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070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1:44
在构成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中,由U相线圈(34)、V相线圈(36)及W相线圈(38)构成的导电体(26)配置在多个插槽(24)中。所述U相线圈(34)、V相线圈(36)及W相线圈(38)具备:波形卷绕部(46、54),其在定子铁心(20)的一端面(20a)侧具有跨接部(44、52);以及重叠卷绕部(48、56),其与该波形卷绕部(46、54)相邻,且以环绕所述定子铁心(20)的一端面(20a)及另一端面(20b)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波形卷绕部(46、54)与所述重叠卷绕部(48、56)以沿着所述导电体(26)的卷绕方向交替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其具有收纳于定子的插槽且产生旋转磁场的线圈,并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而进行动作。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有一种旋转电机,其具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定子、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向该定子的中心部插入的转子,通过缠绕于所述定子的插槽的多个线圈来产生旋转磁场,使所述转子旋转。 作为将这样的线圈相对于多个插槽进行缠绕的方法,通常公知有波形卷绕,该波形卷绕以将定子的一方的端部和另一方的端部交替地跨接的方式进行缠绕。另外,在上述的波形卷绕中,公知有将不同相的线圈相对于同一插槽而进行配置的双层卷绕。该双层卷绕例如日本特开2005-110431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在向同一插槽配置多个线圈时,配置不同相的线圈,由此能够顺畅且稳定地产生磁场。 专利技术的概要 近年来,存在想要实现旋转电机的进一步的小型化的要求,例如,作为在轴向上实现小型化的对策,考虑通过使从一方的插槽向另一方的插槽跨接的线圈的跨接部变短,来降低线圈相对于定子的跨接高度。 然而,在采用上述的双层卷绕的旋转电机中,在想要缩短跨接部的长度的情况下,需要缩短配置在两个插槽中的线圈的间距,但在使所述间距变短的情况下,所述线圈的间距相对于配置在定子的内部的转子的磁极的间距产生偏差,从而难以顺利地驱动所述旋转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通常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其通过抑制线圈的跨接高度,能够在轴向上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顺畅且稳定地进行驱动。 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在铁心的插槽内具备线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具备: 波形卷绕部,其相对于所述插槽以第一插槽间距绕线;以及 重叠卷绕部,其与所述波形卷绕部相邻,且以第二插槽间距绕线, 所述波形卷绕部与所述重叠卷绕部沿着第一插槽间距及第二插槽间距方向交替地配置,并且在所述插槽中的至少一部分插槽内配置有不同相的绕组彼此。 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线圈中具备相对于铁心的插槽以第一插槽间距绕线的波形卷绕部、与该波形卷绕部相邻且以第二插槽间距绕线的重叠卷绕部,将所述波形卷绕部与所述重叠卷绕部沿着所述插槽的第一插槽间距及第二插槽间距方向交替地配置,且在所述插槽中的至少一部分插槽内配置不同相的绕组彼此而形成为双层卷绕。由此,与现有技术的双层卷绕比较,能够缩短所述线圈的间距方向(卷绕方向)的距离,并且能够防止所述线圈的间距与相对于铁心旋转的旋转体的磁极间距之间产生偏差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铁心的端部处的线圈的跨接高度,与此伴随,能够实现旋转电机的向轴向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顺畅且稳定地进行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中将导电体从定子取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构成图1的旋转电机的导电体的电路图。 图3是表示导电体的U相线圈、V相线圈相对于图2的定子的插槽的配置的示意首1J视图。 图4是表示图3的导电体配置在各插槽中的状态的定子的局部省略俯视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导电体的U相线圈的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配置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旋转电机10例如是3相交流无刷式电动机,如图1所示,具有圆环状的定子12。在该定子12的内部,穿过旋转自如的未图示的转子,旋转电机10基于从未图示的电力源分别经由图2所示的U相端子14、V相端子16及W相端子18而供给的电力来对所述转子进行旋转驱动。 该定子12包括:圆环状的定子铁心(铁心)20 ;从所述定子铁心20向内径侧突出而形成的齿部22 ;以及相对于所述齿部22设置在外周侧的装配在插槽24中的多个导电体(线圈)26。 插槽24以彼此分开等间隔的方式在定子铁心20上形成多个,且以贯通至所述定子铁心20的沿着轴向(箭头A方向)的一端面20a及另一端面20b的方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定子铁心20的一端面20a及另一端面20b以彼此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 导电体26例如由将截面长方形的矩形导体板(日文:平角導板)折弯而成的大致U字状的分割导体28构成,该分割导体28包括一对直线部30a、30b、及将该直线部30a、30b的一端部彼此连接的顶部32。并且,分割导体28以成为同一相(例如,U相彼此、V相彼此、W相彼此)的方式与U相端子14、V相端子16及W相端子18中的任一个分别连接。SP,分割导体28中,直线部30a、30b的前端为开口的打开形状,该直线部30a、30b的基端被顶部32连接而成为关闭的封闭形状。 另外,如图2所示,导电体26构成3相的U相线圈34、V相线圈36及W相线圈38,与所述U相端子14连接的U相线圈34从该U相端子14所连接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而串联连接有第一线圈Ul及第二线圈U2,与所述V相端子16连接的V相线圈36从该V相端子16所连接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而串联连接有第一线圈Vl及第二线圈V2,而且,与所述W相端子18连接的W相线圈38从该W相端子18所连接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而串联连接有第一线圈Wl及第二线圈WZ。 另一方面,U相线圈34、V相线圈36、W相线圈38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同一中性点40连接。即,导电体26通过将U相线圈34、V相线圈36及W相线圈38相互Y字接线而形成。 并且,U相线圈34、V相线圈36、W相线圈38中,配置在被供给电力的U相端子14、V相端子16、W相端子18侧的第一线圈U1、V1、W1的电压高,成为中性点40侧的第二线圈U2、V2、W2的电压相对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导电体26中,也可以取代使用分割导体28而使用线圈等的绕组。 接下来,参照图3,对导电体26相对于定子12的各插槽的配置进行说明。在此,在构成导电体26的3相的线圈中,对U相线圈34及V相线圈36的配置进行说明,省略W相线圈38的配置的说明。另外,图3是将定子12的与轴向(箭头A方向)正交的截面展开成直线状后的示意图,从图的左侧朝向右侧(箭头B方向)排列配置有多个插槽24,对朝向成为卷绕方向的所述右侧依次将导电体26绕线的情况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下部所示的朝向上方、下方的箭头表示未图示的转子中的磁极42a?42d的位置及方向,并且以虚线表示U相线圈34,以实线表示V相线圈36。 首先,如图3所示,将U相线圈34(图3中为虚线)从定子铁心20的另一端面20b侧向第一插槽24a插入,并穿过至该定子铁心20的一端面20a侧,之后沿着所述一端面20a越过相对于所述第一插槽24a沿卷绕方向(箭头B方向)相邻的五个插槽24而向第三插槽24c插入,并向所述另一端面20b侧穿过。S卩,U相线圈34构成大致U字状的波形卷绕部46,该波形卷绕部46向第一插槽24a及第三插槽24c插入,并且包括在定子铁心20的一端面20a侧跨接的跨接部44。 接下来,使U相线圈34越过相对于第三插槽24c沿卷绕方向(箭头B方向)相邻的六个插槽24而向第六插槽24f插入,并穿过至一端面20a侧,之后向与所述卷绕方向(箭头B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C方向)越过五个插槽24而向第四插槽24d插入。 然后,使U相线圈34从第四插槽24d的另一端面20b侧再次向卷绕方向(箭头B方向)越过六个插槽24而向与第六插槽24f相邻的第七插槽24g插入。S卩,U相线圈34构成以覆盖定子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电机(10),其在铁心(20)的插槽(24、24a~24k)内具备线圈(26),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6)具备:波形卷绕部(46、54、104、112),其相对于所述插槽(24、24a~24k)以第一插槽间距绕线;以及重叠卷绕部(48、56、106、114),其与所述波形卷绕部(46、54、104、112)相邻,且以第二插槽间距绕线,所述波形卷绕部(46、54、104、112)与所述重叠卷绕部(48、56、106、114)沿着第一插槽间距及第二插槽间距方向交替地配置,并且在所述插槽(24、24a~24k)中的至少一部分插槽(24d、24g、24j)内配置有不同相的绕组彼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29 JP 2012-0763241.一种旋转电机(10),其在铁心(20)的插槽(24、24a?24k)内具备线圈(26),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26)具备: 波形卷绕部(46、54、104、112),其相对于所述插槽(24、24a?24k)以第一插槽间距绕线;以及 重叠卷绕部(48、56、106、114),其与所述波形卷绕部(46、54、104、112)相邻,且以第二插槽间距绕线, 所述波形卷绕部(46、54、104、112)与所述重叠卷绕部(48、56、106、114)沿着第一插槽间距及第二插槽间距方向交替地配置,并且在所述插槽(24、24a?24k)中的至少一部分插槽(24d、24g、24j)内配置有不同相的绕组彼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26)使同一相的绕组向相邻的多个插槽分散配置,并且在所述插槽(24、24a?24k)中的至少一部分插槽(24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冈庆久柴田匠梓泽庆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