收纳的情况下,这些台阶也会暴露在风雪中而被冻结。因此,为了使乘客安全地上下车,而存在需要进行除雪作业等的情况。又,关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上下车装置,由于需要旋转上下车装置,因此在乘客位于台阶和平坦面等上时,无法使其工作。尤其在专利文献1中,在使上下车装置旋转时,门与台阶之间相互干扰,因此还存在在门打开的状态下无法使上下车装置工作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设置活板门,因此需要用于将其收纳或者使其工作的空间。又,还需要用于驱动活板门的机构,因此存在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且可收纳在车身内的台阶装置及具备该台阶装置的铁道车辆。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台阶装置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构成地板面的一部分的多个台阶;和使各所述台阶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在所述多个台阶成为地板面的一部分的上升位置、和各所述台阶向下方移动而构成上下车用的阶梯的下降位置之间升降的驱动机构。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台阶装置,可以提供结构简单且能够容纳于车身内的台阶装置及具备该台阶装置的铁道车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铁道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台阶位于下降位置的铁道车辆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台阶位于中间位置的铁道车辆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台阶位于上升位置的铁道车辆的立体图;图6是从B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位于下降位置的台阶的图;图7是从C方向观察图6所示的台阶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D部的放大图;图9是示出台阶位于中间位置的铁道车辆的侧视图;图10示出台阶位于上升位置的铁道车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包含在实施形态中的铁道车辆用台阶装置。另外,以下在所有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在以下的记载中,使铁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又,上下方向是指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图1是示出铁道车辆1的立体图。在铁道车辆1的侧构体10上设置有前后滑动而进行开闭的上下车门11。在该上下车门11向前方或后方滑动的状态下露出设置于侧构体10上的上下车口12。在铁道车辆1的内侧设置有地板面13。该地板面13的高度与高站台的高度大致一致。图2是示出铁道车辆1的内侧的立体图,铁道车辆1及上下车口12以单点划线进行表示。在上下车口12的内侧,在地板面13上设置有凹口15,在该凹口15内设置有台阶装置2。该台阶装置2具备多个、在图2中为三个的作为金属制板状构件的台阶20,且使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排列。各台阶20的长度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并且使上下车人员所踩踏的水平的踩踏面21朝向上方。各台阶20可分别独立升降地设置。使各台阶20升降的驱动机构3在后面叙述。对于图2所示的多个台阶20,台阶20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越外侧而越位于下侧。将该台阶20的状态作为“下降位置”。在该下降位置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台阶20位于与低站台大致相同的面内。通过位于下降位置的台阶20,对地板面13和低站台搭桥。在地板面13的下侧设置有与各台阶20的侧端缘对置的侧壁4。在该侧壁4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与各台阶20对应的引导槽40。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引导槽40为三个,分别大致在铅垂方向上延伸。另外,在各台阶20升降时踩踏面21维持大致水平即可,也可以使引导槽40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图2中,为了方便图示,仅示出一侧的侧壁4,但侧壁4设置于台阶20的侧端缘两侧上(参照图7)。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台阶20的下表面安装有盖体5。该盖体5具备:一端部可转动地安装于该位于最外侧的台阶20上的第一片50、和一端部与设置于该第一片50的另一端部上的连接轴52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片51。第一片50和第二片51均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垂直面内可转动地设置。在地板面13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侧壁4正交的支持壁41。在该支持壁41的下端部设置有大致圆弧状的引导构件6。该引导构件6向下侧凸出,其上表面与第二片51的下端接触。引导构件6由与第二片51的下端部之间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图3是图2的A部的放大图。突起22从各台阶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突出,该突起22与所述引导槽40嵌合。借助于此,引导台阶20沿着铅垂方向升降。即,引导槽40相当于“第一升降引导构件”,突起22相当于“第二升降引导构件”。铁道车辆在高站台上停车时,各台阶20从下降位置上升。如图4所示,各台阶20在使踩踏面21保持水平的状态下沿着引导槽40上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台阶20位于比低站台的高度高的上方位置。盖体5的第二片51在引导构件6上滑动,与此同时第一片50上升。将此时的台阶20的状态作为“中间位置”。如图5所示,各台阶20在使踩踏面21保持水平的状态下沿着引导槽40进一步上升,最终使所有的台阶20位于相同面内。盖体5以使第一片50和第二片51沿着上下连接的形式从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位于最外侧的台阶20垂下。将此时的步骤20的状态作为“上升位置”。在该上升位置上,所有的台阶20位于与地板面13及高站台大致相同的面内。上下车人员可以通过位于上升位置的台阶20在地板面13和高站台之间安全地移动。在上升位置上各台阶20的高度相同,且在下降位置上车辆宽度方向越外侧的台阶20,其高度越低。因此,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越外侧的台阶20,其升降行程越长。另外,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台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台阶装置及具备该台阶装置的铁道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阶装置,是设置于铁道车辆的上下车口的台阶装置,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构成地板面的一部分的多个台阶;和使各所述台阶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在所述多个台阶成为地板面的一部分的上升位置、和各所述台阶向下方移动而构成上下车用的阶梯的下降位置之间升降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11 JP 2012-0900291.一种台阶装置,是设置于铁道车辆的上下车口的台阶装置,具备:
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构成地板面的一部分的多个台阶;和
使各所述台阶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在所述多个台阶成为地板面的一部分的上升位置、和各所述台阶向下方移动而构成上下车用的阶梯的下降位置之间升降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台阶在上升位置和下降位置之间,由一组驱动机构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台阶在保持大致水平的状态下在所述上升位置和所述下降位置之间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台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使所有的台阶同时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台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具备以一端部为中心在垂直面内转动的转动连杆、连接该转动连杆和各所述台阶的连接连杆、和使所述转动连杆转动的至少一个的执行器;
利用所述转动连杆的转动,使所述各台阶通过各连接连杆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台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位于所述铁道车辆的车身侧,与各台阶对应地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设置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岛利行本间志郎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